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防汛工作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要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思想准备。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水库安全度汛的保障。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就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物资;物资管理;储备仓库管理
引言
对于水利工程的防汛物资,要做到常备不懈,首先就要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它直接关系着防汛工作的顺利进展,是各项防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把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才能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现结合我们水管单位防汛工作实际,浅谈如何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1 水利工程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现状
1.1 缺乏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
现行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由国家投资购置物资,管理单位负责管护,用则据实核销,不用则存,直至报废。由于管理运行机制不活,造成大批物资闲置,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其自身价值反而逐年降低。因得不到更新和补充,部分物资超期储备,致使锈蚀、霉烂、变质、失效现象严重。如存量较大的麻袋、草袋、木桩等,经30 余年的存放,多数已腐烂报废,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浪费。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仍沿用旧的管理运行机制已不适合新的形势。
1.2 储备方式单一
现行防汛物资储备方式是单一的实物储备。由于物资储备数量大、品种繁多,每年需耗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管护,给国家造成了沉重负担。由于库房建设标准较低,储备环境较差,经多年的存放,物资老化陈旧现象相当严重,大量设备、器械接近报废状态。即使能够使用,其保障度和工作效率也非常低。如备用发电机,在社会上已经被淘汰,配件奇缺,维护保养困难,运行无保障,再如抢险照明用的电石灯等,都相当陈旧落后,已不适应当前防洪抢险的需要,急需更新。
1.3 储备品种、数量等储备定额不够完善
现存防汛物资的品种和数量是 20 世纪 70 年代根据当时的工程和经济状况,以及防汛抢险技术确定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防汛抢险物资的品种、数量日渐繁多,质量不断提高,防汛抢险技术不断革新。因此,现行防汛物资储备定额应根据新的工程实际、新的要求和新的防汛抢险技术加以修订、完善。
2 水利工程防汛物资管理储备仓库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准确核定防汛物资储备定额
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是为保证安全度汛所必需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的标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并严格按水利部颁发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有关要求,准确核定防汛物资储备定额。
2.2 严格按定额足额储备防汛物资
足额的防汛物资是安全度汛的保障,各单位必须按定额要求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并建档立卡,同时还要通过沿河乡村防汛组织动员群众储备麦秸、梢料等以备防汛抢险急需。但在保证需求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库存控制,以免造成超储积压,应尽量做到经济合理,节约资金。
2.3 做好防汛物资的保管保养
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是仓库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根据各种物资的不同性能和特点,结合本单位具体条件,对物资采取科学的保管保养方法,使物资在储存过程中数量和质量完整无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防汛物资的保管要求是:合理存放,妥善保管,帐物相符;达到三清:数量清,质量清,规格清;两齐:库容整齐,堆码整齐;三一致:账、卡、物一致。
(1)合理存放
要防止防汛物资由于存放保管不善而变质、变形或损坏,同时要考虑便于清点和出库,减少自然损耗。为此要正确规定物资的存放位置,并将存放地点与物资的编号统一起来,便于查找。目前我单位采用“四号定位法”,即以一个四位数编号按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决定物资的位置,这样便于盘点、保管,使仓库管理做到有条不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为了便于点数和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根据物资的形态和性能,摆放成一定的垛形,做到“五五化”,即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层等,不但整齐美观,而且便于点数,达到过目不忘,提高工作效率。
(2)妥善保管
要加强防汛物资的科学管理,研究和掌握物资发生数量和质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结合仓库的自然条件和物资的储存期限要求,分门别类进行一系列维护保养,做好防锈、防尘、防潮、防腐、防水、防变质、防老化、防鼠咬工作,露天货场的物资必要时要加遮盖。
2.4 做好防汛物资的检查工作
每年汛期前防汛办公室要组织有关人员对防汛物资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泡沫救生衣要做外观检查;冲锋舟要进行检修;发电机组要进行试用,编织袋、麻袋要抽样装土试验;操舟机要进行抽样试机,专用机油要进行防漏损检查;土工布进行外观检查,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试验;防汛灯具逐只充电试用等。
2.5 做好防汛物资的清仓盘点工作
防汛仓库保管员要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检查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有无超储备年限物资,有无损坏、锈蚀、变质、鼠咬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2.6 做好防汛物资的调剂工作
针对防汛物资长期备而不用的特点,我们通过调整,将防汛物资中不易长期存放的物资调到生产库,并对防汛物资及时补充。这样,既保证了防汛物资的质量和及时足额到位,又避免了一些物资由于长期存放而造成的损失,节约了资金。
3 水利工程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的未来发展路径
3.1 创新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机制
防汛物资储备应实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确保防汛抢险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家储备的防汛物资,允许其进人市场,遵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可结合市场情况及时进行报废、更新和补充,以确保防汛物资的质量,减少储备损失,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汛抢险设备可以进行社会经营性活动,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设备效益,逐步实现自我维持与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3.2 建立防汛物资的储备新模式
(1)实物储备与资金储备相结合
实物储备是指按照储备定额核定的储备量,国家以实物的形式储备在各仓库;资金储备是指不储备实物,而储备成资金。对市场供应不足、采购较困难的物资及防汛专用物资,采取实物足额储备形式;对分布范围广、市场供应充足,且保障度较高的物资,可采取部分储备实物、部分储备资金的形式。此举可有效减少资金占压,缓解库房紧张的压力,降低管理维护费用以及物资折旧损失。
(2)分散储备与集中储备相结合
近年来,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与发展,一旦某地发生防汛险情,指挥调度中心可根据防汛物资调度方案,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及时准确地向负责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运输的部门发出调度指令,抢险物资便可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迅速运抵险情发生处,确保抢险之需。为便于规范化管理和运行调度,对防汛抢险用量大、便于调运、仓储条件要求高以及必须储备且使用几率小的防汛物资,宜定点专库相对集中储备。对于防汛抢险常用、便于保存的防汛物资,宜采取分散储备方式。
4 结语
随着现代化防汛技术的发展,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要实行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以便迅速、准确随时了解库存物资的详情,进行情况分析,满足现代化防汛的需要。同时各水管单位要不断探索物资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和战略观念,既要搞好管理又要搞好经营。
参考文献:
[1]傅柯.黑河输水渠道防汛物资仓库管理工作探讨[J].吉林水利,2018(11):57-59.
[2]刘江,张宇,王伟.基于ABC分类法的江苏省省级防汛物资分类管理研究[J].江苏水利,2018(11):62-66.
[6]韦建斌,韩毅.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智能仓储及其经济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8(13)
[3]苏道迁.海南省水库大坝防汛物资储备测算方法分析[J/OL].中国防汛抗旱:1-4[2018-12-19]
论文作者:陈韶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物资论文; 定额论文; 工作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仓库管理论文; 水利论文; 实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