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桥施工监理中,监理工程师更要认真对待,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服务性能和使用寿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升路桥工程的质量管理,完善路桥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以及提升路桥工程水平,对于社会公共效益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道路桥梁工程监理中,质量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尽管在工程实施期间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严格控制,但施工中质量问题仍可能发生,就如何制订正确合理的处理方案且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不降低原工程质量标准提出拙见。
关键词:工程监理;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0引言
路桥施工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对其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我们在路桥施工监理过程中要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达到施工合同中对于质量的要求让路桥在完工投入使用时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然而,尽管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实施期间对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地控制,但在实际施工中,质量缺陷乃致质量事故也仍可能发生。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施工质量问题才能达到不降低原工程质量标准,而且对造形及美观也无影响,从而保证结构安全,正常使用和各项功能正常发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应急措施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往往随时间、环境、施工情况等不同而发展变化,有的细微裂缝可能逐步发展成构件断裂,有的局部沉降变形可能致使倒塌。为此,在处理质量问题前,应及时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对那些随着时间、温度、湿度、荷载条件变化的变形、裂缝要认真观测记录,寻找变化规律及可能产生的恶果。对那些表面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倒塌的恶性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2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1)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发生,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如结构承载力不足时,则可采取结构补强、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方法的综合应用。(2)重视分析消除事故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如由路基浸水沉降引起的质量问题,则应消除水浸入原因,制定排水清淤措施,尽快达到固化稳定。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通车要求和施工方更经济合理的目的。(3)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发现问题后一般均应及时分析处理,但并非所有质量问题的处理都是越早越好。如裂缝、沉降,变形尚未稳定就勿忙处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需重复处理。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质量问题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经分析比较择优选定。(4)正确确定处理范围,除了直接处理事故发生的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相邻区域及整个结构的影响,以正确确定处理范围。如板的承载能力不足进行加固时,往往形成从板、梁、墩、柱或墙到基础均可能要予以加固。(5)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事故现场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应事先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并严格检查执行。(6)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均应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7)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若发现事故情况与调查报告中所述内容差异较大时,应停止施工。待查清问题的实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3 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措施和案例
3.1检查核实。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在现场的各种信息监理工程师要进行检查检查信息主要包括承包人的质量的数据以及各种报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正常作业检测施工机械的配备是否符合要求严格的检查核算各类材料的质量、施工放样等这一过程也就是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核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抽检。它是明确建设品质的关键步骤涵盖室内的以及建设场地中的两项厂般是通过工作者合理的抽检活动而对建设物资以及建设区域的品质测评给出的参考信息。抽样试验为监理工程师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数据是监理工程师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且能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3测量。在施工中施工过程中各部分的平面位置、高程以及尺寸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需要监理工程师的测量并对这些方面严格检查控制好。它是监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其涵盖监理中的很多层次工程师要做好施工放样中监理测量工作为以后的施工打好基础;为了有效的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师必须全程跟踪测量在验证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原计划的规模日寸,验收监测时的测量工作是重中之重。所以测量活动对于项目的成败发挥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3.4场地巡视。监理人员在开展该项活动的时候通常会按照此项措施来落实工作。项目的建设通常会发生建设品质问题而监理人员无法尽快的获取有关要素的信息因此工作者会使用非常短暂的时间在场地中巡查尽快的察觉建设中的品质不良现象进而指出应对措施。
3.5施工质量问题的修补与加固。道桥建设时期因为项目品质不良现象的发展要素不一样所以它的应对措施也是不一样的。在修固施工原因产生的问题时要根据承包人所提出的要求遵循承包人的意见,再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可以施工其次对于因为设计原因出现问题进行修补时要遵从业主的意见,由业主提出方案,由承包人进行修固。在工程修补时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在不改变控制指标和验收标准的前提下采用社会认同的最佳工程技术进行修补。对于完工以后的工程存在的漏洞如果获得了业主的同意并且工程不存在安全隐患工程的设计目标与使用目标均己达到要求那么该工程可以不进行修补加固质量问题。承包人是主要负责人并且施工中存在着缺陷,那么业主可以在承包人允许的范围之内减少对该项工程的费用支付。
3.6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工程质量的管理时要对工程的测量数据,以及工程检查的时间、过程、结果作好详细的记录并与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交流避免在以后的工程质量检查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而做好相关信息的搜集可以给工程的质量问题处理带来一定的方便。
3.7举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段通道1#右幅桥台裂缝处理方案:该桥台长32m、高10m、截面积26m2,用C20片石混凝土浇筑而成,设计无伸缩缝。在浇筑成型后养生期间发现位于中部近乎于1/2处沿横断面方面有1~2mm宽的裂缝。首先汇同有关人员(设计、承包商、监理、业主)会诊,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当然这需有一个观察记录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找出导致裂缝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诸如:地基承载力不够,沉降不均匀,结构尺寸设计不合理,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养生、原材料等多种可能导致裂缝的因素中,最后分析得出结论,确定是结构尺寸设计不合理所致。因为由地基承载力试验数据和基底地质情况证明,承载力和沉降不均匀不会导致裂缝,重新检测原材料且按原设计施工配合比试验检查证明也不会,整个养生期间条件良好,只有结构尺寸设计最有可能。这种长而截面小的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收缩裂缝最敏感。混凝土在凝结时要产生收缩,收缩会对结构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对长度大但截面尺寸小的结构,如果在制作和养护时预防措施不当,严重时会在交付使用前因收缩裂缝而破坏。针对事故的主要原因,从保证工程原有质量标准不变且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出发,采用经济的处理方案,设置变形缝即假缝,既保证了工程原质量标准不降低,又不影响美观和使用性能,设计变形缝设置在裂缝处,垂直于桥台底面,从桥台顶面到底面通直布设,缝宽2cm,缝深8cm,截面为矩形,要求必须在裂缝变化达到稳定后再施工。事实上,上述处理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结束语
在项目中引入监理机制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开展好监理活动对于确保建设品质合乎规定确保基建事项的服务特征和运行时间等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在道桥项目的建设中质量问题有许多的可变要素,比较小的质量不良现象或许会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各项要素的变化等而不断的变严重所以开展好品质监管工作对出现的品质不良现象开展全方位的应对方法意义就显得非常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卫斌.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2]王春艳.浅谈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5,(06).
[3]华晓龙.路桥工程监理中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分析田[J].科学之友,2013,(9).
论文作者:宋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质量问题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事故论文; 措施论文; 监理工程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