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研究状况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状况论文,战争论文,日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04—1905年,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俄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对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一场残酷的较量。日本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优势,最终控制了整个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南部。这次战争无论是对交战双方,还是对东北亚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00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围绕日俄战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数量很多,下面择其主要,简要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一、各国的研究情况
日本作为交战国之一和获胜一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日俄战争的研究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研究的范围广、程度深,取得的成果也非常多。
二战前可以说是日本的日俄战争研究的第一个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由政府和军事部门进行,内容多偏重于军事史,而且多站在美化战争、为日本侵略政策辩护的立场上。1909—1910年,当时的海军军令部编写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全4卷),介绍日俄战争中几次重要海战的过程。1912—1914年,参谋本部编写了《明治三十七、八年日俄战史》(全10卷),对战争的整个过程加以全面介绍。1924年参谋本部官员沼田多稼藏撰写《日俄陆战新史》,虽然该书是第一部个人的研究著作,但仍具有较强的官方正史色彩。1925年,时任陆军大学校教官的谷寿夫撰写了《机密日俄战史》,该书被认为是一部研究水平较高的著作,由于书中内容包含很多未公开的军方机密,所以直到1966年才允许正式出版。
二战以后,日俄战争的研究有了更大发展,相关著作主要有信夫清三郎、中山治一编《日俄战争史的研究》(河出书房新社,1959)、藤井松的《日俄战争》(岩波讲座日本历史,1963)、鹿岛守之助的《日本外交史·第7卷·日俄战争》(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70)、古屋哲夫的《日俄战争》(中央公论社,1976)、大江志乃夫《日俄战争与日本军队》(立风书房,1987)、黑羽茂的《日俄战争史论——战争外交史研究》(杉山书店,1982)、井口和起的《日俄战争的时代》(吉川弘文馆,1998)等。这个时期的研究已经开始比较深入地探讨战争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战争期间的外交活动等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学者的立场更趋于客观,取得的成果也十分丰硕。但是,不能不指出,仍然有一些右翼学者坚持旧的史观,对这次战争进行辩护或歌功颂德。
近年来,有些学者的研究注重把日俄战争放在世界史的框架内,分析其与当时整个世界形势的联系,如:大江志乃夫的《世界史中的日俄战争》(立风书房,2001)、平间洋一的《日俄战争改变的世界史》(芙蓉书房出版,2004)。有些著作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如:野村实的《日本海海战的真实性》(讲堂社,1999)。其他著作还有伊藤之雄的《立宪国家与日俄战争》(本铎社,2000),着重分析日俄战争前日本政府的决策过程。
作为交战国另一方的俄国和前苏联对日俄战争也做了大量的研究,这里只简要介绍一些。
战争结束不久,俄国海军军令部编写了《1904—1905年俄日海战史》,1910年,日俄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1938年列维茨基编著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
前苏联中央国家档案馆编写的《日俄战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6)是一部史料集。该书主要摘编了库罗巴特金、利涅维奇的日记。这两个人在日俄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俄军的总司令,他们的日记反映了当时俄国军队的作战情况。书中还收录了尼古拉二世与俄国御前大臣别卓布拉佐夫的一些通信,从这些信件中能了解到当时俄国内部的决策情况。鲍·亚·罗曼诺夫的《日俄战争外交史纲1895—1907》(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是一部研究日俄战争时期外交的著作。全书按战前、战时和战后的顺序分三部分,着重分析当时俄、日与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突出外交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与影响。该书运用了大量的俄国官方档案,论述非常详尽,不足之处是日文档案引用较少,涉及日本的部分略显不足。还有库罗帕特金的《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库罗帕特金是日俄战争时期俄军总司令,该书是作者的战后回忆录,介绍了俄军在战争前的准备以及战争中的情况,分析了俄军战败的原因。虽然书中充满作者为自己进行的辩解,但从中还是能够了解一些关于战争的真实情况。此外,契尔缅斯基的《日俄战争(1904—1905)》(中译本,北京时代出版社,1955)篇幅较短,只是大致分析了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争,但却是日俄战争的受害国,所以中国人很早就对这次战争进行了研究。1904年施绍常译《日俄战地图(舆图)》(石印本),1906年谢圣安撰写的《日俄战务日记》由中华印务有限公司出版,还有杨吉辉撰写的《日俄战史》,程廷镛在1914年编译的《日俄战争始末译略》等都是早期的相关著作。1918年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撰出版的《日俄战纪全书》,在当时堪称是关于日俄战争的百科全书。全书分30编,辑成4册。各编按照军事小史、历史、海陆战事、日本防务汇记、俄国防务汇记、地理、中国中立汇记、各国中立汇记、韩国近事、杂录等顺序汇编而成,每编包含大量的相关材料,书末还附加了日俄战后交涉始末,分日俄交涉、日本经营满洲、中日交涉、韩国近事、日本与英法交涉等章节,收录战后条约、文书等大量内容。该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全面而详尽地收集日俄战争的相关材料,让读者从原始资料中客观地了解整个战争的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书中并没有编者自己的分析和结论,基本上是客观的介绍。另一部重要的研究著作是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由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写的《日俄战争》一书。该书的主要特点是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全书分10章,包括东北形势、日俄开战的原因、战前交涉、两国战前形势、战事、和议、战事与中国的关系、战役结果及战后情势变迁等,作者在史料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深入分析,围绕一些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内容方面,单设一章专门探讨日俄战争与中国的关系,按战争前、中、后三个阶段分析当时中国的舆论、立场,日本政府的对华态度与对策以及战争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等,可以说是最早的研究性著作。
1949年后,围绕日俄战争也出版了一些书籍,不过这些书的内容多数是关于战争具体过程的简单介绍。如李纯武编著《日俄战争》(通俗读物出版社,1956),197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辽宁大学哲学研究所编写的《日俄战争简史》,潘茂忠编著的《日俄战争在旅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等。马骏的《东北亚大厮杀——日俄海陆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和于沛的《远东大厮杀》(华夏出版社,1996)在介绍战争具体过程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战争前的东北亚形势和战争对中国的破坏。刘志超、关捷编著的《争夺与国难——甲辰日俄战争》(辽海出版社,1999)刊载了大量战地照片,图文结合,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除了以上三国外,美国史学界对日俄战争也较为关注。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日俄战争与美国的关系这一方面。据信夫清三郎、中山治一编写的《日俄战争史的研究》一书介绍,最早对日俄战争进行研究的是泰勒·丹涅特,他利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罗斯福书信文件集等资料,撰写了《罗斯福与日俄战争》。1928年,丹尼斯发表《美国外交上的冒险:1896—1906》;1938年,特里特发表《美日外交关系》;同年,格里斯沃尔德的《美国远东政策》出版,这些书中都专门辟出章节分析日俄战争时期的日美关系。其他的著作还包括约翰·怀特《日俄战争的外交》(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4)、雷蒙德·埃斯休斯德《西奥多·罗斯福与日本》(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6)、尤金·特拉尼《朴茨茅斯条约:美国外交中的一次冒险》(肯塔基大学出版社,1969)等。
二、主要的研究问题和结论
关于日俄战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入手,研究的问题几乎涉及到日俄战争的各个方面。下面就其中一些主要的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首先,关于日俄战争的性质问题。早期的一些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一场立宪制国家与专制国家间的战争,是黄种人反抗白种人殖民侵略的民族战争。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一部分中国学者也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的产生与当时日本政府的大亚洲主义宣传有很大关系,但它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日本当时与俄国一样也是一个进行殖民侵略的帝国主义国家。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的扩大,多数学者认为日俄战争“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鲍·亚·罗曼诺夫:《日俄战争外交史纲1895—1907》,1页),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围绕远东霸权的争夺战。也有学者指出:日俄两国间的战争是“代理战争”,分别代表英日和俄法两个同盟。
其次,关于战争的起因问题。中国学者的分析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导致日俄冲突的远因;围绕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争夺是日俄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此外,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和纵容是促成战争的国际因素。相关的研究文章主要有关勋夏、万安中《试论日俄战争前俄日对中国的争霸》(《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近代史》,1994年第7期)、周启乾《第一次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近代史》,1983年第5期)、国永春《沙俄在远东的扩张与日俄战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莫高义《试论日俄战争前美国在远东的政策取向》(《世界史》,1989年第3期)等。
对战争胜负原因的分析是学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围绕军事史的研究更是如此。研究者多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是军事方面,包括武器装备、军官士兵、战略战术、运输补给等要素,一般认为俄国在这些方面的落后是导致战场上处于劣势的原因之一。“日兵所受教育较深,其训练亦较勤。故其军队整齐严肃,实不愧为训练节制之师。俄国则军政颇为腐败”(吕思勉《日俄战争》,48页)。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除了前面介绍的各国专著外,中国学者的论文还有刘远图《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前的军事准备》(《世界历史》,1980年第6期)、翟云瑞、曲传林《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怎样夺取制海权的?》(《复印报刊资料 世界近代、现代史》,1985年第8期)、穆景元《日俄战争奉天大会战始末》(《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近代史》,1992年第9期)、刘春霞《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原因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万安中《日俄战争前俄国作战计划探析》(《暨南学报》,第25卷第4期,2003年7月)等。另一个是国内和国际的因素,研究认为,日本在国内采取全民动员,充分利用了全部的政治经济资源,同时在国际上得到英美等国家各方面的支持。而俄国则相反,国内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形势十分高涨,国际上缺乏盟友,“战争是在俄国处于外交上孤立的情况下开始的”(契尔缅斯基《日俄战争1904—1905》,赵承先译,17页)。
日俄战争的影响是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按对象划分,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对交战双方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认为,日本在战争中获胜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摆脱了1900年以来的经济萧条,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涨阶段”(解小东《试论战争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政治上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同时在对外政策上促成日本“进一步加深对亚欧大陆的侵略”(日本近现代史编撰会编《战纪回忆——日俄战争》,134页)。而对于俄国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推动了1905年革命的发展。也有学者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俄国海军发展方向的转变”(张建华《简论日俄战争对俄国海军的影响》,《求是学刊》(哈尔滨),1994年第5期)。第二,对朝鲜和中国的影响。战争的结果使日本“加快在朝鲜全面推行殖民统治的步伐”(朴忠国《日俄战争对朝鲜的影响》,《复印报刊资料 世界史》,1997年第5期)。而中国不仅在战争中遭受到极大的损失,在战争结束后的对日交涉中又丧失了更多的权益。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胜利也间接促进了清政府的改革和立宪运动,对当时向日本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平间洋一《日俄战争改变的世界史》)。第三,对东北亚地区格局影响。日俄战争使原有的格局发生变化。日本独霸朝鲜,取得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权,成为这个地区最有影响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俄国的势力退回到中国东北北部,在战略上不得不采取守势。第四,对其他受殖民侵略的亚洲国家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促进了这些受压迫国家、民族的觉醒和反抗运动,“它们决心仿效日本,通过斗争打败西方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吴豪德《日俄战争与亚洲民族主义的勃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5月)。
关于战争时期的外交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除前面介绍的著作外,还有松村正义的《日俄战争与金子坚太郎 广报外交的研究》(东京新有堂,1987)、《小村外交史》(日本外务省编,原书房,1966);中国学者的论文则包括莫高义《试论日俄战争前美国在远东的政策取向》(《复印报刊资料 世界史》,1989年第3期)、韩忠富《日俄战争时期德国对俄政策》(《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麦记敏《日俄战争前夕的日本外交》(《复印报刊资料 世界史》,1994年第12期)等,涉及的领域包括日俄间以及日俄与其他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
日俄战争与中国的关系是中国学者关心的课题。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日本对华政策、战争对中国权益的损害和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民众的反帝反侵略运动等几个方面。主要的著作和文章包括吕思勉的《日俄战争》、丛佩远《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4期)、刘永祥《试论日俄战争中日本对华谋略》(《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廖一中《袁世凯与日俄战争》(《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近代史》,1985年第3期)、尉建常《日俄战争与抚顺煤矿》(《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第1期)、曲传林、翟云瑞《简论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5月)、黄德发《日俄战争与中国的立宪和革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周载章《浅析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局外中立”的原因》(《贵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马风岗《日俄战争在中国的反响》(《山东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问题外,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是学者关注的一个方面。日本学者的研究较多,如田中宏巳的《东乡平八郎》(竹间新书,1999)、江宫隆之的《明石元二郎:引导日俄战争胜利的天才情报参谋》(PHP研究所,2000)、神川武利的《儿玉源太郎 日俄战争中的陆军指挥》(PHP研究所,2004)、才神时雄的《梅顿维吉村的日本人墓标——日俄战争囚虏记》(中央公论社,1983)。
以上是对日俄战争研究状况所作的简单介绍。从中不难看出,各国史学界对这一历史事件已有不少研究。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需要研究者确立新的视角,并发掘出更多的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