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见”中的语音变体看古汉语被动构词_古汉语论文

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音变论文,古汉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11;H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4)05-0560-07

一、前言

上古汉语的动词可以用作使动,例如《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其中的“进”“退”用在代词“之”前,是用作使动;上古汉语也有使动构词,例如“沈

上古汉语的动词,有的可以直接放到主语之后,表示主语的被动或受事性质,构成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受动字》四之二中说:“外动字单用,先后无加,亦可转为受动。”马建忠已注意到古代汉语中有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这是很好的发现。可是他把这种句子当作被动句,扩大了被动句的范围,是受西洋被动句影响所致;他又认为这种句子中的动词是受动字,在理论上也难以站住脚。马建忠举的例子中,《孟子·离娄下》:“谏行言听。”《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史记·屈原列传》:“兵挫地削。”等等,上下文中,主语都是动词的受事。那么,上古汉语中有没有被动构词呢?在研究音变词构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闻”“见”二字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的语义对立是由被动构词形成的。这两对词词义的发展有平行之处,其原始词和滋生词都表示实际上的感知活动,语法作用上也有平行之处。以下分别证明“闻”“见”二字的构词活动都属于被动构词。

二、论“闻”的被动构词

1

原始词,义为用耳朵感触到声音,也指用鼻子感触到气味,动词,无分切(平声,以上反切采自《广韵》,不注明,下同;上古和中古构拟采自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下同)。滋生词,义为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也指气味被鼻子感触到,动词,亡运切(去声,)。

“闻”的变调构词,贾昌朝、马建忠、周祖谟、唐纳、周法高、唐作藩均有著录。《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闻,聆声也,亡分切;声著于外曰闻,亡运切,《诗》‘声闻于天’,又曰‘令闻不已’。”为各家所本。《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闻’字:去读,名也,声所至也,《诗·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又‘声闻’。平读,动字也,《书·尧典》‘俞,予闻如何’。闻知也。”马建忠的说法跟贾昌朝之说不尽相同:贾氏原始词和滋生词都是动词;马氏原始词是动词,滋生词是名词。当以贾氏说为是。滋生词的名词用法是动词用法进一步发展来的。周祖谟把“闻”的变调构词归入“因意义不同而变调者”的“意义别有引伸变转,而异其读”一类,并有按语:“案声闻字为名词。”唐纳归入“滋生词是表被动的或中性的”一类,原始词词义是“to hear;to smell”(听到,闻到),滋生词词义是“(1)to beheard;to be smelt”(被听到,被闻到),“(2)reputation”(声誉)。周法高归入“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的“彼此间的关系”一类,其释义是:“闻:聆声也,亡分切(平声,‘to hear’);为人所闻曰闻,亡运切(去声,‘to be heard’)。”

《玉篇》耳部:“闻,武云切,《说文》云:知声也。《书》云:‘予闻如何。’又音问。”去声一读未释义。《广韵》无分切:“闻,《说文》曰:知声也。”亡运切:“闻,名达,《诗》曰:令闻令望。”《集韵》无分切:“闻,《说文》:知闻也。”文运切:“闻,声所至也。”

2

《经典释文》给“闻”作注45次,有2次是注异文,其他43次都是用来注音。“闻”的变调构词,有的材料反映得很明显。《周礼·夏官·大仆》:“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注:“郑司农云……遽,传也,若今时驿马。军书当急闻者,亦击此鼓,令闻此鼓声则速逆御庶子也。”音义:“急闻,如字,刘音问。”这里,经文及注中“闻鼓声”“闻此鼓声”的“闻”,其施事者是“大仆”,读平声,义为听到,不注音;注中“急闻”的“闻”,义为被听到,刘昌宗注成去声。可见,“闻”是平去构词的。

“闻”作“用耳朵感触到声音”讲读平声,此音义自古常见,古人注古书,很少为此义注音。《经典释文》给此义注音1次,平声,《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音义:“闻一,如字。本或作问字,非。”这里“闻”只能读平声,义为听到,所以陆氏以为写作“问”是错误的。此义有2次陆氏干脆不注音,只注出异文情况。《易·晋》注:“脩德,以斯闻乎幽味,得正之吉也。”音义:“闻乎,闻亦作文,又作交,义并通。”闻乎幽昧,从幽昧处听到。《庄子·天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音义:“愿闻,本或依司马本作问。下同。”作问,大概是解为询问;作闻,义为听到。

以下是“闻”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的用例。有这样几种注音方式:(1)只注去声,共7次。《诗·小雅·鹤鸣》:“鹤鸣九臬,声闻于野。”笺:“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音义:“声闻,音问。下同。”《周礼·冬官·凫氏》:“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音义:“短闻,音问。下同。”《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日闻四方。”音义:“日闻,音问。下‘令闻’并注同。”(2)平去兼注,共15次。去声一读放在前面的有12次。《书·君奭》:“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音义:“闻于,上音问,或如字。”《诗·周南·葛覃》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音义:“远闻,音问,又如字。下同。”《周礼·天官·宫正》注:“郑司农云……《春秋传》曰:‘鲁击柝,闻于邾’。”音义:“闻于,音问,又如字。”《礼记·曲礼上》:“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音义:“言闻,音问,又如字。下同。”《左传·文公十五年》:“孟献子爱之,闻于国。”音义:“闻于国,音问,或如字。下同。”去声一读放在后面的有3次。《书·康诰》:“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传:“故其政教冒被四表,上闻于天,天美其治。”音义:“闻,如字,徐又音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主以不贿闻于诸侯。”音义:“闻于,如字,又音问。”(3)只注平声,1次。《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音义:“特闻,如字,崔本作待问。”按:以上(2)(3)两类中“闻”又可读平声,反映出六朝后期“闻”作动词用去声读法在口语中逐步消失的事实,这个“闻”本读去声。“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一义亦可用作使动。《经典释文》注音1次。《礼记·少仪》:“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音义:“闻名,如字,徐音问。注皆同。”疏:“闻名,谓名得通达。”闻名于将命者,使名被将命者听到。“闻”读去声,也可指气味被鼻子感触到。《经典释文》注音2次。《书·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传:“纣众群臣用酒沈荒,腥秽闻在上天,故天下丧亡于殷。”音义:“腥闻,音问。”《吕刑》:“德刑发闻惟腥。”传:“其所以为德刑,发闻惟乃腥臭。”音义:“发闻,音问,又如字。注同。”

“闻”由“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一义词义构词,义为声望,名望,名声。名词。《经典释文》共注声16次。有这样两种注音方式:(1)只注去声。共13次。《书·尧典》传:“既有四德,又信恭能让,故其名闻充溢四外,至于天地。”音义:“名闻,音问。本亦作问。”《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音义:“令闻,音问。”《礼记·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注:“名,令闻。”音义:“令闻,音问。下‘令闻’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音义:“嘉闻,音问。”(2)平去兼注。共3次。《书·微子之命》:“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音义:“令闻,如字,又音问。”《左传·宣公八年·经》注:“故丙(按,当从疏作‘纳’)舞去籥,恶其声闻。”音义:“声闻,音问,又如字。”《宣公九年》:“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音义:“且闻,如字,一音问。”后1例,陆德明倾向于把“闻”理解为听说,故注“一音问”。(2)中,“令闻”“声闻”的“闻”又注为平声,反映出六朝后期“闻”的名词用法在口语中逐步读成平声的事实,这个“闻”本读去声。

“闻”作“用耳朵感触到声音”讲,和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在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上往往能找出区别:(1)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的“闻”,其施事者常用在“闻”之后,构成“闻+(‘於’或‘于’)+施事者”的格式。例如,《书·康诰》“闻于上帝”、《君奭》“闻于上帝”,《左传·哀公七年》:“鲁击拆,闻於邾。”音义:“闻於,音问,又如字。”《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日闻四方。”音义:“日闻,音问。下‘令闻’并注同。”(2)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的“闻”,被听到的东西往往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例如,《诗·小雅·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音义:“声闻,音问。”《礼记·杂记下》:“母有服,声闻焉不举乐。”音义:“声闻,音问,又如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注:“士会贤闻于诸候。”音义:“闻于,如字,又音问。”如果没有什么标志,则要据上下文文意来推求。

“闻”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是否能作为一个义项呢?换句话说,“闻”的这一去声读法可不可以理解为跟平声读法“用耳朵感触到声音”义是同一词义,去声只是用来表示主语的被动性质呢?不能。表示关系意义,可以利用语法手段,也可以利用词汇手段。这一点,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二编《共时语言学》第七章《语法及其区分》的“定义;传统的区分”一节中早已指出来了。所以不能因为“闻”的去声一读表示了主语的被动性质,就遽然得出它只是表示语法范畴这惟一的结论。何况“声望,名望,名声”一义正是由“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一义滋生出来的,其间的滋生脉络十分清楚。如果读去声的动词用法不是一个固定的义项,它又怎能滋生出“声望,名望,名声”这一名词义呢?

“闻”的变调构词是汉语口语的反映。去声读法中,“声望,名望,名声”一义很早就有人用“问”来记录。有人以为此义是由动词“问”发展来的,欠妥。“问”“闻”同音,所以就借“问”来记录。上文所举例证中,“闻”作“声望,名望,名声”讲,《经典释文》常出异文“本亦作问”,《诗·小雅·车攻》:“之于于征,有闻无声。”音义:“有闻,音问。注同。本亦作问。”《大雅·文王有声》笺:“文王有令闻之声者,乃述行有令闻之声之道所致也。”音义:“令闻,音问。本亦作问。”《卷阿》:“令闻令望。”音义:“令闻,音问。本亦作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音义:“令闻,音问。本亦作问。”又《墨子·非命下》:“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诗·大雅·文王》《江汉》的“令闻不已”,汉阙名《夏承碑》作“令问不已”。

“闻”的变调构词当来自上古。滋生词的词义上古已产生。先从语音上说。《诗经》“闻”入韵2次,全是“听到”义;后人或以为“通问”,不合于古。《王风·葛藟》叶“漘,昆,昆,闻(‘亦莫我闻’,笺:‘不与我相闻命也’。)”,《大雅·云汉》叶“川,焚,熏,闻(‘群先公正,则不我闻’,笺:‘不我闻者,忽然不听我之所言也。’),遯”。《楚辞》“闻”入韵5次,也全是“听到”义。《九章·惜诵》叶“闻(‘进号呼又莫吾闻’),忳”,《抽思》叶“闻(‘荪详聋而不闻’),患(按,上古读平声)”,《悲回风》叶“还,闻(‘照彭咸之所闻’)”,《远游》叶“勤,闻(‘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又叶“天,闻(‘视倏忽而无见乎,听惝怳而无闻’),邻”。由于“闻”的滋生词词义在《诗》《骚》中未见入韵,所以不能据此以为上古“闻”的滋生词也读平声。魏晋时代,“闻”作“听到”讲多次入韵,叶平声,例不备举;叶去声1次,义为“声音被耳朵感触到”,韦昭《汉之季》叶“乱,运,建,阵,刃,奋,散,馆,偾,闻(‘赫赫皇祖功名闻’)”。根据上文的分析,至晚六朝后期,“闻”的滋生词以及进一步滋生出的名词性用法,在口语中已开始读成平声了,所以《经典释文》注去声的同时,还常常兼注平声,动词用法还有个别只注平声的例子。从词义方面考察,可知六朝时代,“闻”的滋生词词义使用频率急速下降。结合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和张万起《世说新语词典》来分析,可以看出:《世说新语》中,“闻”共出现了139次,而作“被听见;传布”讲仅1次,作“名望;名声”讲仅2次,其他的都是平声读法。六朝时代,滋生词用法逐步衰落,其去声读法当然会逐步在口语中消失。《集韵》去声收有“闻”,是保留读书音及旧读;《中原音韵》真文部,“闻”只收入平声阳,未收入去声,完全反映口语音。

三、论“见”的被动构词

1

原始词,义为用眼睛接触到人、物、事,看见了,动词,古电切(去声,)。滋生词,义为人、物、事被眼睛接触到,被看见了,出现,动词,胡甸切(去声,)。“见”的被动构词,贾昌朝,周法高,唐作藩均有著录。《群经音辨·辨彼此异音》:“视之曰见,古甸切。示之曰见,胡甸切。”为各家所本。所谓“示之”,意思是使被看见,使出现,显示,显现。这显然是“见”的“被看见,出现”一义使动构词的产物,并非“看见”一义直接变声构词而来。周法高把“见”的这一构词现象归入“去声或浊声母为既事式”一类;其释义是:“见,视也,古甸切(清声母,去声,*kian/kien,to see’),既见曰见,胡甸切(浊声母,去声,,‘appear’)。”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把匣母一读看作既事式,则见母一读是非既事式。这不符合事实。因为“见”读见母,跟“视”词义不同:“视”就是看,一般的看;而“见”恰是强调看见的结果,看见了,跟“既事式”所指明的意思是一样的。事实上,“见”读见母和匣母都强调看见的结果,它们的区别在于:读匣母的“见”是表被动的,读见母的“见”不表被动。

现代语言学家,已有人看出“见”的匣母一读表被动。例如,高本汉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语言概论》(《The Chinese Language》)中,把“见”的原始词解释为“to see”(看见),把滋生词解释为“to be seen”,“to appear"(被看见,出现,转引自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10页)。唐纳《古代汉语的变调构词》释原始词词义为“to see”(看见),滋生词词义为“to be seen;to show”(被看见,显示)。王力《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把见母的“见”归入主动词,匣母的“见”归入被动词,释义分别是“看见”和“被看见,出现”。

《玉篇》见部:“见,吉荐切,视也。”未收匣母一读。《广韵》古电切:“见,视也。”胡甸切:“见,露也。现,俗。”《集韵》经电切:“见,《说文》:视也。”形甸切:“见,显也。”

2

据我们初步统计,《经典释文》给“见”注音663次,有3次跟“见”的变声构词无关,我们分析“见”的被动构词,就以这剩下的660次为主要材料依据。

“见”的古电切一读,古来习见。古人注古书,很少给此读注音。《经典释文》只注“如字”的有7次,相当于古电切一读;其中有4次的词义是用眼睛接触到人、物、事,看见了。《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音义:“利见,如字。下同。”《诗·小雅·角弓》:“雨雪瀌瀌,见睍曰消。”音义:“见,如字。下文同。”《礼记·杂记下》:“吾子不见大享乎?”音义:“不见,如字。”《谷梁传·庄公十四年》:“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我见其陨而接于地者,则是雨说也。”音义:“我见其陨,见音如字。注同。”《经典释文》没有给见母的“见”注反切或直音的用例。

“见”作“人、物、事被眼睛接触到,被看见了,出现”讲,读胡甸切。《经典释文》反映得很清楚。书中只注匣母的例子有608个;有162个属其他类型的变声构词,这里不论。剩下的446例中,作“被看见,出现”讲的用例达215个。例如,《易·乾》:“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音义:“未见,贤遍反。”《书·洪范》传:“二十八宿迭见,以叙气节。”音义:“见,贤遍反。”《诗·唐风·绸缪》传:“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音义:“始见,贤遍反。下‘不见’‘见于东’同。”《周礼·夏官·序官》注:“此周为六军之见于经也。”音义:“见于,贤遍反。下‘不见’同。”《左传·庄公八年》:“公怒曰:‘彭生敢见!’”音义:“敢见,贤遍反。”《公羊传·闵公二年》注:“庆父弑二君,不当复见。”音义:“见,贤遍反。下文‘复见’同。”《谷梁传·庄公十年》:“其不地,宿不复见也。”音义:“见也,贤遍反。”《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音义:“则见,贤遍反,又音现。”《老子》四十一章注:“不执平以割物,其平不见。”音义:“不见,贤遍反。”《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音义:“龙见,贤遍反。”《尔雅·释天》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音义:“晨见,贤遍反。下同。”

“被看见,出现”的“见”词义引申,义为已出现。动词。《经典释文》注音2次。《周礼·天官·司书》注:“叙犹比次也,谓钩考其财币所给,及其余见,为之簿书。”音义:“余见,贤遍反。下同。”《掌皮》注:“财,敛财本数及余见者。”音义:“余见,贤遍反。”疏:“谓出给不尽,见在库者。“余见”,指已多出的,已余出的。词义构词,已成的,现成的。形容词。《经典释文》注音3次。《庄子·达生》:“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音义:“成见,贤遍反。”《则阳》注:“徒识已然之见事耳,未知已然出于自然。”音义:“之见,贤遍反。”《列御寇》注:“此即今之见验。”音义:“之见,贤遍反。”此义进一步虚化,成为副词,义为现在。《经典释文》注音4次。《诗·小雅·华黍》(已佚)笺:“又阙其亡者,以现在为数。”音义:“以见,贤遍反。”《周礼·夏官·稾人》注:“弓弩矢菔,弃亡者除之,计今见在者。”音义:“见在,贤遍反。”按,见,现在;在,动词。后1例“见”的形容词性还很强,所以前面可出现“今”字。《左传·隐公三年》注:“隐见为君,故特书于经。”音义:“隐见,贤遍反。”《论语·子罕》集解:“孔曰……其文见在此。”音义:“见在,贤遍反。”

由“被看见,出现”一义使动构词,义为使被看见,使出现,显示,仍读胡甸切,是词义构词。《经典释文》注音221次。《易·系辞上》:“兼三才之道,故能见吉凶,成变化也。”音义:“能见,贤遍反。”《书·禹贡》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音义:“见石,上贤遍反。”《诗·桧见·羔裘》传:“先言燕,后言朝,见君子志不能自强于政治。”音义:“见君,实(按,当作贤)遍反。”《周礼·天官·屦人》注:“明舄屦众多,反覆以见之。”音义:“以见,贤遍反。”指表现,显现。《仪礼·大射仪》:“挟乘矢于弓外,见镞于弣。”音义:“见,贤遍反。”《礼记·曲礼上》:“烛不见本。”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音义:“不见,嫌遍反。”《左传·昭公十三年》注:“定二年,楚人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以军。”音义:“见舟,贤遍反。”此指陈示,陈列。《公羊传·襄公九年》注:“灾者离本辞,故可以见火。”音义:“见火,贤遍反。”《谷梁传·庄公十二年》注:“江熙曰:四年,齐灭纪。不言灭而言大去也,义有所见尔。”音义:“所见,贤遍反。”《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音义:“见,贤遍反。”《庄子·人间世》:“匠不归,栎社见梦曰。”音义:“见梦,胡荐反。”见梦,相当于托梦。《尔雅·释训》注:“脱衣而见体。”音义:“见体,贤遍反。”《周礼·夏官·校人》注:“献马,见成于王也。”音义:“见成,贤遍反。”见成马,即献成马;见,指呈献。用于抽象的意义,常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而使对象的实际内容显示出来。《书·召诰》传:“告文王则武王可知,以祖见考。”音义:“见,贤遍反。下‘不见’同。”《诗·邶风·燕燕》笺:“庄姜远送于野,作诗以见己志。”音义:“见己,贤遍反。”《周礼·春官·大宗伯》注:“山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音义:“不见,贤遍反。此内不音者同。”指在行文中显示出来。

“被看见,出现”的“见”词义构词,可构成名词,义为棺罩,盖在棺上的装饰物。《经典释文》注音1次。《仪礼·既夕礼》:“藏器旁加见。”注:“见,棺饰也。更谓之见者,加此则棺柩不复见矣。”音义:“加见,贤遍反。注皆同。”

《经典释文》对同一上下文中的“见”,有时兼注异读,共45次,占“见”注音(660次)的6.7%弱。由其他93.3%的“见”未注异读,知“见”是变声构词的;由6.7%弱的“见”兼注异读,知少数“见”在上下文中有歧解。这45次注音中,有2次并不涉及见匣之别,除开。真正兼注见匣二母的,共42次。有23次涉及“见”的被动构词。有三种情况:(1)涉及到“看见”义和“出现”义的理解之歧。共10例。例如,《左传·僖公二年》:“君曰:‘诺,吾将复请。七日,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而见我焉。’许之,遂不见。”音义:“遂不见,贤遍反,又如字。”读贤遍反,指申生不再出现;读如字,指狐突见不到申生了。(2)涉及到“看见”义和“使出现,显现”义的理解之歧。共12例。例如,《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注:“言皆所以为深邃,难以发见之也。”音义:“见之,如字,又贤遍反。”读如字,“见”训为看见;读贤遍反,训为使出现。(3)涉及到表被动的“见”和“使出现,显现”义的理解之歧。仅1例。《周礼·秋官·大行人》注:“所贵宝见传者,谓大戎献白狼白鹿是也。”音义:“见传,上贤遍反,下直恋反;一音如字,下直专反。”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见”兼注见匣二母,不但不能证明二读是自由变读,而且恰好是分离出见匣二母词义区别的佳证。

“见”字自古至今都只有去声读法,没有读平上二声的例。把“见”字归入平声或上声,都缺乏根据。从周秦韵文看,《诗经》“见”入韵2次:《齐风·甫田》叶“娈,卯,见(‘未几见兮’,看见),弁”,《小雅·頍弁》叶“霰,见(‘无几相见’,看见),宴”,均叶去声,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归入平声,是牵就自己的系统,没有证据。《楚辞》中,“见”入韵1次,《九章·哀郢》叶“霰,见(‘顾龙门而不见’,看见)”,也是叶去声,段玉裁《群经韵分十七部表》归平声,亦不妥。又《易·系辞下》叶“言,见(‘而凶可见’,看见),言,迁”,这是平去相叶。《易》非诗歌,平去相叶也是读音和谐的,不能以此作为“见”古读平声之证据。《老子》三十五章叶“味,见(‘视之不足见’,看见),既”,是跟长入相叶,古去声和长入音值极近。《管子·白心》叶“辨,见(‘美恶乃自见’,显现)”,《文子·精诚》叶“变,乱,见(‘虹蜺见’,出现)”,《守朴》叶“见(‘弗视而见’,看见),辨”,均叶去。两汉韵文,“见”原始词和滋生词也都叶去声。廷尉翟公《署门》叶“贱,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显现)”,司马相如《封禅文》叶“变,见(‘期应绍至,不特创见’,看见)”,杨雄《甘泉赋》叶“观,见(‘目冥咰而亡见’,看见),漫,乱”,无名氏《成帝时童谣》叶“涎,见(‘张公子时相见’,看见)”,傅毅《七激》叶“见(‘临望博见’,看见),观,衍,蔓”,张衡《西京赋》叶“悬,辨,燕,遍,见(‘瑰异日新,殚所未见’,看见)”,又叶“延(去声),见(‘神山崔巍,歘从背见’,出现),援(去声)”,蔡邕《胡公夫人哀赞》叶“饭,见(‘合绠棺而不见’,看见)”,阙名《张公神碑》叶“粲,涧,见(‘鱼岌岌兮踊跃见’,出现),旰,献,衍”,又叶“建,畔,难(去声),烂,见(‘口不见兮,看见),遍,万”,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叶“县,见(‘展转不可见’,看见)”,《艳歌行》叶“燕,见(‘冬藏夏来见’,出现),县,绽,绽,眄,眄,见(‘水清石自见’,出现)”,郭正《法真颂》叶“闻,见(‘身难得而见’)”,《淮南子·精神篇》中“见(‘不视而见’,看见),辩”,《泰族篇》叶“变,见(‘世惑乱而虹蜺见’,出现)”,都是叶去声。所以说,上古汉语中,“见”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都已经读成了去声。

在“见”的原始词和滋生词都读去声的情况下,它们的变声构词是什么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呢?我们先来证明,“见”的见匣二母之别反映了口语。这从现代口语就可以得到证明。现代汉语方言中,看见的“见”在不同地域读成/k-/(如双峰,梅县,广州,阳江,厦门,潮州,福州,建瓯),或(如北京,济南,西安,太原,武汉,成都,合肥,扬州,苏州,温州,长沙),都分别跟古代的见母(*k-)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出现,显现的“见”(今规范为现)在不同地域读成/h-/(如梅县,厦门,潮州),或/x-/(如福州,建瓯)。或/j-/(如苏州,温州,广州、阳江),或(如北京,济南,西安,太原,武汉,成都,合肥,扬州,长沙,南昌),双峰话有母有严整的对应关系。这些都有力地证明:“见”的变声构词正反映了古代汉语的口语。从词义来看,“见”由“看见”一义滋生出“出现”一义,由“出现”一义进一步滋生出“显出,使出现”一义,上古汉语早已如此。上古是“见”的这一滋生词词义大量使用的时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证明声母的转换要滞后到中古才出现。甲骨文中有“见牛”一语,指陈示牛,是“使出现”一义在上下文中的运用。有人以为“见”通展,欠妥。由此看来,“见”滋生词进一步滋生出来的词义“显出,使出现”甲骨文时代即已出现。所以我们可以说,“见”的变声构词远古时代即已如此,一直沿用至今。

四、结语

上古汉语有无被动构词?早已有学者作过探讨。唐纳先生《古代汉语的变调构词》,给变调构词分类,有一类是“滋生词是表被动的或中性的”。(“Derived form Passive or Neuter”)所举例子中,“动(‘to move’):恸(‘to be moved emotionally’)”“闻(‘to hear;to smell’):闻(‘to be heard;to be smelt’)”“守(‘to guard,maintain’):守(‘to be guarded careful’)”,等等,都很明显地显示出,唐纳先生认为滋生词是原始词被动构词而来。但唐纳先生对原始词和滋生词的具体转换没有论证,只写出结论,因而说服力不强;况且他举的例子(如“守”的去声一读)也不尽贴切。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知道,“见”“闻”两字原始词和滋生词的区别,实在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主动词和被动词的区别。换句话说,“见”“闻”二字的滋生词是由各自的原始词被动构词而来;就语音方面说,“见”属变声构词,“闻”属变调构词。

中古人的注音中,属于主动词转换为被动词的配对词很少。推测上古汉语,音变产生的被动词比中古留下来的要多。李开先生在《汉语语言研究史》中说到:“《墨子·耕柱》‘大国之攻小国,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文中‘攻者’的‘攻’是被动态,与‘攻人’的‘攻’主动态是不同的。《墨子》成书在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早期),谨于逻辑辞例。但在‘攻者’之‘攻’前未加‘见’亦无任何其他被动态的标志,如‘攻者’之‘攻’和‘攻人’之‘攻’在读音上无区别,不以读音区分被动和主动,是不能想象的。《墨子》多口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元前五世纪的口语中,存在着以读音区分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个论述很有启发性:有些词在中古汉语中用于主动和被动读音无别,但在上古汉语中读音可能不同。

可是,上古汉语被动构词法所构造的被动词肯定也是有限的。因为从原始词构造滋生词,滋生词得依附一定的语法位置。使动构词最初要依使动用法表现出来,意动构词最初要依意动用法表现出来;同样地,被动词最初要依意念上表被动的句法结构表现出来。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念上表被动用法的格式中出现的动词,只有一小部分把结构关系中体现出的关系意义凝固到该动词中。这也就是说,凡使动构词、意动构词、被动构词的具体词,最初一定要经过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念上表被动的用法的阶段;但是,并非出现在这三种用法中的所有的谓词都能构造出使动词、意动词、被动词。意念上表被动的格式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使用普遍,这说明汉语习惯于用结构关系来表达被动的关系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要想把汉语中由结构关系体现出的被动意义凝固到一个动词中,是很困难的。这大概是汉语被动构词所构造的被动词比较少的原因。

就我们所搜集到的例子看,汉语中使动构词所构造的词最多,而意动构词、被动构词所构造的词很少。这跟其他语言的情况很相似。根据我们所接触到的材料,研究其他族语的著述中,一般都提到这些语言的使动构词,却未见提及意动构词和被动构词。例如英语。谈到英语构词法的著述,有很多都提到en-前缀、-en后缀都可以加在词根上构成表致使的新词。en-构成的使动词有enlarge等;-en构成的使动词有fasten等。汉藏语里,使动构词也是普遍存在的。汉藏语研究论著中,有很多提到使动构词,可是没有提到意动构词和被动构词。推测起来,可能是汉藏语中意动构词和被动构词没有出现或出现太少的缘故,跟英语论著中所述的情形相同。就汉语来说,上古的确存在着被动构词。上古汉语既存在着被动构词,那么是否会有更多的具体例证呢?值得研究。就我们见闻所及,这种被动构词在上古文献中还有一些。限于篇幅,拟另文详述。

“闻”“见”这一类字如字和破读的区别既然是构词问题,不是构形的问题,所以滋生词的词义在古汉语字词典中应有反映。《王力古汉语字典》“闻”下有一个义项:“被听到,被传播,即闻名、著称。”在“听到”“传播”之前加一个“被”字,实质上是揭示了这一义项同“听见”一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见”下有一个义项:“被看见,出现。”在“看见”前加一个“被”字,实际上是揭示了这一义项同“看见”一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种处理方法是科学的。

[收稿日期]2003-08-29

标签:;  ;  ;  ;  

从“文”、“见”中的语音变体看古汉语被动构词_古汉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