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设计方法研究——扬州三盛商业综合体论文_刘亮

上海市玺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601

摘要:城市综合体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各功能空间的优化组合,是多种功能的系统化组合,并存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各功能空间相互依存,与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克服了单个功能的局限性,创造出更优越的整体功能。本文通过对城市综合体概念的研究与分类,结合扬州三盛商业综合体案例,探析商业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设计方法;

一、城市综合体概述

综合体的分类

1.性能分:

i. 商务综合体,是指没有住宅的纯综合体;

ii.生活综合体,不仅有住宅而且比例较大超过30%;

iii.单一综合体;一种按功能说不但没有住宅甚至没有公寓等居住型的净综合体;

另一种按建筑形态说可能只有一栋超高层建筑,但却也集合了三种以上的功能产品。

iv.(泛)综合体集群:一个以上的综合体复合体或商圈

2.地段分:

i. 都市型综合体;

ii.副中心(区域和新城)型综合体

3.?品味分

i.高端奢侈型综合体,指都心型尤其是一线城市为特征的五星级酒店、五A级写字楼和

奢侈品和国际一线品牌为主的高端商业中心的聚合综合体。

ii.中档生活型城市综合体。酒店三星以下,商业以大卖场主力店为主和写字楼体量较

小的的一线城市区域商业中心和二、三线城市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的四种主要模式:

模式1 均衡发展模式

Complex = hotel + office +shopping + apartment +…………

如北京华贸中心

模式2 以酒店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Complex = hotel(主)+ office /shopping / apartment /…………

如上海商城

模式3 以甲A办公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Complex = office(主)+hotel /shopping / apartment /…………

如上海绿地卢湾滨江CBD综合体

模式4 以商业为核心功能的发展模式

Complex = shopping(主)+hotel / office / apartment /…………

二.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方案探析

1扬州三盛综合体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地理位置处于扬州市东西发展轴上,靠近西部中心建筑群,地理位置优越,商业价值显著。基地东西宽约210米,南北长约220米,用地面积398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100平方米,容积率4.0,功能包括商业、五星级酒店、soho、住宅。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内。

然后对各个业态可能存在的位置做了优劣势分析,根据每个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对这些产品进行相应的设计布局。商业一般会要求面临人流量大的街道,要考虑形象和展示面、人流量、广告面等,酒店既需要形象面,也要兼顾一定的私密性,还需要比较优越的环境和景观,酒店的入口应尽量与商业避开;公寓产品介于办公和住宅之间,其位置和规划需根据产品的定位来确定,如公寓为居住型,其设计应偏住宅一点,如为小型创业办公,则需偏办公一点,如为酒店式公寓,则需偏酒店一点;住宅在综合体中对私密性的属性要求是最高的,所以一般会布局中比较靠背面的位置,但也需要满足采光、通风、日照、景观等要求。商业的成功与否,与人流动线设计和业态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地块南北进深较大,商业价值从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如何将城市主要人流引入腹地,并最终达到商业流线的立体有机、环通性、无死角,实现商铺的均好性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成为商业部分设计的关键。底层通过导入性的商业广场,将城市人流引入腹地,结合合理商铺划分,形成多重、网状商业路径,并在不同体量的建筑之间,规划通过垂直扶梯、商业连廊、地下空间等形式,保证在当地气候下,全年度、全天候、无障碍的公共交往、购物休闲环境。

考虑到商业的均好性,设计中在基地的东、南侧以及西侧分别设置商业出入口,再结合东南角下沉广场有效地将城市人流引入内部。同时在城市公交停靠点与商业对接处,设置精彩的入口广场连接空间,营造繁华的商业气氛,形成强烈的人流吸引力。

交通策略

为缓解东南角城市干道交叉口交通压力,机动车出入口最大限度退让交叉口设置。

基地内部交通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机动车沿城市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保证内部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中,各功能分区力求做到相对独立,各自入口清晰,互不干扰,又相互连通,形成互补。

住宅人流主要通过底层豪华大堂进入,垂直提升进入屋顶花园-立体景观泛会所,最后进入各层住户,营造别于普通住宅的品质感和尊贵感。

商业人流以广场形成集聚中心,通过商业街道、环廊进行转换,中间穿插露台、阳台等空间变化元素,并最终由垂直交通核完成立体贯通,从而实现游园式的休闲商务环路。

酒店和公寓分别有自己独立的出入口,同时又和商业可以连通,既保证了各自的独立性,由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为不同类型的客人提供便利。

同时首层商业人流兼做夜间货流,省却了纯粹货流通道,节省了交通空间,实现了底层商铺最大化。

四、商业平面设计

1 动线设计,水平动线是商业平面设计的主结构,水平动线要清晰明了,过于繁琐的动线易使人迷失方向。平面动线可分为单动线、环动线、网格型动线。单动线是最简单的动线,流线简单,无商业死角,是大多数商业项目的首先形式。环形动线也是一条主动线,只不过是一条闭合的主动线,所有店铺均在主动线两侧,形式较为简单,但此种流线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般用在基地方正,无法解决大进深问题,而商业动线又希望是单动线的情况下。网格型即平面内有多条动线交叉布置,这种布局在室外商业街、百货商场及专业市场比较常见,本项目由于地块进深大,单动线布局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多种方案尝试对比后,最终仍选择了单动线的局部方案。通过布置主力店来减少大进深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动线的长度不宜超过400米,一般超过300米后,消费者的热情就会有所降低,而且需要设置商业休息和活动空间来过渡和调节,同时设计上一定要避免尽端动线,商业的非目的性消费居多,店铺的可见性和可达性对路过商铺门店的人流量有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尽端动线的店铺都很难运营及生存。

3主动线的宽度,与商业的档次、空间层数和高度、店铺之间的距离有关。购物中心的动线宽度由步行通道和挑空中庭两部分组成,购物中心的步行通道宽度比较舒适的尺度在4米左右,过小则不够开敞舒适,档次偏低,过大会导致动线间店铺过远,不利于购物体验,而且会增加公共走道面积,降低商业得铺率。另外主动线上尽量采用无柱空间,保证商铺的可见性。

4 垂直动线设计,通过电梯、扶梯、平板梯、楼梯、坡道等将商业人流进行跨层疏导的动线。垂直动线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高楼层和地下层的商业价值。货梯是给后勤流线提供服务的垂直交通工具,也需结合平面布局合理设置。自动扶梯作为引导人流的主要交通工具,通过不间断的运作,将消费者输送向商品,激活了商业空间的效能,一组扶梯的辐射半径不应超过50米,距离太远不利于垂直人流的引导,降低购物的体验感,并减少上层店铺的人流量。自动扶梯的净宽有1.0m、0.8m、0.6m三种规格,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格,另外,商业扶梯的角度不可超过30度。

垂直客梯也是商业中必不可少的载体,其目的性和直达性和扶梯互为补充,消费者通往较高楼层的主力店进行目的性消费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垂直客梯。每组客梯的辐射半径以50米为佳,不宜超过70米。客梯的布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布置在主动线旁,优点是对中庭无遮挡,但会占用商铺;另一种是在中庭内设景观电梯,有点是清晰醒目,乘梯体验好,缺点是对中庭和部分店铺有遮挡。两种形式需结合平面布局合理选择布置。

5 业态布局

地下层商业业态包括美食广场、便利店,并辅以大型超市作为人气聚集终端。

首层商业业态以精品店、品牌店为主,并以小商铺划分为主,可分可合。地下一层的下沉庭院与一层的中心广场在空间上形成互动,有效地增强两层之间的商业联系。二层商业主要考虑其可达性和吸引力。设计中东北侧设置自动扶梯将人流直接引入二层,使人流在不知不觉中到达二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二个首层。

三层商业以餐饮为主、并在西北侧设置电影院以吸引人流。

四层商业以目的性消费为主,包括电玩城、电器卖场和数码市场。

五、立面设计

商业建筑的立面是对外的形象展示,优秀的商业立面设计不仅是商场的品牌形象,而且能为商业吸引来可观的人流,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名片,提高片区的整体城市形象。除了造型的视觉效果,设计要综合考虑造价、可实施性、性价比、维护保养等。

本项目的客群定位是以年轻人为主,所以选择的立面风格是充满时尚魅力的现代风格。在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运营成本,裙房从二层开始极少使用玻璃幕墙,主要采用金属幕墙搭配少量石材幕墙,酒店和公寓的塔楼则以玻璃幕墙为主,金属铝板的可塑性强,可以设计出精美的纹理和肌理。

立面概念设计上一竖向线条和转折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打造丰富的外观效果。

裙房商业效果

同种形式不同尺度金属铝板表面积与围护外墙面积比:

1/3: 1.525,即100平米外墙约需要152.5平方米的表皮铝板;

1/2: 1.486,即100平米外墙约需要148.6平方米的表皮铝板;

1/1: 1.274,即100平米外墙约需要127.4平方米的表皮铝板;

结论:外墙金属铝板组件尺寸越大,所消耗的铝板面积越小,越节省材料。

结语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功能高度复合集中的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其商业的不确定性、功能的复杂性、还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效率的集约型模式增加了开发和设计的难度,不能按单一建筑功能的简单组合来设计,而要考虑各功能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拉近人与建筑空间、人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彭娟 商业地产从拿地到设计 【M】 中国建工出版社2017

周玲娟 任彬“流动”与“渗透”的城市界面 【J】理想空间 2011(44)

论文作者:刘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商业综合体设计方法研究——扬州三盛商业综合体论文_刘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