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生物 活 来源 课堂组织 评价
“活”:是指生活、灵活。利用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生物学科特色的元素,在教学设计中贴近课本知识,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元素大胆设问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生活走向生物,让生物走向生活”
一、生物学来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学本身应该具备“生”---有生命,生动;“物”——有实物,能操作。这就体现了生物学科生活化的教学特征。[1]
生物课堂不仅仅是种菜养花,不仅仅是酿酒,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知道其中的原理,并应用其中的原理,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
所以,这个生“活”不仅要种菜养花还要把菜养好,还要知道如何才能养好,不仅知道酿酒还要知道其中的原理,能酿出更美味的酒。这就要求我给学生带去的是最新的科学前沿消息,是生物学知识对生活的的启示。
二、课堂组织是“活”的
多数课堂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或口若悬河,或风趣幽默,或学富五车,但终究这都是一个教师的特色,如何让学生在你的课堂形成特色呢?我选择的是让课堂“活”起来。
谁说课堂一定在教室里,可能在学校旁边的社区里,带着学生去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也许会遇到一只灰雀,也许会遇到一棵“痒痒树”,我们可以看看秋天的银杏,可以捉捉夏天的昆虫,可以剪剪春天的新叶,可以尝尝冬日的暖酒。
谁说课堂只能坐着,我们可以用灯笼杆进行运动系统的建模,当你我的思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比划比划看谁更贴近真实。我们也可以看一看各组的节肢动物,它们的触角是否都是分节,我们也可以看一看各组的昆虫是否都有自由的双翅。
谁说课堂是教师的表演,它也可以是学生的舞台,尽管微生物的培养在中学阶段不具备实验条件,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展示一下虚拟的实验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谁说复习课简单枯燥,它可以是学生们竞争的赛场,通过“自助式精准复习”法,学生们自己查找缺漏的知识点,小组间进行提问,为了难住对方,自己差点把整本书背下来,小师傅们尽职尽责,给别人讲解的同时,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让他们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提升到老师都叹服。
用多样的课堂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活起来,我不需要安静的课堂,我需要思维迸发求知若渴的学生。
三、教师引导是“活”的
每一次课堂,学生都期待见到你,今天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大大的鸵鸟卵和鸸鹋卵,学生惊叹于这陆地上最大的卵更惊叹于鸟卵的七彩斑斓。明天我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缢蛏”,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究竟是寄生虫还是软体动物的“脂肪”。后天我给他们准备了一包酵母粉,他们看到了锥形瓶上的气球向他们展开了笑颜。当我拿来一把花生开始燃烧时,学生会担心要不要给我拿一个灭火器。实物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触摸、观察中更直观性感受生物学中抽象和枯燥的知识,既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认知,又丰富了他们的感性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课外实践是“活”的
学了那么多会用吗?有什么用?我们走出去看一看,让我们把桌子支起来给邻居们测测血压,让我们尝一尝装在广口瓶里的葡萄酒,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在花草纸上,让我们将生命展示在孢子印上。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与“用”的结合,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体会到生物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生物学的视角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形成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是“活”的
今天学生表现的好吗?是不是只有测试才能知道?通过“自能学案”的使用,每节课学生问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通过每节课的小组知识接龙,题目完成速度越来越快,给自己的评价也越来越高。通过一年一度的节日课程“桂花节”谁能说得最精彩学生自己投票的评价方式最令人信服。
评价体系公平、公正、客观、合理;评价工作让具有不同兴趣和精力的学生参与;评价方式和内容努力做到多样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有机会展示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2]将评价机制用“活”,学生才能孜孜不倦,勇争第一。
生物教学的“活”来源于生活,体现在课堂,应用于实践,用教师引导的“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评价的“活”给予学生动力。“当所学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当学生离开校门,依然对生物领域充满热情,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沉淀,能学习任何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或爱好,我便没有辜负作为教师的时光。
参考文献:
[1]马国军.生活渗透体验式教学激发中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J].中学生物学,2017(9):28-29
[2]周建莲.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4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生物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生物学论文; 知识论文; 让我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