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环境与暖通设备工程节能设计论文_周敏

探析建筑环境与暖通设备工程节能设计论文_周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普及,随之而来建筑能耗不断增加。而国家对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势必大力推广建筑环境和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使用,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环境;暖通设备工程;节能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暖通空调系统及各种给排水等现代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广泛应用,让建筑节能及建筑设备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的概述

传统的建筑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纯索取的关系,自然环境要主动适应建筑业的发展,直接后果就是建设工程要以破坏当代的自然环境为代价,自然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后果最终会反馈给人类。因此要合理的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问的关系,建筑施工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做到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暖通空调的能耗主要由制冷和制热过程产生,这两点的决定因素就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冷热负荷参数,空调冷热负荷是由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暖通空调的节能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以优化建筑环境实现暖通空调的能耗。

二、建筑环境与暖通工程的节能设计

2.1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水准应加强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这也是当前保证工作质量的核心环节。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计算建筑物的负荷。建筑负荷中,通过围护结构传热产生的冷热负荷在空调负荷中占有很大比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在建筑的节能中起着重要作用。采取遮阳、外保温、节能窗等措施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小由室内外温差而引起的热量交换,减小空调冷热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在该环节强调维护结构选择节能,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标准进行维护结构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已逐步成为城市中的主流设计方向,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增强节能技术设计水准,还应当充分结合行业之内的相关原则和管理的经验,重点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应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技术和管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设计中实现节能减排,一方面可以符合当前环境发展的切实需求,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更好运用其中剩余的能源,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

2.2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分析

随着当前现代化的工业设计技术不断的向前发展,工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也呈现出不断改革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的工作状况下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是今后工作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社会工作的核心环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思想,正在逐步成为当前主流的能源,并在今后随着我国相关领域内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工作也必将呈现出崭新姿态。光源是能量转换成光的器件,是实现照明节能的核心。高光效光源主要指气体放电灯:低压气体放电灯以荧光灯为代表,高压气体放电灯主要为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一般房间的照明,应优先采用荧光灯,荧光灯已由普通型发展到第二代高光效型荧光灯。高大空间场所一般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及混光灯。发光二极管(LED)以其寿命长、显色性好、无频闪、响应时间短、耐振动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在我国建筑照明设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随意加大光源的功率和灯具的数量或不选用节能产品,照度不符合标准,照明配电不合理,光源和灯具选型不妥等现象,这些都会造成能源浪费。应提高设计质量的精度,从建筑照明的最初环节上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照明系统的节能应着重考虑灯具的选用、智能布线、室内灯光亮度的合理配置、与自然光的结合等问题。尤其是公共建筑的灯具和照度设计,更应引起重视。但在当前建筑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实现节能技术的应用是重点和难点,所以还应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和管理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更好实现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创新。

三、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措施

3.1采用新型节能舒适健康的空调及采暖方式

人体的舒适性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起来可以达到相同的热舒适程度,但不同参数组合的环境对空调系统的能耗的不同。现阶段的空调设计的不节能性体现在对环境变化的调控不灵敏,使得人体在整体空调环境中感到不舒适。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通过空气的温度、风量、湿度作用于人体,取代传统的检测空气温度的控制调节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湿热参数组合。应采用夏季参考值的上限和冬季参考值的下限,优化控制湿度值。在风量需求较大的环境中,适当提高湿度值,以降低空调系统耗能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3.2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的标准

室内温湿度标准对暖通空调负荷有着很大影响,夏季适当提高室内的温度标准,比如将空调温度提高一度,就会大大降低空调的负荷,其消耗的能量就会降低。当然室内温湿度的降低并不是无限制降低,而是根据人体的舒适适应感而定,比如在夏季人们在室内身穿西服等厚衣服必然会提高室内的冷气温度,如果穿短衬衫等凉快型的衣服,则对于室内的冷气温度就会降低。

3.3空调系统热回收

大量余热的浪费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突破点。大多数回风冷却或再热到送风状态,这部分的回风处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而其余回风则排出室外,携带的冷(热)量白白浪费,若能有效进行热能回收,就能有效利用能源。在空调系统中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充分利用排气余热处理新鲜空气,且使排出气体状态接近室外状态,减少处理新风所需要的能量并减少对室外环境的影响。或将这部分能量通过热交换器提供给生活需热(冷)处,由于透光维护结构的热损失较大,可将排风通过双层玻璃,形成冬季隔冷,夏季隔热效果。

3.4自然资源和新能源的应用

因地制宜的合理应用自然资源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采用自然资源实现空调系统功能的最大化有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就是借助当地的环境因素,在夏季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风、地道风及新风进行降温;新能源具有环保的优点,其经济能耗和经济消耗非常低,因此充分利用新能源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充分利用风力实现空调运转速度,降低设备的风量。在冬季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吸收太阳能量,降低空调的能耗。

结束语:建筑环境对暖通空调的节能问题具有很大影响,同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也是一个复杂型学科。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建筑环境的设计,选取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合理使用节能装置,以适应暖通节能建筑技术复合发展的要求,提高空调系统的节能总体水平,使空调的节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郁.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02).

[2]余晓平,付祥钊.面向产业需求的建筑节能工程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6):27-31.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环境与暖通设备工程节能设计论文_周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