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诗人纳尔逊#183;鲍尔诗风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风论文,加拿大论文,诗人论文,纳尔论文,鲍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1711,106.2
与其他国家的文学比起来,加拿大文学的历史确实称不上悠久。但她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诗人辈出,诗歌在加拿大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加拿大广袤无垠、绚烂多姿的壮美景色激发着一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加拿大人难以抑制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而对于此情此景的最好的宣泄方式莫过于写诗了。众多的加拿大诗人或直抒胸臆,赞美描绘大自然或绚丽或险峻的湖光山色;或借物言情,以小见大,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二战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加拿大英语诗歌的创作又一次出现了繁荣局面,涌现出一大批诗坛新秀,纳尔逊·鲍尔(Nelson Ball)便是其中的一位。尽管他的诗作在加拿大诗坛上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其中不泛精妙之作,短而其言精,小而其意佳,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纳尔逊·鲍尔1942年出生于安大略省西南部一个名叫克林顿的小镇。幼时曾随父母在休伦湖畔的无人居住区生活了一年,无拘无束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湖岸边、丛林里都留下了他儿时的足迹。童年的经历无疑为他以后细致入微地观察、描绘各种自然景物奠定了基础。1963年,他进入滑铁卢大学主修心理学,与此同时,大量阅读各种诗集,像普拉特、弗罗斯特、艾略特和卡明斯的诗集等,逐渐对诗产生了兴趣。60年代中期,在加拿大诗坛元老雷蒙德·苏斯特(注:雷蒙德·苏斯特(Ra-ymond Souster,1921—),加拿大当代著名诗人,已有《苏斯特诗集》六集问世,目前仍不辍笔耕,向以诗风清新,意象隽永而为读者喜爱。1966年创立加拿大诗人联盟并任首届主席,并培养了一大批诗坛新秀,纳尔逊·鲍尔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参见冯建文选译《苏斯特诗十首》,载《世界文学》1996年第4期。)的帮助和指点下,他开始写诗,诗作多见诸各种杂志。大学毕业后,当过编辑、店员,后又经营加拿大文学方面的古书专卖店,并乐此不疲,直至今天。
纳尔逊·鲍尔的创作盛期在60-70年代,这一时期他写了很多自然诗、爱情诗及其它题材的诗。其中自然诗尤为突出,敏锐的观察力和体会力使他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在他的诗里,蟋蟀的叫声分外动听,秋天的枫叶能把天空染红,受伤的苍鹰在低空无奈地盘旋,冬晨的湖面一片朦胧。他坚持人们应与自然和睦相处,对工业文明持消极态度。他的诗短小精悍,意象生动,不拘泥于固定的传统格式,深受东方诗歌,特别是日本俳句的影响,同时也带有美国诗人卡明斯(注:E.E.卡明斯(E.E.Cummimgs,1894—1963),美国著名诗人,以大胆实验创新诗歌形式著称,拆句拆词是其常用手法。)的一些风格特征。此外,他还善于运用色彩生动鲜明地描绘景物,通过颜色的排列与对比给所绘景色一一着色,层次分明,富有动感。下面从主题、形式、色彩运用三个方面,对纳尔逊·鲍尔的诗做一初步探讨。
一、主题
纳尔逊·鲍尔出身于基督教家庭,16岁时他就勇敢地抛弃了原有的信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自然界。他客观地思考着人与大自然(包括大自然中万物)的关系,认为人和其它动物一样,不过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注:引自纳尔逊·鲍尔为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写来的《关于我的诗歌》(About My Poe-try,1997)一文,尚未公开发表。)。这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他的诗歌中多有体现。通过下面这首题为《婴儿》的诗,我们不难品味出诗人的上述观点(见右):
婴儿像鱼儿似地踢着胳膊腿儿,
又像蛇儿一样扭摆着身子。
很快他就会手脚并用,伏地爬行,
之后他将起来站立。
猴儿和鸟儿都是直立行走,
狗儿见了人高兴,后腿也会高高立起。
最后他将长大成人,
但愿那时他仍与鱼蛇鸟猴狗为友。(注:选自纳尔逊·鲍尔:《有形的空气》(TheConcrete Air),The Mercury Press,Stratford,1996,由本文作者译为汉语,下同。)
诗的开头两句说襁褓中的婴儿,其动作与动物的动作极其相似,暗示了人和动物同源的思想。接下来讲婴儿慢慢长大,初是爬行,自然跟动物的爬行相去不远。随后又怎样呢?他将站起来用两腿走路。而动物中也不乏直立行走的“朋友”,如猿猴和鸟儿。当然,在生物学中没有人把鸟儿的行走称之为直立行走,但在诗人的眼里,它们也是用两腿走路的(不是吗?鸟儿不仅会用两腿走路,还倒摆着“手”呢)。狗儿见了主人,也会高高抬起前腿,直立行走。诗的最后一节写人长大以后跟动物的关系,一句“但愿那时他仍与鱼蛇鸟猴狗为友”,既表明了诗人美好的愿望:一生跟动物交朋友,也道出了他深深的忧虑,唯恐人类恃强凌弱,加害这些生灵。
纵观全诗,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精炼地概括了人类自出生起与自然界的关系,指出人们应爱护各种虽不通人性、却与人类同样享有生存权利的动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蛇这一形象在诗中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诗人所具有的理性世界观,因为在西方,蛇历来都被人们视为污秽、罪恶的象征;在《圣经》里,蛇是撒旦的化身。诗人对此置之不理,大胆地运用蛇的形象来形容孩子扭来摆去的样子,可见他对大自然的客观态度。
自然诗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写景状物的同时,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也自然而然地附在了景物上。看到盛开的花朵,有的人会赞叹它美丽多姿,虽朝生而暮死也要灿烂辉煌;有的人则想到“花开终有花落时”而黯然神伤。这跟人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是分不开的。纳尔逊·鲍尔善于观察、勤于思索的习惯,再加上他作为诗人特有的敏感,使他能在平常事、平常物中捕捉到不平常的东西。在他的自然诗里,由红红的落叶想到的是枝头的嫩绿,由冬天的大雪看到的是春天的生机。对自然的热爱使他的世界充满了阳光,所以他诗中的自然意象总使人体会到一种奋发向上、豁达开朗的精神。例如在《那一边》一诗中,他写道(见右):
被乌云遮住的
太阳
将耀眼的光芒
洒向
那一边
的
岩石
森林和草地(注:选自纳尔逊·鲍尔:《雪地上的鸟迹》(Bird Tracks On Hard Snow),ECW Press,Toronto,1994.)
是啊,尽管乌云遮档,太阳照不到这一边,然而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阳光还是洒满了那一边的风景。“乌云”可以是人生路上暂时的挫折,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谬误;而“太阳”——苦尽甘来的成功,客观存在的真理,却是挡也挡不住的,最终必然会发出万丈光芒。
纳尔逊·鲍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决定了他对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工业文明持消极态度,这是他的诗作的另一主题。加拿大地广人稀,各种资源都很丰富,而人们对于这些资源的肆意开发利用最终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但同时诗人又注意到人类要进步,就不得不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二者之间的矛盾使诗人感到无奈。在《兴趣的冲突》一诗中,诗人写道,人们砍伐了树木去喂造纸机,再用造出的纸来写关于树的诗。(注:选自纳尔逊·鲍尔:《有形的空气》(TheConcrete Air),The Mercury Press,Stratford,1996,由本文作者译为汉语,下同。)这确实是个矛盾,等到树木被砍完的那一天,人们只有凭想象来写树了。诗人摆出矛盾存在的事实,却深感无能为力,字里行间不免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二、形式
一般说来,现代诗人写诗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是根据诗的内容来确定形式或者干脆“让诗去寻找它所‘需要’的形式”(注:见《诗歌入门》(Approaching Poetry)St.Martin's Press,1997,New York.)。纳尔逊·鲍尔的诗形式短小,几乎没有超出一页的,每行的字节也比较少,甚至只是几个并列的短语;而且大多不讲究韵律,形式灵活多变。这主要是受了日本俳句和卡明斯风格的影响。
俳句的形式是三行,一三行各五个音节,第二行七个音节,全诗共十七个音节。按照乔治·拉尔夫(注:乔治·拉尔夫(George Ralph 1934—),美国当代诗人。)的定义,俳句是“能一口气读完的诗”(注:见《诗歌人门》(ApproachingPoetry)St.Martin's Press,1997,New York。),由此可以想象俳句的短小。俳句的另一特点是“通过两种意象的并列来激发人们的感官感受”(注:见《诗歌人门》(Approaching Poetry)St.Martin's Press,1997,New York。),而且这种意象多是自然意象。20年代初期,日本俳句形式为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所推崇。到了60年代,北美掀起了一股俳句潮。一些诗人开始翻译日本俳句,后来又有不少诗人按俳句形式写诗。乔治·拉尔夫就写了多首这一类的诗,如《挂在屋檐下》(见右):
hanging from the eaves
on this frosty evening
a new winter moon
(挂在屋檐下
这寒冷的夜晚
一轮冬日新月)(注:见《诗歌人门》(Approaching Poetry)St.Mar-tin's Press,1997,New York。)
这首诗严格按照俳句的格式,通过对新月和屋檐这两个意象的写照,给人一种既孤寂冷清又恬静明亮的感受。
纳尔逊·鲍尔也间接地受到了俳句的影响,但他从未按照严格的俳句形式写过诗,原因是他不愿把自己的诗“限制在十七个音节”中(注:引自纳尔逊·鲍尔为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写来的《关于我的诗歌》(About My Poetry,1997)一文,尚未公开发表。)。不过他吸取了俳句短小而讲究意象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如(见右):
Seedling
A hump of snow
hides
the little balsam
(幼苗
一坨雪
盖住了
小小的香脂树)(注:选自纳尔逊·鲍尔:《雪地上的鸟迹》(Bird Tracks On Hard Snow),ECW Press,Toronto,1994.)
全诗共有八个词,十个音节,非常短,形式上是三节,实为三行,与俳句形式相仿;并且诗里也有雪和香脂树两个意象,让人既感觉到冬天的寒冷,又感觉到一片隐藏的生机。
当然,生动鲜明的意象并不是日本俳句所特有的,中国古诗词里的这类意象俯拾皆是,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空旷雄伟的优美画面,凝练浑厚,成为诗中极品。纳尔逊·鲍尔自己也承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注:引自纳尔逊·鲍尔为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写来的《关于我的诗歌》(About My Poetry,1997)一文,尚未公开发表。)。所以说,他的诗可以称得上是“东为西用,东西合璧”的结果。
卡明斯是20世纪美国诗坛上一位怪杰,以别出心裁的严肃文字游戏给诗歌带来一股新风,受到不少后来者的喜爱和摹仿。他对诗的形式的安排非常灵活,毫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模式。在他的笔下,词不仅仅能表音表意,而且还能表达一定的动作,给人视觉上的动态感,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在《落叶》一诗里,他就巧妙地利用单词(甚至把一个单词分裂成几部分)、符号和空间的组合来描绘落叶飘摇而下的情形,效果颇佳(见右上):
le(一片
af 树
a:;go 叶
e 落下
s wh
飘
lrlI
飘
n 零
.g 零。)
(注:选自《卡明斯诗全集》(E.E.Cummings Complete Poems:1913-1962),New York:Harcourt,1975.)
通过这样的安排,一片树叶在秋风中打着旋儿翩然而下的姿态就跃然纸上,不仅给人一种直观的美感,也让人感到了瑟瑟凉意。
这也就是卡明斯所擅长并以此而闻名的“有形诗”(concrete poems)。纳尔逊·鲍尔对这类诗很感兴趣,因而写诗时也注意到化无形为有形,以笔代画。他的一本诗集题名就是《有形的空气》(The Concrete Air),这与有形诗概念的巧合决不是偶然的,显然是受了卡明斯的影响。从下面这首《关于草的诗》里也不难发现这一点:
do(你
you可
see见
a 草
dis儿
turb 微
an微
ce晃
of动
the草下
grass 原来
where 有
a 一只
mouse 老鼠
was?)
(注:选自纳尔逊·鲍尔:《诗集1964—1971》(Poems 1964—1971),ECW Press,Toronto,1997.)?
这首诗是诗人为一位画家而作,诗的意思很明白,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形式:一个个单词纵向排列,看起来确实像一株直立的草儿;中间又来了个排列错位,表现出草儿由于老鼠的碰撞而不由自主晃动的样子。诗中的disturbance一词也被分成了几个部分,这样一来就不致破坏草儿的直观形象了。
三、色彩的运用
对色彩的掌握和巧妙运用是纳尔逊·鲍尔诗作的另一特点。颜色在他的诗里成了不可或缺的材料,特别是在描写一年四季的变化时,他经常用各种颜色的变换表现不同季节里的景色。例如在《早春》一诗里,第一节用blue-greys(蓝灰色)、pale white(苍白)等词来形容暮冬初春的残雪、天空和太阳;第二、三节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致:deep blues(蔚蓝的天空)、yellow(金黄的太阳和小花)以及green(嫩绿的树叶)(注:选自纳尔逊·鲍尔:《有形的空气》(TheConcrete Air),The Mercury Press,Stratford,1996,由本文作者译为汉语,下同。)。这些色彩与景物不仅调配得当,而且形成了排列和对比——横向来看,残冬和春天的景物颜色是分别排列的,纵向来看,从残冬到春天颜色的改变又形成了整齐的对比。诗人以特写的几种景物(天空、太阳、雪、花和树叶)为着眼点,借它们色彩的变换来表现季节的更替,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一幅变幻多姿的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里含诗”,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诗人纳尔逊·鲍尔能如此巧妙地把握色彩是与他的妻子芭芭拉——一位抽象派画家的影响分不开的。她的画注重的是各种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鲍尔领悟到了“视觉的重要性及其内在潜力”(注:引自纳尔逊·鲍尔为兰州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写来的《关于我的诗歌》(About My Poetry,1997)一文,尚未公开发表。),因此在写诗时也非常注重色彩的搭配,以期给人一种直观的感受。在《原色》一诗中,诗人对颜色的观察与渲染不仅极富层次,而且还显示了颜色的动态(见右):
斯特罗姆家
大枫树
红红的
黄黄的叶子
被太阳
点燃
火球般
滚来
穿过
我窗外
蓝莹莹的
云杉树
那黑压压的
枝叶(注:选自纳尔逊·鲍尔:《雪地上的鸟迹》(Bird Tracks On Hard Snow),ECW Press,Toronto,1994.)
诗人推开窗子,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较远处邻居家那棵高大的枫树,着了火似的耀眼的红色和黄色,好像被天火烧着了,强烈的色彩使诗人眼花了,恍惚间觉得那团火跳跃着靠近了,这才注意到自己窗前枝繁叶茂的云杉,相形之下绿得有些发蓝,“黑压压的”一大片。由远及近,从明到暗,层次分明,诗人笔下流动的色彩把这幅风景画渲染得如此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说品诗如饮酒,那么纳尔逊·鲍尔的诗非得细斟慢酌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跟其它体裁的文学形式一样,诗歌的好坏并不取决于长度,而在于写出真意。纳尔逊·鲍尔在《关于我的诗歌》一文中提到,他曾为自己写诗定了几条规矩:写具体实在的东西,避免抽象;力求客观,给读者留下自己思考的空间;去掉不必要的字,力求简洁等。这几条规定与鲁迅先生的白描观极其相似: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注:参见《鲁迅散文诗歌全编·作文秘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鲍尔先生对于作诗的严谨与认真由此可窥一斑。他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唯其如此,才有不同于他人的爆发力和感染力。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注于笔端,运用独特的形式,辅以适当的色彩,灵动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真实面目,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的热爱之情。在20-30个字的篇幅中做到这些实属难能可贵,难怪苏斯特称他“对自然界的万物独具慧眼,怀有力求简洁而达意的热望,用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世界”(注:见纳尔逊·鲍尔:《诗集1964—1971》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