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鹿寨县第三初级中学 广西 柳州 545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3-010-02
主要观点:
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的课堂关系,需要我们教师主动迎合学生,采取一定的调控策略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新景象。
创新点:
1.课堂效果如何,关键是要备好课,既要备教材,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2.灵活的驾驭课堂,让课堂出现新景象。
3.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上面讲重要的考点知识,学生还在书桌上偷看其它课外读物,或是交头接耳的闲聊。"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常听到学生的感叹:"语文课是多么的枯燥无味,听着只想睡觉。"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提倡"参与式教学"就是要在传统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调控好师生的课堂关系,让师生过一种有意义的课堂生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教师主动迎合学生,采取一定的调控策略来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这种情形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新景象,取得实效,达到预想效果,就必须冲破众多的规约,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造,走上务实的创新之路。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新景象呢?
一、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要备好课。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充分的备课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种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体安排,这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师首先要备好教材,吃透文本,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教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对于所要学习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就不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戏、竞赛、分组、才艺比拼等,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问怎样的问题,怎样分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赏,去感悟,哪一类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解决。全面地,深层次地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上预设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为良好的课堂教学作了好的铺垫。备课虽然很累,但课堂教学的效果将出现新景象。我们课改实验班的老师大可试一试。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引导学生品味小说题目明其深意。要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其含义何在?能不能以"于勒"、"菲利普兄弟"为题?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因此,要引导学生来分析题目。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侧重点。这个题目表现了"我"的态度,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作者就是借"我"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我"的态度来反衬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以"于勒"为题,那主人公就是于勒了,写法就大不相同了,就不可能表现同样的主题。如果以"菲利普兄弟"为题,那就要正面描写其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好表现同样的主题。由此可见,题目拟得好坏至关重要,它决定主题的方向。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的和谐起来。可见,备好课,很重要。
二、灵活驾驭课堂让课堂出现新景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每一节课堂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我们的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们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多向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一种发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发现问题并得到肯定时,他们会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学习中,体会学习中无穷的乐趣。而这也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机械训练的现状,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记得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家乡的秋景》,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关要求,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走出去看看,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观察,学生却一反常态,表现得异常活跃,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了质量的保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巧设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展的学习环境,既培养了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更能大面积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和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在学生创造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知识、思维和情感探究的过程,是互动互学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真实性、动态性、创造性,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用心体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如在某个环节中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在哪儿,难点在何处;哪些课文要重点敲打,让学生牢记不忘;哪些内容让学生实践,自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规划,流程清楚,成竹在胸,自主、合作、探究才能运用合理恰当。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成果,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给予评价。教师的课堂评价应遵循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如果只用几个简单的"好"作评价,那么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淡漠、无所谓、乃至厌倦,也就见怪不怪了。教师的课堂评价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民主平等。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加,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师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人;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情感。学生是有理智、有个性、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与掌声,也不能一味地包容与赞扬,课堂评价应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心声。
四、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设计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谦逊的态度,给学生留作业。所留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发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发地学习,愉快地接受。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做作业的欲望。作业设计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作业进一步激活、扩展。作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是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包括积累、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作业,多角度转变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造句练习、写作练习等,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中,千万不能追求表面的绚丽和繁华,而不在内功上锤炼,只是提出几句空洞的口号装点学校的门面或不切实际地效仿其他地方的做法以求跟上教育的时尚,最终只能烟云散尽,一无所获。在学校的课改实验中,要坚持随堂听课,抓好课改工作的主阵地;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提倡充满生机、生活气息浓厚的课堂,反对极尽修饰与雕琢的课堂,以使新课改进入曲径通幽的佳境。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是一个动态的、双方的、发展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具有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懈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地向新的境界进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调控好师生关系,构建起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发挥教学相长的整体效应,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出现异彩纷呈的新景象。
论文作者:覃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评价论文; 语文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