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涉及交叉学科多,内容复杂且更新速度很快,故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急需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根据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我们设计了了一套基于PDCA循环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力图改进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专业学科。
关键词 临床生化检验;PDCA循环;模块化教学;
IFCC曾下定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是“包括对人体健康和疾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供疾病诊断、疗效评估、疾病预防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涉及了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电子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1],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实践性和临床相关性,故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已经是一个教学难题,内容多而且相对比较独立;知识抽象且相对比较晦涩;技术更新快导致其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难以跟上发展步伐。国内同行一直都在摸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法改进教学效果,力图解决这一困境。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近培养数百名本科毕业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随着2008年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业,2011年开始又和金域检验、艾迪康检验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样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 基于PDCA循环的模块化教学法的构建
PDCA环又称为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早在1930年学者休哈特提出构想,1950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故又叫戴明环[2],包含四个步骤:计划(P)、执行(D)、检查(C)和处理(A);①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②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③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④A (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3];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本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的。通过教学实践不少学者研究指出其应用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4]。模块化教学模式即以疾病为单元的教学方式,由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多而杂,但是与临床结合紧密,可利用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采取以疾病为单元模块的教学新模式,将课程按教学计划分为数个模块,同时利用以团对为基础的TBL教学方式将学生按一定数量分为数个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
1.1 计划:
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将《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共同划分为基础模块、糖尿病模块、肝功能异常模块等数个教学模块并制定模块理论、实验教学课时。每个模块包含了理论和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糖尿病模块,开展的实验项目是空腹血糖测定、OGTT实验等;血脂模块开出的项目是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临床相关检测项目的测定。所谓基础模块指的是临床生化的一般知识,比如绪论、方法学评价以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介绍等,详细请见表1:
1.2执行:
制定教学计划后,理论教学依旧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模式,但每个教学模块课堂上都将从附属医院引入大量疾病案例,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教学。我系之前由李子博教授主持开展了TBL的教学改革多年,积累了大量经验,因此我们将学生按学号分为10人左右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并指派一名指导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建立微信群,指导老师在每个模块上课前按时将疾病及学习计划发送到群里,由组长组织讨论,并制定好学习方案和讨论记录。实验教学依旧以小组为单位,两个小组在同时在一间实验室实验,验证临床病例的标本主要是血浆标本,由指导老师从旁指导。
1.3检查
教研室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考核,一方面每个模块结束后小组上交详细的学习记录,同时在学习中间理论以及实验均会按模块进行4次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每个模块结束后教研室将组织指导老师和组长召开座谈会。故本门课程的评价方式将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目前大量学者都认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期末考试一次性评价[5]。
1.4处理
根据小组学习记录以及考核结果,教研室将找出学生学生难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加强,不断地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使得下一模块的教学更为合理。随着知识和技术在不断进步,一届届的学生也会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固定的教学模式注定不能长期有效,只有采取这种能不断更新的模式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2 不断完善基于PDCA循环的模块化教学法
在持续完善的过程中将采取小周期完善和大周期完善的方式,首先我校医学检验系本科一届有两个平行班,教学时将采取“一前一后”的模式,先进行1班的教学,根据反馈意见改进优化再进行2班的教学,这样可以在实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小周期的改良和完善。同时定期的考核和座谈会将为下一届本科生教学的改良措施提供依据。
3 改革方案先进性
本设计一方面并没有完全打乱现有的教学方案,而充分利用了临床的优势资源,充分结合了如TBL教学法、PBL教学法等特长,可有效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课程计划的安排中大大降低了理论教学课时而明显提高了实验教学课时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可有效提高课程的吸引力[6];临床真实案例的引入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觉得学习将不再那么枯燥。另一方面新方案也大大加强了系部与临床检验科的交流,可有效促进“双师化”进程。
大量研究证明PDCA循环本身是一个有自我跟新能力的方案,可以持续地改良教学效果,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将非常有效的[7-8],对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反馈本身就是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效的手段,本模型设计实践一段时间后已经显露出良好的效果,预计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淑慧,陈莎,向莉,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以疾病为单元模块化实验教学的
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8):1155.
[2] 赵刚,李清.戴明环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
床,2015,12(2):278-279.
[3 ] 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9月.
[4] Kienast C,Moya W,Rodriguez O,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angiogenic factors
clinical risk factors and uterine artery Dopper for pre-eclampsia and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in second and thrid trimester in an Ecuadorian population[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5,24(3):1-7.
[5] 姜智,周迎会,吴士良.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的启示[J].基础医
学教育,2015,17(6):490-491.
[6] 丁静,邓聪,邓小燕,等.微信平台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
床,2016,13(5):709-711.
[7] 刘文雄,谭玉慈,朱虹贞,等.PDCA在医学实验室样本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
33(34):7330-7331.
[8] 丰先明.医学检验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2090-2091.
论文作者:周江 李子博 舒艺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6
标签:模块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医学论文; 教学效果论文; 教学法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小组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