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在感染预防和治疗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但是若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则不仅会增加治疗的费用,且会导致耐药、不良反应等的发生[1]。本研究主要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以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400例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200例/组。
实验组中,年龄33岁-81岁,均值(65.23±5.51)岁,143例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57例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男112例,女88例。对照组中,年龄32岁-80岁,均值(66.17±6.02)岁,140例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60例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男108例,女92例。对比2组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中,医生根据自身经验决定用药的次数、时间和剂量。
实验组则由药师与医生联合进行用药次数、时间、剂量的制定,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观察,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瘙痒/红肿、食欲不振、恶心、休克、头晕等。
1.4 数据分析
数据经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分析[n(%)]
3讨论
3.1 β内酰胺类药物
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药物,其霉菌浓度若为最低水平,则其抑菌效果则为饱和状态,若其药物浓度在细菌MIC以上,则其灭菌效果最佳。药物使用后的24h,药物浓度可达细菌MIC的150%,此时可获得较好的抗菌效果,若药物的半衰期在2h以下,则每天需要多次给药,在3次-4次左右,给药6h-8h,能够获得最佳的抗菌效果,每天仅实施1次治疗,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常用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等。若药物的半衰期在2h以上,则可适当降低用药的次数,如头孢曲松。
3.2 氨基酸苷类药物
其是浓度依赖型药物,为患者初次实施氨基酸苷类药物治疗时,应合理控制给药的剂量。若患者的日常用药量较为稳定,则单次用药所获得的药物浓度可高于一天用药的浓度。氨基酸苷类药物与细菌接触的时间,相较于依赖型药物,更短,这样能降低细菌耐药率[2]。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氨基酸苷类药物治疗,虽然血液浓度不高,但是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药效,常规情况下,一天用药1次,多次用药反而会降低治疗的效果,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3.3 氟喹诺酮类药物
是剂量依赖型药物,若药物的浓度较高,则其抗菌效果也相应增强,清除细菌率也越高,细菌耐药率也更低。常规情况下,药物PAE较长,药物浓度升高时,药物PAR也相应的升高,但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不存在浓度依赖性,在为患者实施此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合理对药物的剂量控制,而非盲目大剂量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胆道中有着较高的药物浓度,因此,可在胆道炎、胆囊炎等治疗中应用,治疗中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肝损伤,几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3]。氟喹诺酮类药物与结核类药物联合应用,较为常见,但是并不会进一步将患者的肝损伤加重。导致患者出现肝损伤的常见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3.4 大环内酯类药物
是时间依赖型药物,不同药物的药效学反应、机体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k/pd的相关特异性,难以使用正常数据进行表达,对药物的MIC控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给药时间确定后,可根据血药浓度超出MIC,所增加的PEA持续时间,来确定给药时间间隔。
3.5 抗真菌药物
其主要包括唑类、氟胞嘧啶、多烯类,是时间依赖型或浓度依赖型,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着较高的价值,能够促进药物疗效的提高,且可降低细菌耐药性,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控制。临床可按照合理用药医学标准的相关要求,来对用药的间隔和时间控制,尽量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陆明霞.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9-9,11.
[2]杨飞翔.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用药合理性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100-101.
[3]郭萍萍.不同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4):182-183.
论文作者:蒋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药物论文; 时间论文; 浓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给药论文; 患者论文; 剂量论文; 《健康世界》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