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与有效处理策略探究论文_宋兰

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与有效处理策略探究论文_宋兰

浙江华汉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15

摘要:园林是绿化城市的重要方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下,城市园林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园林的绿化功能和艺术文化传递功能并重,这也提高了园林施工技术的难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技术的难点所在,然后针对各个难点进行了细致讨论,以期为园林施工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施工技术;施工难点

一、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1.绿地结构

绿地结构中占比较大的是乔木和灌木,四季常青是园林的最佳状态。然而,树木秋冬叶落则绿意尽失,如果选择松柏作为主要树木,虽然可以四季常青,但是树种过于单调,减弱了园林的艺术性。另外,如果树木结构单一,则在草坪花卉与树木搭配上也会存在设计困难。

2.周边环境

园林施工会产生噪音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施工中会对地表进行整改和破坏,影响原来植被的生长。所以,虽然园林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是园林施工本身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3.地形设置

园林设计和实际施工地形有差异,在实际测量中由于人为操作或者设备精确度等因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误差,然而施工过程地形已经固定不变,这就会导致施工与设计图纸产生矛盾。所以,妥善处理地形设置问题是降低施工过程中技术难度的关键,施工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地形问题。

4.土壤质量

在植被选择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调整好土壤pH值,要将其控制在6.0~7.5,太高或太低对植物的生长都会造成影响。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也就越强,因此土壤内也必须要含有适当的有机质,以保证很好的肥力。土壤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有多种基本结构,其中团粒结构具备相对比较好的肥力,很适合植物的生长。

5.养护措施

园林施工之后的养护措施不足影响了园林的整体质量和美观性。园林中移栽的树木和花草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平稳过度,缺少养护则影响成活率。一方面是由于园林缺乏园林养护意识,另一方面是由于园林施工技术没有考虑到后期的养护问题,所以在修剪和给养方面难以进行。

二、园林施工难点有效处理对策

1.植物选择

植物选择方面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树木轮廓的多样性。园林设计力求能够实现四季常青,但是部分地区由于地方气候问题无法实现。这种情况下,树木轮廓差异性就非常重要。高大魁梧的白杨即便叶落,粗壮的树干上覆盖着白雪也是一道风景;白桦树即便叶落,桦树皮硬着蓝色的天空也是一种美。第二,树种与气候相适应。所选择的树种要适应当地气候,提高树木成活率。高成活率可以保证园林树木自然生长,从而降低尤其养护的负担和成本。所以,园林施工过程要对设计中选择的外来树种进行分析,如果不适宜生长要及时调整。第三,树木移栽过程要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不同树木的移栽时间和方式不同,如果违背规则可能会造成成活率低。对于外来树种或者花草可以分批移栽,对首批成活率和长势进行观察,稳定之后在进行后续的大面积移植。

2.地形勘察

园林地形与质量息息相关,地形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影响既有的施工技术,进而导致整个园林质量不达标。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地形进行细致勘察,查明既有地形和设计之间的差异,衡量哪些地形问题可以通过施工技术提升来改变,哪些地形必须要对园林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地形勘察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地形非常复杂时要配置先进的施工设备来进行测量,用高精确度的软件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对地形的复杂性和施工难点进行准确估量,从而准备好应对措施。第二,施工过程中要对自然地势进行模拟处理,由于地势复杂,测量设备很难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所以施工人员要深入现场进行了解,对测量设备的勘测结果进行补充。第三,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认真对待所有测量工作,降低人为误差,尽可能提升地形勘察结果的精确度。

3.植被土壤

植被土壤管理是园林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植被土壤管理对植被的正常生长有直接影响,决定了移栽树木花草的成活率和长势。所以,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施工之前对土壤的营养成分和酸碱性进行测量,然后对目标移植树木花草的适宜生长土壤进行对比,最后确定既有的土壤是否适合植被生长。掌握这些信息之后,对土壤进行改良或者调整植被种类。第二,如果园林设计需要与土壤现状严重不符,但是依然需要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则需要引入客土移栽植被以满足园林施工需求。与此同时,要在植入之后进行细致养护,根据植物生长状况来进行肥料和水分调节。第三,要对土壤进行疏松,从而避免土壤板结而影响透气性,进而保证植被移栽之后由较高的成活率。

4.植物养护

植被养护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前养护方案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施工之后的修剪给养。第一,在施工之前要对植被的养护工作进行分析,树木的高度以及修剪方式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避免园林建设成功之后无法对树木造型进行修剪。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苗木进行养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各类植被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进行施肥和补水,从而保证成活率。如果发现水土不服情况,则要及时进行分析并调整方案,避免大量的经济损失。第三,在园林建成之后要定期进行修剪,从而保证园林设计的造型和艺术感。对于客土种植的苗木花卉则要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定期测量,然后根据初始土壤营养配比来进行施肥以满足生长要求。

5.施工环境

施工过程中要力求做到环保施工,具体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施工过程要降低噪声,避免在居民休息时施工。第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及时处理,减少白色污染。在施工现场也要做到物料的合理使用,对于制作假山的废气物料可以对低洼地面进行填充,既可以节约园林施工成本,又可以减少施工垃圾。第三,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人为保护来避免对既有植被的伤害。例如,在既有草坪上铺上钢板,然后设备走在钢板上,进而对植被进行保护。再如,将施工地区的既有草木进行修整,然后纳入到园林设计当中。

6.假山制作

园林中假山的制作关系到整个园林的安全管理问题,因此,制作假山需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标准进行。在景观石施工中,要对景观石涉及到的力学进行分析和计算,避免因为设计误差而导致景观石质量问题。同时要注意施工顺序问题,确定科学的施工顺序,从地基的开挖到土方的回填都要有先后之分。假山施工之前先是开挖地基,回填土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回填,首先选择大量的大块石头与砂石进行回填,利用石头的坚固性提高假山的稳定性。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施工测算确定假山的承受压力,然后确定石块的数量和砂土的量,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选择是园林施工的主体,要对植被和生长气候的关系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植被的色彩和轮廓来传递园林艺术特色;地形勘察决定了园林的质量,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土壤是植被生长的基本保障,要对土壤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成活率;施工过程难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力求保护环境。另外,园林施工要注意假山等景观制作的质量安全问题,兼顾艺术追求和园林安全。因此,园林施工各个环节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消除或减弱不利客观条件来降低技术难度,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来有效克服施工难点。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如何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J].现代园艺.2017(08)

[2]梁付腾.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及有效的处理[J].现代园艺.2016(16)

[3]苏文清.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及有效的处理[J].现代园艺.2016(10)

论文作者:宋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与有效处理策略探究论文_宋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