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电信业的标准竞争_外部性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的电信产业标准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论文,电信论文,产业论文,标准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产业经济中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一些根本特征,如网络经济性、标准经济性等在产业竞争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网络经济性是从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的一个主要表现,其实质是从供方的规模经济转变为需方的规模经济。而需方规模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锁定效应”,其外在表现就是强者恒强的正反馈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赢家通吃”的产业越来越多,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微软的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

信息经济中的这种“市场锁定效应”导致产业标准成为产业竞争中的制高点。在国家的贸易中产业标准也成了时常挥舞的制裁大棒或保护伞,例如,中国的打火机在欧盟就遭遇了安全标准的阻截。既然产业标准是如此的重要,各个国家在发展本国产业时当然不会轻易地将产业发展的咽喉假手他人,每一场产业标准的竞争都必将是残酷的博弈。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产业标准的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否有可能在产业标准竞争中后来居上呢?

本文首先对影响网络性产业标准竞争的关键因素进行了重新审视,肯定了影响网络性产业标准竞争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外部性,但对影响标准竞争的网络外部性的来源提出了异议,认为在标准技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安装预期是决定标准竞争的关键因素,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安装基础。然后通过对电信产业3G① 标准竞争实例的福利分析证明,技术创新优势固然是决定标准竞争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技术创新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以市场基础为条件的安装预期会形成标准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产业的安装预期超过临界值的一方控制产业标准符合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的要求。最后,我们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和解读影响产业标准安装预期的产业发展政策,说明以市场为基础的安装预期是决定标准竞争的关键因素;一国的产业政策能够也应当通过影响安装预期来支持本国产业标准竞争优势。

目前,虽然研究标准竞争的视角多样化,但却都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考虑的是由已有网络用户形成的安装基础对标准竞争的决定因素,没有将由未来市场用户形成的安装预期因素纳入模型中来考虑。这就导致这些研究很难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标准竞争实践。基于此,本文以Katzand Shapiro的标准竞争模型为基础对中国电信产业的3G标准竞争进行福利比较分析,不同的是在Katz and Shapiro的模型中,安装基础是影响标准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本文中,安装预期是决定性因素,在标准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产业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安装预期来改变标准竞争乃至产业竞争的格局。

二、产业标准竞争中的关键因素识别

影响标准竞争的因素有标准本身的技术特性、市场或消费者因素、企业或联盟的实力以及标准的供给机制等,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的视角下,影响标准竞争的核心因素是网络外部性。这是因为,全球化经济导致的网络经济性越来越强,在具有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型产业的支撑和催化下,原来非网络型产业的网络经济性也逐渐表现出来。例如,Dell公司本是生产电脑的生产型公司,然而无论其生产、配送还是服务都是在全球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的,表现出很强的网络经济性。所以,全球网络经济性在21世纪只能是越来越显著,而网络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网络外部性。下面,我们从经济理论角度解释网络经济性的原因,并说明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中网络效应的主要来源,最后也是我们主要想证明的,即安装预期是网络外部性的真正来源,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安装基础。

1.网络经济性的经济角度解读

网络经济性是从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中的根本特色,其实质是从供方的规模经济转变为需方的规模经济。在研究企业规模经济的规律中,发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很快会有一个潜在的极限规模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理论是从提升企业技术效率、降低企业组织费用、健全改进市场机制、减少交易费用的角度来延展企业的最佳规模,不过最终无法改变企业规模极限的事实。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从需方经济的角度考虑,会发现全球经济的网络特性在某种意义上“无限地”扩大了企业的最佳可能获利空间,这就是所谓的需方规模经济性,是企业规模经济性的真正和最终来源,没有需求方的市场规模经济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也就无从谈起。需方规模经济性的外在表现是网络经济性,其终极形式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经济形式,即将网络经济的表现推向极致。

2.网络效应的来源——网络外部性

网络经济能够发挥其强大作用的是其网络效应,而网络外部性是网络效应的主要来源,网络外部性分为间接网络外部性和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通常存在于由互补兼容品构成的“网络”中,即硬件/软件范式和物理单向网络中。间接网络外部性实际上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外部性。正如法雷尔和沙劳纳(1985)所说,“它们可能是一种市场调节效应,因为当互补产品(零件、服务、软件)变得越便宜、越容易获得时,(兼容)市场的范围就越大。”事实上,这些市场调节效应属于金钱外部性。另一种网络外部性是直接网络外部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部性”,来源网络中使用技术的不同,是外在于“市场机制”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我”的加入增加了网络对原有用户的价值,同时原有用户的存在也增加了网络对“我”的价值(从而更有吸引力),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支付行为。在通信网络上,间接网络外部性表现并不明显,因为不论是应用哪一种标准,在通信产业目前竞争激烈的状态下,都有足够的临界容量的手机等配套设备和软件生产厂家来支持。所以在本文中,间接网络效应并不作为一个影响标准竞争的因素来考虑。相对于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引起的网络效应是我们的主要考虑因素,而且纳入我们的分析模型中,作为一个影响标准竞争的因素来考虑。

3.安装预期是网络外部性的真正来源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效应的主要来源,不过传统理论考虑的网络外部性是由现有网络用户形成的安装基础引起的网络锁定效应,其结果自然就是强者恒强的锁定效应。在这样的理论逻辑下,安装基础是标准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后发国家很难在标准竞争中有所突破。我们认为这样的考虑相对于标准竞争的演变过程有所出入。根据互联网实验室“新全球主义中国高科技标准战略研究报告”(2004)中的划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1。

图1 标准竞争的演变过程

资料来源:互联网实验室.新全球主义中国高科技标准战略研究报告[R].2004.

该报告将信息产业的发展阶段分为非兼容时代、简单标准时代和复杂标准时代三个阶段,而对于我们的分析来说,只需分为两个阶段就可以说明问题了,即非兼容时代和兼容时代。在非兼容时代,系统之间不兼容程度很大,处于产品竞争时期,主要是以技术与制造为竞争先导。这个时期,竞争形成的外部性来源于现有用户的安装基础,有安装基础优势的技术会借助这种外部性形成优势锁定。

但是,随着标准作用并开始形成,市场的作用被逐渐强化,在标准竞争的过程中,以未来市场容量形成的安装预期对于标准的竞争起了决定性作用。以通信产业为例,在当今世界通信网络中,基于兼容性的网络互联互通已经是运营商必须遵守的基础规则,这极大地弱化了由旧网络的网络安装基础引起的网络锁定效应。而且,对于通信网络来讲,目前世界上的三个3G标准都需要在新建网络上来实施,所谓的平滑过渡基本上是设备厂商的宣传目的,只有WCDMA在核心网上可以进行一部分平滑过渡。而且,由于在无线网络建设中核心网络的成本占网络总成本相对较小的一部分,以至于设备厂商只是把核心网络部分作为一个谈判的筹码(Motorola et al.指出,一些无线设备厂商根本就不生产核心网络部分的设备),所以,完全可以忽略平滑过渡造成的网络锁定效应。

所以,我们考虑的就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安装预期引起的网络外部性。这里的安装预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由现有用户形成的安装基础,主要是产业政策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安装预期。在通信产业的发展中,美国、欧洲和日本以及韩国等在一代、二代标准的采用上,都通过产业政策强化了有利于本国产业标准发展的安装预期,从而快速发展了本国的通信产业。

三、电信产业标准竞争的模型构建

分别代表消费者θ在t期应用两种标准分别获得的效用。具体的效用表示为。这里,分别是两种标准在产业政策影响下的安装预期,其中代表新进入标准的安装预期,代表有网络经验的标准的安装预期,且,这样的假定是因为如果新进入标准既没有网络的组网经验,又没有产业政策影响下安装预期的支持,是不可能成为市场标准的。另外一个参数是新进入标准的市场份额,1-代表有网络经验的标准的市场份额。θ是消费者对安装预期和市场份额的比较权重值。在两种标准准备进入市场时,只有标准0拥有网络安装经验②,所以,如果产业政策不能够很好地引导消费者的安装预期,即便是有很先进的新标准也很难同有网络经验的标准竞争。在我们的模型里就是,如果没有外界管理安装预期,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是0,这也是一种我们模型中会产生的均衡。

模型中把均衡定义为每个消费者在其他消费者选择既定条件下做出自己最喜欢的选择这样一种状态,即没有任何消费者愿意单独转向另一种技术。对于特定的参数值,可能存在多种市场均衡的状态。在既有网络状态下的稳定均衡是根据那些在既定的1-下不满意的消费者转移导致的动态过程的结果。调整过程的最后结果取决于新进入标准的安装预期优势A=和安装经验

(原有的暗转份额)。为简单起见,假定消费者的这一调整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这里存在着三种均衡,如图2,其中=1是稳定均衡。如果A很低,且

,这种条件下的调整过程将导致一个均衡的市场平衡下的预期值;否则=1。当A很大时,将消失,唯一的均衡时=1。

下面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给定=0,稳定的均衡市场下的预期应该是带给消费者无差别的效用,即:

这里,我们假定和θ是0到1之间均匀分布的变量,就得到关于的二次算式③。

得到的稳定均衡如下:

图3显示新进入标准的市场均衡要么是1,要么小于0.29。具体出现哪种均衡值取决于两种标准的安装预期差距。显然,新进入市场标准的安装预期优势越大,改变的市场份额越有利于新进入标准。但是,市场份额并不随着安装预期差距而线性改变,存在着一个临界值,如果A<,均衡市场份额小于0.29;如果>A,新进入标准获得整个市场。这是安装预期影响下的网络效应产生的临界容量效应的结果:一旦新技术获得了足够大的市场,将被全部消费者所选择,既包括偏爱有网络经验标准的消费者,也包括偏爱新进入标准的消费者④。而且,由于A>0,具有安装预期优势的新进入标准总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当安装预期优势非常小时,该市场将被有网络经验的标准所主导;反之,如果安装预期优势足够大,有网络经验的标准的网络锁定被逐步弱化,新进入标准将占有整个市场。

当每个人都采用有网络经验的标准时,总剩余是图4中连接和1直线以下的区域。如果每个消费者都采用新进入标准,总剩余是和1的连线以下的区域。如果新进入标准的市场份额为0<x<1,总剩余是加重粗线下面的区域。

图4中的左纵轴是表示标准的安装预期,右纵轴表示标准的市场份额。在新进入标准市场份额为x的情况下,和x的连线表示所有消费者采用新进入标准获得的效用。同样,和1-x的连线表示消费者采用有网络经验标准时获得的效用。可以看到,θ<x的消费者偏重于新进入的安装预期高的标准,获得的总剩余是左边粗线以下的部分,其他消费者偏爱有网络经验的标准,获得的总剩余是右边粗线以下的部分。

图4 标准竞争的社会福利比较

通过分析图4可以得到净福利,由于更高安装预期而增加的福利等于N围成的区域,而因网络经验减少的福利为1、M、N和1-x围成的区域。因此,净福利变化如下:

时,新进入市场标准只有很小的市场份额,福利变化是负值,图5显示了有网络经验标准的安装预期不变条件下,均衡时的社会福利同安装预期差距的变化趋势。随着A的增加,社会福利并非连续变化。在开始时,社会福利有一段下降的时期,因为新进入标准初次进入市场,导致消费者采用没有网络经验标准的收益下降。但是,当A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有安装预期优势的标准会占领整个市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图5 社会福利与标准的安装预期差距

四、标准发展与安装预期

上文中建立电信产业标准竞争模型进行均衡分析的目的是比较新进入标准和有网络经验的标准在技术上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新进入标准在安装预期的支持下是否可以成为市场标准?通过实际的模型演绎,可以了解,在新进入标准安装预期相对有优势的条件下,该模型会出现两种市场均衡:如果两种标准的安装预期差距足够大(即超过了必须的临界值),新进入标准将是市场的唯一标准,如果两种标准的安装预期差距足够小(即低于必须的临界值),两种标准共存于市场上,新进入标准的市场份额较小,有网络经验标准的市场份额较大,将主导市场。在安装预期的临界上,会出现两种不同方向的市场均衡份额,并且市场份额表现出跳跃式的不连续特征。也就是说,安装预期是电信产业标准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从某一标准竞争不同阶段的角度看,标准竞争的关键问题是使自己的技术成为市场主导标准,或者是使自己的标准尽可能地占领市场份额,因为在目前已是兼容的时代,在同一种类的标准中,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准。问题的核心是迅速扩大安装基础,从而达到“临界水平”,促成正反馈机制的形成。图6表示在两种标准竞争的不同阶段,安装预期的不同决定了两种标准的不同结果。假设市场中存在两种竞争性技术标准A和B,在初始条件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技术标准,此时两种技术标准的用户差距不大。随着时间推移,当技术标准A和B的采用者数目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市场中用户的安装预期偏向于技术标准A,此时市场的选择将锁定在A。可见,到底何种技术标准在竞争中胜出并成为事实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安装预期的变化,当市场中的相对多数用户的安装预期偏重于某种技术标准时,某种技术标准就会胜出,最终的标准或赢家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历史上VHS技术并不优于Beta技术,但是,由于最终用户和供应商的初始预期达到了临界水平,最终赢得竞争。可见,迅速扩大市场中整体用户的安装预期,尽早达到“临界水平”是标准竞争的核心战略或目标。

图6 标准发展与安装预期

五、中国移动通信第三代技术标准竞争的实例分析

近几年在中国乃至世界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⑥)终于有了结果,在2008年重组后已经核发给中国最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TD的牌照来运营3G业务。随着TD-SCDMA的成熟和发展,已经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于TD-SCDMA在国际市场上崛起势在必夺的信念早已深入民心,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国际电信巨头参与到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中。应该说,这样的结果是情理之中,因为中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标准在中国巨大的通信市场基础上应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也符合在技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安装预期决定标准竞争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也是产业政策影响安装预期的结果。

中国没有参与一代和二代的移动通信标准制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上创新推出自己的TD-SCDMA,并在2005年被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为三大3G标准之一(另两种是WCDMA和CDMA2000)。同另外两种国际标准相比较,TD-SCDMA有安装预期、后发技术创新等优势,同时也存在无法回避的网络实践上的劣势。

1.TD-SCDMA网络实践的劣势

由于TD-SCDMA是直接参与第三代移动标准的竞争,没有一代和二代上安装客户群形成的安装基础,也没有经历过组建大型网络的事实考验,还缺少网络优化上的经验,这些是TD-SCDMA必须面对的劣势。目前,CDMA2000在全球保守估计有超过3亿的用户⑦,WCDMA也有接近3亿的用户。在全球范围内有约500张WCDMA的网络,运营CDMA2000的运营商有150家以上。而且从目前所能够得到的数据看,在TD-SCDMA上由中国拥有的核心专利不足10%,这将会从各个方面限制该标准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按照业界通常的算法,投资在标准、专利和最终网络上的设备资金比例应该是1∶10∶100。所以,我们能够在标准上立足才只是一个开始,更多、更艰巨的产业化工作需要中国企业或产业联盟去完成。

2.TD-SCDMA的安装预期优势

TD-SCDMA由于提出较晚,没有一代和二代的网络经验,确实存在无法回避的网络实践上的劣势。不过,在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条件下,最终决定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安装预期,而TD-SCDMA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标准体系,在安装预期上占有很大的优势。

在安装预期上,从2000年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ICT(信息通信技术)产品竞争的最大市场之一。目前,美国虽然是全球移动市场中盈利最大的市场,但已经不是用户最多的市场。GSM和CDMA(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两种标准)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差异⑧,中国的市场力量起了关键性作用。中国有目前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通信市场,这是产业政策能够影响安装预期的关键武器。其实,日本在2G时代就没有跟随欧洲采用GSM标准,而是通过成立一个国立的巨大的运营商DOCOMO,带动整个通信产业发展PDC标准,虽然最终没有占领国际市场,但是,整个日本无线通信业的技术实力得到了迅猛提高。而且,日本自行标准没有成为国际标准同日本的市场容量不无关系,而中国的通信市场在国际上举足轻重,非当年的日本实力可以相比。所以,TD-SCDMA在安装预期上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TD-SCDMA的竞争可行性分析

中国由于没有参与一代和二代的标准制定,直接在第三代标准上进行竞争,能够被国际电联承认为三大标准之一已经是难能可贵,是在产业竞争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亦是紧要关头至关重要的一步。紧要关头是由于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国际上的产业分工已从过去的要素优势、效率优势和创新优势发展成为标准优势。控制了标准亦是控制了发展的源头,否则就等于是被人卡着脖子在博弈,难以有回旋的余地。

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中国的产业联盟提出了中国自己的3G标准体系。中国的标准体系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进行标准产业化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以及产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前面的模型分析,我们知道在网络型产业中,决定一种标准是否能够成为市场标准的因素主要是安装预期,在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条件下安装预期是决定性因素。

对于产业政策影响的安装预期,在国内产业界有一种论调强调应该让市场自行来决定。这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其实,从历史上看,即便是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国家宏观利益时也时刻在体现着国家的意志。让我们看欧美在2G时代标准选择上的国家意志。早在1989年,欧洲的GSM就已经成熟,美国当局却把GSM的核心频率拍卖给了美国公司做PCS,从而限制了GSM的进入。而后CDMA由美国高通公司研制成功,即便当时它在技术上极不成熟,美国政府也立即将其定为全国标准,直到1994年CDMA已经在美国国内唯我独尊时,才“大度”地亮起绿灯让GSM进入。同时,欧洲也阻断了CDMA的频率,拒之千里之外。现在的TD-SCDMA同美国当时的CDMA相比,中国标准体系的成熟度已经非常之高。如果我们的产业政策在这时不能够进行国家意志的决断,加大TD-SCDMA的安装预期,彻底超过模型中成为市场标准的阀值,无异于错过历史赋予我们千载难逢的时机。所以,产业政策扶持TD-SDMA标准无论从理论上、时间上还是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历史上看都是合情合理的。

从前面标准竞争过程可以看出,标准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争夺。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国际市场的很多新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稍不留神技术上的优势就将不复存在。中国在高新技术标准上抢占先机已是难能可贵,如果好好的先机被我们自己耽误了,那将是莫大的遗憾。如果TD-SCDMA标准没有在3C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未来4G及以后的通信市场我们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网络效应的锁定势力会让我们很难再有突破性的发展机会。

现在,产业政策已经极大地提高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创新标准TD-SCDMA标准的安装预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发展国产标准的信心,部分地抵消了国产标准没有网络安装基础的弱势,应该说为中国的通信产业发展铺就了一条阳光大路,只要中国的通信企业及产业联盟能够珍惜这次优先发放TD-SCDMA牌照的机会,一定能够发挥后发优势,振兴中国的通信产业。

六、结论

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说明在电信产业标准竞争中,安装预期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安装基础是标准竞争的关键因素;一国的产业政策能够也应当通过影响安装预期来支持本国产业标准竞争优势。这样的理论分析为其他产业的标准竞争尤其是网络型产业提供了产业政策上的理论依据,对其他产业的标准竞争实践也会有所借鉴。这是因为,网络效应下的标准竞争不仅局限于信息产业领域,信息技术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广泛应用本身使整个经济社会具有一定的网络特性,传统领域也不例外,只是网络效应的或多或少而已。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优势实际上表现为产业标准上的竞争优势,为达到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目的,必须加强产业竞争优势。而标准竞争是产业竞争中的源头,标准竞争的实质是对市场的争夺,在这种市场争夺的过程中,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改变消费者的安装预期来改变消费者的选择,从而最终改变市场份额上的多寡。如果国家不发挥干预标准安装预期的能力,任由产业中的企业去竞争,很难发挥后发优势,在国际竞争中难免总是处于落后被动的地位,在强者恒强的优势锁定中很难达到进入竞争条件的基本阀值。

国家在产业标准竞争中的角色不仅是执行管制,促进竞争和创新,也可以积极资助、支持产业标准的整个发展过程,包括形成阶段(即标准冻结)、实现阶段(即技术专利的研发阶段)、扩散阶段(即大规模商用阶段)。针对这三个阶段,政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产业标准施加影响。政府干预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内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最终提高国家的竞争优势。

注释:

①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即第三代移动通信。

② 在3G的竞争上,TD- SCMA是没有网络安装经验的,而其他两种国际标准在2G时代已经分占了全部的网络。所以,如果没有产业政策影响下安装预期的改变,3G的市场标准当然会选择另外两种其他国家的标准,这也意味着在以后的4G或者5G的标准竞争上,我们国家还是没有竞争的基础。

③ 出于模型推理运算的目的,事先假定和θ在0到1上均匀分布不会影响模型参数的性质。也就是说,只是推理方法和技巧上的运用,没有改变模型运算上的正确导向。

④ 这里,只是从理论模型的推理中得出这个理论阀值,至于这个理论阀值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⑤ 从福利分析上会发现,社会福利的转折点是在A大于1时发生,而影响市场份额的转折点是在时发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产生这种不对称的差异实践意义。

⑥ TD-SCDMA是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即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⑦ 根据CDMA发展组织(CDG)的统计,全球CDMA2000的用户数已经超过4亿。

⑧ 正是由于中国市场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上首先选用的是GSM技术,导致了欧洲与美国标准竞争的失衡,使GSM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标签:;  ;  ;  ;  ;  ;  ;  ;  ;  

全球化背景下电信业的标准竞争_外部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