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绿色施工是施工建设中,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因施工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在临时设施建设施工中,绿色施工的意识并不强,节能减排措施也执行的不到位,因此针对以上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从而提高我国在临时设施建设中绿色施工的水平。
关键词:临时设施建设;绿色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临时设施的建设在不断的完善,资金的用量不断增长,但是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垃圾污染现象严重。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污染,绿色施工理念等先进的理念不断地推广,临时设施施工在绿色施工中的比重日趋增大。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通过对技术、管理、经济、设备的合理规划,进而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节能措施
1)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
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项系统时,宜使用三相平衡。
3)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4)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度,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5)施工区、办公区使用LED灯照明,禁止使用碘钨灯,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
6)实行定时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应分别计量,专人定期抄表。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职工宿舍采用USB接口装置,禁止私拉乱接。
7)施工现场照明用电由专人管理,保证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施工道路及办公区采用太阳能LED路灯照明。夜间不施工时候照明装置及时熄灭,杜绝浪费用电。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8)充分利用环保清洁能源,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9)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10)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尽量控制机械操作,减少设备的空转。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确保施工设备满负荷运转,减少无用功,禁止不合格临时设施用电,以免造成损失。
11)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二、节材措施
1)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使用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合理利用垃圾回收和二次加工的材料。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项目部针对混凝土预料利用,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此装置可将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余料制作成砌体工程施工时所需要的预制块、门窗过梁等,大大减少了混凝土预料的浪费,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尽量采用工业化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现浇混凝土及砂浆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3)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禁止使用以粘土为原料的墙体材料(包括掺加其他原料且粘土用量超过20%的烧结制品),但不含以疏浚河道产生的河泥、海泥等制成的墙体材料。
三、节水措施
1减少用水措施
1.1要加强对施工阶段临时卫生洁具装置和配件的品牌选择,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管理,使其减少饮用水需求达到不少于40%。
1.2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了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1.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做到有组织的管理,养护做到覆盖,最大限度的节水。
1.4施工现场喷洒路面、洗车、绿化浇灌不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设置蓄水池、集水坑等,养护、清洗用水尽量采用地下降水所抽出的水,节约自来水的使用。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保水养护,独立柱混凝土采用包裹塑料布保水养护,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清洗混凝土地泵消耗水量很大,这方面的水循环利用是个重点。我们的做法是在建筑物内安装一根钢管接到作业楼层,作为临时排水管道,在地面下设一个水池或做一个大水箱,水经排水管道进入水池,这样即可以做到不污染环境又方便回收利用。收集的水经沉淀后可用来养护混凝土、供搅拌机使用或者下次施工时湿润泵管。
1.5施工现场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铺设管道合理,并加强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2绿化灌溉措施
2.1现场绿化种植的种类要选用抗旱性能好、生命力强的,浇灌效率可以适当降低。
2.2进行土壤/气候分析,选择合适的景观绿化类型,采用地方植物或已适应的植被,减低或消除对浇灌的要求。必需浇灌时,使用高效设备和基于气候进行控制。
2.3使用收集的雨水进行浇灌或使用再生水、中水浇灌。从紧邻建筑地砖和地基中抽出的渗漏的地下水,或者本工程降水抽取地下水使用于景观灌溉。
2.4绿化景观不需要设置永久性浇灌系统,栽种时设置临时浇灌,考虑一年后拆除或者根据工程进进行度阶段性拆除。
3废水回收利用措施
3.1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沉淀池、蓄水池、水泵),作为洗车、绿化、养护用水、现场消防用水、防扬尘用水。
3.2现场大门口设置三级沉淀池,清洗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还可用作现场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重复利用。
四、节地措施
1)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施工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对周边地貌环境影响较小,且适合于施工平面布置动态调整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板房。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4)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5)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
1、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1.1防止现场扬尘的措施
(1)大门口设置洗车池,车辆出入现场保证100%清洗。钢筋加工棚、木工棚、材料存放地面、道路等均采用混凝土土硬化,并做到每天清扫,经常撒水降尘。对于现场其他裸露土壤,实施绿化处理。
(2)对水泥必须贮存在密闭的仓库,在转运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戴防尘口罩,搬运时禁止野蛮作业,造成粉尘污染。
(3)对砂、灰料堆场,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在规定的场所,按气候环境变化采取加盖措施,防止风引起扬尘。
(4)工人清理建筑垃圾时,首先必须将较大部分装袋,然后洒水,防止扬尘,清扫人员戴防尘口罩。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存放棚内,以免产生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出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帆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輸过程中造成扬尘。
(5)气割和焊接按一般要求在敞开环境中作业,若在密闭的房间或地下室待通风不畅场所作业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另外采取通风措施。
(6)在涂料施工基层打磨过程中,作业人员一定要在封闭的环境作业配戴防尘口罩,即打磨一间、封闭一间,防止粉尘蔓延。
(7)拆除过程中,要做到拆除下来的东西不能乱抛乱扔,统一由一个出口转运,采取溜槽和袋装转运,防止拆除下来的物件撞击引起扬尘。
(8)对于车辆运输的地方易引起扬尘的场地,首先设限速区,然后派专人在施工道路上定时洒水清扫。
(9)五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施工,砂、灰料的筛分,在大风的气候条件下不要作业。回填工程时运土车辆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清轮胎上外带土块。现场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也应当进行洒水压尘。每天收车后,派专人清扫马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10)办公室防尘可采用高效的集尘方法,如用湿抹布、拖把或配备有高效过滤器的真空吸尘器。
2)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措施
(1)室内施工人员严禁在施工场地内吸烟,必须到专门设置的吸烟室。
(2)采用密封容器放置会散发气味或粉尘类材料,或者通过加强覆盖来降低蒸发产生的VOC。
(3)施工区设置排风扇,保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下,阻隔施工区的空气进入生活区或办公区,隔断潜在的污染物扩散。
(4)现场施工要严格实施“工完场清”,及时将施工余料清除出室外。地面或楼面要经常清理,防止楼面积灰。及时清理室内积水,保持室内干燥,避免电子设备经常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影响其使用寿命。保持设备用房干净,设备房内不得堆放其他材料。
2、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
2.1现场废物堆放合理,及时清运,不影响场地使用,做到可持续场地使用。
(1)现场综合安排布局,确定合适的废物堆放场地。建筑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垃圾,固体有毒、有害或有污染垃圾,可挥发性有毒、有害或有污染的溶剂材料桶罐等分类堆放。
(2)每月20日安全环保部统一安排将废弃物清理出场。联系环保清运公司分类清理到相应的处置地。
(3)废料堆放远离房屋拆除地,场地堆放有利于径流水的排放。
2.2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可分为可利用建筑垃圾和不可利用建筑垃圾,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建筑垃圾存放点分类集中封闭堆放。稀料类垃圾采用桶类容器存放,并遵照当地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出场,高空垃圾采用移动式密封垃圾桶存放,严禁将有毒有害物质用于回填
2.3生活垃圾的控制
办公区食堂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专人集中运送至垃圾房,并及时组织外运。
2.4办公垃圾的控制
办公垃圾按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分类存放,严禁任意丢弃,并由安全环境负责同环卫部门等联系处理。
3、水土流失和侵蚀沉积的控制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为了防止场地内水土流失,整个建设工地用围墙全部封闭,围墙内部设置排水沟,适当位置设置临时排水沟及相应的滤网和沉淀池来沉积雨水中的泥土,便于控制场地内的
(2)在工地大门内侧设置洗车台和三级沉淀池,出入车辆用高压水冲洗轮胎。冲洗车辆水沉淀后可循环利用,同时经沉淀泥土可再次利用。安排专人定期清理排水沟、集水坑和沉淀池,购置洒水车,每天专人对工地的硬化路进行洒水、清扫。
(3)对施工现场道路和办公区、生活区不同的区域硬化,不使用且未进行地面硬化的其它空地进行植被种植绿化,施工区暂时未施工的地方种植草皮或覆盖等进行固土,在短期培植草皮还没长出来之前,在裸露的地表用干草覆盖。保证现场没有裸露的地表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我部为保护场地现有的绿化,将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维护,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设置标识牌,禁止破坏绿化。
(4)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划分施工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堆置时避免流失,并须回填利用,尽量做到土石方开挖平衡,以减少建设活动产生的弃土弃渣和水土流失。规划中考虑施工道路和建成后运营道路系统的延续性,考虑临时设施在建筑运营中的应用,避免重复建设。
(5)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流失背景情况、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向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报告。
(6)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入化粪池,由环保单位定期清理,暴雨水主要依靠自然渗透、蒸发的方式排放,也可以通过临时设置的水渠进行临时排水。用作沉淀地的滞留池应当先除去积留的渣土,才能放置新土。滞留池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泥土。
(7)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泄露。发生泄露的设备以及物品需得到及时维修,或者从工地上移除。发生任何较大的降水之后,对侵蚀控制系统进行一次检查,损坏的或者运行不良的侵蚀与沉积控制措施需在48小时内进行修复或者更换。
六、环境管理计划
安全环境部负责组织自行监测或邀请当地环保部门到场进行噪声、水质、扬尘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家及山东市有关环保法规的允许范围内。
1、扬尘监测
安全环境部在扬尘作业高峰时进行监测,采用L170208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监测,
2、水质监测
在施工期间,由安全环境部邀请当地环保部门来现场,在总排污口区取样进行化验,根据监测报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水质监测仪采用智能控制及光谱技术,方便快速,简单操作,可以完成水中多种指标的测定的COD测定仪。
七、小结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临时设施和绿色施工理念的实施要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绿色施工进行规范和指导,力求使绿色施工措施与施工工艺结合,更有实施性。
论文作者:徐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措施论文; 现场论文; 扬尘论文; 垃圾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