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分析论文_范林文

灌云县龙苴镇中心卫生院 江苏灌云 222212

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小儿疝气患者在手术前后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06月之间,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12例。对他们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治疗,并分析、统计和对比患儿手术前后的临床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MAP和HR指标水平同治疗前的差异性不大,前后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8.97±6.15)min,住院时间为(4.5±0.8)d,患儿全部治愈出院,且无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小儿疝气患儿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疝气;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临床分析

小儿疝气,也叫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儿科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指的是患儿的鞘状突没有完全关闭,使得其腹腔内部的网膜、小肠、输卵管、卵巢等组织进入到鞘状突,从而导致形成疝气[1]。小儿疝气对患儿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腹胀、腹痛、下腹坠胀、便秘、疲劳等,严重的还会引发肠管坏死、肠梗阻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2]。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小儿疝气患儿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效果,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4年06月以来,我院外科收治的12例小儿疝气患儿,对他们实施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就其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现将详细结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06月期间,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儿12例。患儿的年龄大约在1岁~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1.2)岁;女性患儿2例,男性患儿10例;疝气位置中,7例为右腹股沟斜疝患者,5例为左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过临床诊断,12例患儿均符合小儿疝气的临床确诊标准,且不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合并症,无手术史和药物过敏史,并且在年龄、性别、疝气位置、病症类型、临床症状等基本病历资资料方面的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手术前 患儿入院后,医务人员首先对其进行各项临床体征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明确疝气具体情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与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做好家属的心理安抚和指导工作,尽量消除家属的思想顾虑。而后做好手术前的常规准备工作,包括皮肤试验、皮肤准备、术前禁食(手术前6-8h)以及用药准备等,并积极的安抚患儿情绪,以确保患儿处于安静状态。

1.2.2 手术中 将患儿平躺于手术床上,并进行静脉氯胺酮麻醉,而后对其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具体操作为:取患者的下腹部耻骨上横纹位置进行切口(长度一般在2.0cm~2.5cm)。游离裸露精索,剥离疝囊至高位(一般游离位置为显露至疝囊颈部),而后采用丝线对疝囊颈部位置进行贯穿高位缝扎,对多余疝囊进行切除,手术结束。

1.2.3 手术后 手术完成后,将患儿送至病房。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等临床生命体征情况,随时观察负极板部位的皮肤状况。还要做好患儿的体位护理,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物导致窒息。同时,还要给予患儿合理给氧、切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以及心理安抚等术后护理干预工作,以便帮助患儿更快的恢复。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儿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的对比、统计和分析,并采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若差异值P<0.05,则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儿手术前后的临床情况分析

统计学比较显示,12例患儿手术后的MAP、HR指标水平略高于手术前,但比较差异性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分析统计显示,12例小儿疝气患儿的手术平均时间为(18.97±6.15)min,住院平均时间为(4.5±0.8)d。经过临床治疗,12例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并且无1例患儿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

3讨论

小儿疝气的多发人群主要是男性儿童,且多为斜疝,因而其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治疗[3]。根据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组织的临床研究证实,同传统的疝气带加压保守疗法相比,这一手术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低、时间短、恢复快、疗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5]。临床研究显示,本次随机选择的12例小儿疝气患儿,其手术前、手术后的MAP和HR指标水平变化不大,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影响不大,手术安全性良好。同时,患儿的手术平均时间为(18.97±6.15)min,住院平均时间为(4.5±0.8)d,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由此可见,对小儿疝气患儿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进行临床诊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且治疗时间短,能够促进患儿快速恢复,从而更好的确保和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永强,王跃华.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09):193-194.

[2]贺桂辉.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04):66-67.

[3]孙瑞平.小儿疝气患儿44例手术治疗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12(04):57+66.

[4]陈晓琳.438例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09):1128-1129.

[5]陈文革.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100-101.

论文作者:范林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分析论文_范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