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能源在国家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陕北地区由于其原煤储量丰富,经济增长方面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与其经济高速增长相比较该地区的城镇空间建设与发展的研究工作显得捉襟见肘。城镇空间建设仅满足于产业与经济发展需求。对于如何保持城镇特有的空间特征,延续空间文化脉络的研究探索工作尚未全面开展。本研究就是为了应对小城镇空间特征衰落的背景下所做的研究探索,试图通过解析城镇空间特征要素,推导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设计导则,为今后保持城镇空间特征提出科学建议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城市设计;规划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显著提高,小城镇数量急剧增加,然而也随之产生了诸多问题,如规划建设重速度轻质量,僵硬套用大城市规划方法、破坏周边生态环境等。将城市设计方法引入到小城镇规划设计中,是解决小城镇现存问题、提高小城镇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当前我国城市设计的方法主要运用在大中型城市建设当中,在小城镇的规划上仍有较多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城市设计手法的引入提供了支持,《新型城镇化规划》阐述了“延续文脉留住乡愁”“城乡一体化别搞成一样化”“城镇不能盖成水泥森林”等观点,都对新型小城镇的规划提出了要求,为城市设计手法的融入提供了基础。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城市设计方法融入到小城镇规划设计当中,保护城镇生态环境、改善城镇空间轮廓、提高小城镇可识别性,塑造和谐可持续的小城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新型城市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生态平衡”、“产业优化”、“节俭节约”为基本特征;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为核心思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规划。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市设计策略
2.1城市整体空间设计策略
佳县城市“水抱单山”的城市自然空间格局是山水特色的精髓之处,未来城市空间特色建设中应着力保护并利用这种天然景观空间,使之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山与山的空间关系:佳县所在的群山体系由佳芦山、白云山、衡山以及黄河对岸的临县群山组成,应构建以主要建成区所在的佳芦山为中心,其他山体环绕的完整景观空间体系。在各山体间自由路网的现状基础上,加强对山体自然景观的大力保护与合理利用。山体沿路局部可开发地带,应在保证山体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开发特色植被景观带或特色植被景观园,丰富整体景观空间。同时应该保证各山体之间的视线景观通廊自由连通,创造完整舒适的山体空间。山与城的空间关系:改变城市发展与山体景观打造相互独立的观点,使山体绿化与城市建设区域形成绿林楔入式的景观空间格局。将山体景观面、人工培育山体与建筑交界处的景观带、城市内部景观点等要素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山与城景观体系。严格控制破坏山体景观的城市建筑空间的自由侵入,保证城市发展与山体景观的开发保护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利系统。着重考虑山体景观在视线上对城市空间提供城市背景景观的重要性。水与城的空间关系:建成区三面临水,佳芦河与黄河构成了城市主要的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佳芦河自身特有的景观特质,加强河道衍生带生态储备区的生态廊道建设,不仅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区,同时防止了河流两岸水土流失,保护美化了河岸。在保护水体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水体景观体系。黄河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应在不破坏水体基本流线的基础上依托其良好的水体特征设置游船码头,打造旅游线路中的观赏景点和亲水平台。利用佳芦河和城市密切的空间关系,将河岸线分类设计为生态岸线、活力公共区岸线、居住区岸线、产业区岸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分类塑造多样的滨水休憩空间,形成水体生态廊道,为居民提供安全的亲水近水空间。
2.2重“广度”轻“深度”
城市设计是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毋庸置疑需要考虑周全。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桥梁,仅仅“承上”是不够的,特别是小城镇更应注重小尺度下的空间设计。有大结构而没小肌理、有地块而没街区、有路网而没街道、有节点而没场所、有地标而没地标性、有水绿系统而没生态等问题反映了有“广”的大格局而无“深”的精设计的困境,未能发挥出城市设计应有的“启下”作用。
2.3关注重点由数据与理论转向人的感受
过去传统的城镇规划较多涉及到各类技术经济指标,主要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较少考虑与人活动相关的环境和场所意义,而当前规划的趋势要求以人为本,考虑人在城镇中的体验和感受。仅关注理论和数据的规划,容易产生尺度偏大、忽视民众感受的问题。从空间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解决该类问题。做城市设计时要考虑城市尺度,做城镇设计时就应考虑城镇尺度、宜人的尺度,城镇规模偏小更不能忽略其空间尺度,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建立城镇与建筑、人之间的尺度关系,考虑人在城镇中生活、工作、游憩的感受,塑造以人为中心的亲切尺度。城镇是为人们生活所规划设计,以往小城镇规划由于易被忽略,缺乏精英规划师的指导,常常沦为数据的城镇。盲目追求数据的合理性导致使用者不便,考虑人在其中的体验感是未来城镇规划过程中急需重视的部分。利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可以更具体地对难以用定量形式进行表达的城市生活环境和人对实际空间的体验进行评价,从而更深刻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阶段提高城镇质量的有效途径。
2.4建筑空间要素控制策略
在历史文化片区内,街区尺度包括建筑尺度和街巷尺度。古城区内建筑整体尺度较小,以窑洞为主,高度在3~5米之间,一般窑洞12~15米宽,延伸出来的院落随窑洞尺寸而定,临街建筑在1~2层之间,解放后城市街区内出现了部分严重破坏原有街区尺度的建筑物。因此在未来城市设计中要严格控制建筑层数在2~3层,对于现有超出高度的建筑进行改建,恢复原有街道空间尺度。街区立面造型形态也是古城街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历史街区立面形态原真性修缮的同时,应该充分统一历史街区立面造型,提取地域建筑特色要素,在材质上合理利用亲民的木质以及明清葭州古城建城时所用的砖石材料。历史区域内的巷道空间建设基本都是由原有土砖和毛石组成,在时间长河中风蚀打磨出不一样的质感,为整个狭窄的历史巷道更添几分历史的凝重感。对部分巷道如宋城巷、背街等历史街区应该重点保护,保护特色民居以及店铺,恢复老字号专业店铺等,延续老街巷的风情与活力,类似的街巷空间要素保护与控制将成为未来城市空间的重要设计对象。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深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提出与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小城镇设计逐渐趋向高品质空间环境、高舒适性生活环境的目标发展。因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宜居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城镇空间与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小城镇设计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4-27.
[2]张红卫.葭州志回国记[J].当代图书馆,2010(4):77-78.
[3]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佳县志[M].榆林:佳县印刷厂,1994.
[4]赵楠琦,全德,李贵才.政府收益驱动下城市土地开发结构性差异的理论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12):77-81.
论文作者:金孝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空间论文; 城镇论文; 山体论文; 景观论文; 尺度论文; 小城镇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