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砼无缝技术的应用论文_周良平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砼无缝技术的应用论文_周良平

华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300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房屋建筑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建筑工艺和施工技术也随着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和精进,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大体积砼施工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在房建工程中运用大体积砼施工技术的一项关键点就是砼的无缝施工技术,这对大体积砼施工质量以及房建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影响重大,在工程建设实际中必须注意对该项技术的全面把控,以充分保障房建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大体积砼无缝技术;应用

1 大体积砼施工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其显著特点是体积大,目前行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施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这种混凝土厚的结构、浇注工艺及浇注完成后,将有大量的水化热,热积累在混凝土内部长期不能撤离,混凝土内部内外温差,温度的影响温度会导致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的发生。另一方面,混凝土浇筑施工不能中断,如混凝土供料不及时、现场停电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浇筑不及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将受到不利影响,其完整性被破坏,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作量非常大,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保证很重要整体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出现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大面积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更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有相关调查显示,在所有使用混凝土的建筑工程当中,出现裂缝的建筑工程占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样的数据足以证明大面积混凝土裂缝的存在是多么普遍。从这一角度来说,大面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由于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改善,因此成为了一直困扰房建施工与整个建筑行业。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对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进一步行动来缓解这一现象。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而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结构型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外荷载;材料型裂缝顾名思义是由建筑工程的材料导致的,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极不相符因而会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现象;干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收缩程度不同,最后产生裂缝现象。干缩裂缝的原理相对简单,就是混凝土建筑内部水分蒸发较小收缩程度小,而混凝土外部水分蒸发较多收缩程度大,因而导致了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存在。

3 砼无缝技术施工技术措施

在混凝土路的调配过程中,对于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来说,适当洒水降低下卧层温度防止水分增发过快,降低水灰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这种方法既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还会加快施工进程,同时降低水灰比,还可节约水泥,降低成本,是一个非常低调但是很有作用的措施。这个方式的原理就是减少建筑工程的用水量,进而减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收缩情况,也就是混凝土内外收缩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小干缩裂缝的发生概率。在顶板与底板的浇筑过程中在满足施工操作性的前提下,也可采取此措施来缓解砼裂缝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关的建筑部门以及建筑工作人员要仔细研究混凝土裂缝现象的规律及产生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那些裂缝现象进行系统的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分析出混凝土裂缝的规律,总结出到底什么样的浇筑技术和程序才会解决这样的问题。从混凝土各种裂缝的形成时间或规律来分析,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顶板与底板的浇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缓解混凝土裂缝现象,如夏季尽量在晚上组织同施工,冬季在白天组织施工,同时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对减水剂或减水复合剂进行调整,满足混泥土操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用水量。

4 裂缝的防治措施

4.1选择优化配合比

混凝土的构成以及配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是否会产生裂缝现象,因此选择优化配合比是一个很重要且非常有效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在混凝土调配过程中,根据《CECS207:2006高性能混泥土应用技术规程》《粉煤灰混泥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等相关技术规范,通过参加减水剂可一定程度上减少15-25%的用水量,降低水灰比;目前用于结构混泥土的水泥主要为PO425R和525R水泥,水泥越磨越细,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导致需水量增加,初凝、终凝时间提前,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靠前,所以大体积混泥土虽然标号不是特别高,也可采取提高水泥标号的方式,降低水泥用量;粉煤灰具有缓凝的作用,采用部分优质粉煤灰替代不超过水泥用量25%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同时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区分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骨料,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需要的水泥浆膜越少,也就是说相同强度的前提下,大粒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参加膨胀剂或者抗裂纤维。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进行严格的监管与科学的配置,这里强调是专业科学的配比,需要采纳相关专业人才的建议,否则很可能在配比上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无缝技术的应用。选择优化配合比例能够防止建筑过程因为水分蒸发过多或者失水量太多而造成建筑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另外还要通过不断的实验与调配,找到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

4.2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改进施工技术

采用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这样形成的流畅的混凝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建筑工程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操作相对方便与简单,而且操作成本相对较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泵送混凝土这种方式浇筑的混凝土是自然流淌的,而且避免了普通管道混凝土输送的缺点。即管道冲洗、拆除等过程对混凝土输送的重要影响。其次要改进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裂缝是否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完善,并且在完工后也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督与勘测,一旦出现裂缝就要立即进行弥补,消除初期裂缝相对简单,而且把混凝土裂缝“扼杀在摇篮里”不仅能够避免更大裂缝现象的出现,还有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3合理确定配合比

依据配合比设计,根据混泥土运输距离、浇筑速度及气温条件,确定施工配合比,从混凝土半成品到浇筑,如果塌落度损失较少,则按理论配合进行试生产,如塌落度损失较大,则因通过调整外加剂的方式,适当放大塌落度,以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体量比较大,时常造成浇筑后期因水泥储备不足,采用刚运进现场的热水泥进行加工,导致混凝土初始温度大幅提高,增加了裂缝产生的概率,拌制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规避,如增加水泥粒料车提前20小时在场外等候。

4.4优化施工技术和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量大,一般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拖泵、车泵),这需要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本身的特点根据分段点的方式开展,力争在每个斜坡时间间隔相同的厚度和均匀浇筑混凝土,初凝前渐进周期做顶浇注成型。这种布置有利于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施工,形成坡面自然水流施工的需要,避免了洗涤、洗涤的麻烦,提高了抽水和浇筑的效率。此外,施工人员应充分利用混凝土的特点,自动流入斜坡,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加振捣器,并具有双层结构。第一层设置在混凝土振捣器的出口位置,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的上部振动效果,因为底部的钢筋是紧凑的,第二层被布置在混凝土振动器的脚趾部分是为了加强压实混凝土底部的效果,使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整体。振动器用混凝土浇注前进,以充分保证混凝土浇筑高度的全部质量均能达到标准。水泥、使用容易形成对泵浦方式表面一定厚度,浇注前用铁滚筒碾压研磨处理的实施和实现初始设置完成混凝土,以达到在水收集混凝土裂缝的有效闭合。

5 结论

房建施工中大体积砼无缝技术的应用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是这项技术在一些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用砼无缝技术的建筑工程很少再出现裂缝现象,事实证明这项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砼无缝技术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完善,因此需要再加以完善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松.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的无缝工艺方法[J].江西建材,2016,(14):122.

[2]韩军龙.浅谈跳仓法施工的要点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6):109-111.

[3]杨晓红.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门窗,2016,(12):83.

[4]卢伟.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J].现代盐化工,2016,43(06): 74-75.

论文作者:周良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砼无缝技术的应用论文_周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