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新政”箭在弦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箭在弦上论文,新政论文,外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元贬值风险凸显外储管理变革的紧迫性
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导致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美联储本身资产负债表膨胀,都导致美元贬值风险不断上升。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都积累了大量的负债,我们认为美国很可能在国债市场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即新增国债的供给量有可能超过需求量。如果美国国债不能得到足额认购的话,美联储可能面临着被迫购买美国财政部国债的窘境(这相当于直接印制钞票)。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巨额美国国债的中国将面临巨额的资产损失。
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步伐来看,在2008年10月后,中国月度增持美国国债规模不断下降,目前已经降至143亿美元。从增持美国国债的幅度看,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外储管理政策变革的“紧迫性”并将出台相关政策。
外储“新政”可能的六种途径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ODI)。全球能源、金属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鼓励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第二,为企业提供外汇贷款,鼓励企业进口设备进行产业升级,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贷的规模。第三,由中投公司投资于发达国家非金融类蓝筹股和开展对世界500强股票的广泛投资。第四,为主权国家提供美元贷款。主要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券(熊猫债券);二是直接向国外提供美元贷款。第五,由人民银行将部分外汇储备“借给”财政部,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进行置换。再由财政部进行投资,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第六,由中投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用外汇储备做抵押,发放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再用融取的资金来进行国内投资。
短期内鼓励企业进口设备和为主权国家提供贷款可能先行
短期内,我们认为鼓励企业利用外汇进口设备和为主权国家提供贷款可能先行。在为主权国家提供贷款方面,我们认为近期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贷款协议,有可能成为未来对外提供贷款的一种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类似模式可能会扩展到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更为广泛的国家和地区。
鼓励企业利用外汇进口设备和扩大出口信贷规模将成为另一外储管理改革的短期突破点。前瞻地看,根据中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我们认为未来在汽车、机床、电信设备、飞机发动机、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等方面利用外汇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在出口信贷方面,从具体产业投向上看,我们认为仍将集中投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海外工程承包、劳务出口和农产品出口等领域。其中,大型成套设备、飞机相关备件、船舶、通信设备以及卫星发射服务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信贷可能仍将占50%以上,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
中长期内有发行特别人民币债的可能性
目前,国内其他政策空间已经相对有限,例如财政、货币、贸易政策等。中长期内发行特别人民币债符合国家整体政策格局,可以拓展其他政策的局限性。由中投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用外汇储备做抵押,发放人民币债券进行融资,再用融取的资金来进行国内投资。这样的好处是中投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然后将其借给财政部用于国内的投资,避免了由财政部直接发行国债进行置换的“通货膨胀”效应,在实际中也更具可操作性。我们认为这在中长期内最有可能成为现实。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95万亿美元,采用中投发行“特别人民币债”的形式进行置换,如果中投发行3000亿元“特别人民币债”募集450亿美元,国家将这新增的300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将对2009年GDP的增长构成显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