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检修及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策略研究论文_李东亮

(柳州柳城供电局 广西柳州市 545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电力技术高速发展,电力系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35kV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要在反思、分析、总结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强化35kV变电检修环节的同时加强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防控,在保证供电质量基础上降低运行成本以及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关键词:35kV变电检修 输变电设备 雷击事故 策略

在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电能需求方面也有着较高层次要求。同时,电力技术、电力设备等更新速度加快,35kV变电检修要求明显提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措施,优化完善开展的35kV变电检修工作,高效防控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促使35kV变电运行更加安全、经济。

一、35kV变电检修

地区电网安全以及稳定运行和35kV变电设备有效检修有机联系,合理化检修能够随时精准把握35kV各类变电设备运行情况,实时分析并解决出现的隐患问题,在降低故障风险发生系数的过程中最大化提升供电质量。在35kV变电站运行中,供电部门必须加强变电检修意识,将变电检修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在引进最新理念过程中补充、完善已制定的变电检修制度体系内容,将35kV变电检修中责任、检测、故障诊断、监管等制度有机融合,在层次化落实中规范开展的35kV变电检修工作。在此过程中,供电部门要客观剖析35kV变电检修工作现状,以变电检修理念、制度体系为基础,以变电设备故障问题为导向,优化变电检修“长、中、短”期目标,明确变电检修要求、方案、流程、内容等,在系统作用中完善35kV变电检修环节。在此过程中,供电部门要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中深化剖析35kV变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典型事故,巧用变电检修新设备、新技术、新方等,对35kV变电设备零部件进行系统化检修、维护的同时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控,从根本上降低故障问题发生率,最大化提升35kV变电设备运行效益。

二、35kV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策略

在35kV输变电设备运行中雷击事故发生率较高,在强化35kV变电检修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从不同角度入手细化分析雷击事故性质、类型、发生原因、发生频率等,巧用行之有效的管理以及技术策略,高效防控35kV输变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雷击事故,确保输变电安全以及经济运行,同步提高供电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1、管理层面

1.1增强雷击事故防控意识,明确雷击事故防控方案与责任

在35kV变电检修过程中,供电部门要深化认识输变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雷击事故,在把握危害基础上增强雷击事故防控意识,开展针对性防控工作。供电部门要在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中大力宣传35kV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防控重要性、必要性、关键点、注意事项等,在正确认识基础上适时增强雷击事故防控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开展的35kV变电检修工作中。在此过程中,供电部门要针对35kV变电检修方面提出的新规定、新要求,科学制定雷击事故防控方案,在对比、分析中明确最佳方案,科学指导35kV输变电雷击事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供电部门要围绕雷击事故防控方案、重难点等,明确不同岗位检修人员在防控35kV输变电雷击事故方面的具体化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化操作,实时、准确记录35kV输变电检修以及雷击事故防控情况,从根本上防控雷击事故。

1.2 落实输变电检查工作,提高检修人员雷击事故防控能力

在防控35kV输变电雷击事故中,供电部门要落实检查工作,明确检查要求、要点、内容等,全方位、系统化检查运行中的35kV输变电设备的同时做好记录工作。检修人员要在巧用离线检测、在线检测等方法中科学检测35kV输变电设备,尤其是雷击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输变电设备,准确、详细记录零部件检修信息数据。一旦发现35kV输变电设备存雷击隐患问题,要在针对性处理基础上加大防控力度,防止发生雷击事故。在此过程中,供电部门要综合剖析检测表中记录的信息数据,包括地区历年雷云走向、雷电发展等,随时系统化把握35kV输变电运行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地区雷电活动规律等,引领检修人员高效控制35kV输变电运行中发生的雷电事故,将危害降到最低。与此同时,供电部门要在工作实践总结中优化检修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检修人员进行针对性学习,在学习最新理念、信息技术知识以及检修、雷击防控知识中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在多层次实践中持续提升雷击事故防控能力,最大化降低发生系数的同时提高35kV输变电设备运行效能。

2、技术层面

2.1加装接地线与避雷装置

在解决雷击事故问题中,供电部门要在35kV变电站进线1到2千米的地方合理加装接地线,防止雷电波侵入35kV变电站,损坏其中的输变电设备,在开关两侧、变压器、电缆两段等合理安装避雷装置,避雷器、避雷针等,保护运行中的35kV输变电设备,防止其频繁被雷击。避雷装置可以有效消减雷电行波强度,实时限制低压线圈两端过电压数值,保护输变电设备绝缘性能,最大化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系数。

2.2巧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在雷击事故防控中,供电部门要针对35kV输变电设备特征,巧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寿命周期成本为切入点,科学构建35kV变电检修以及输变电雷击事故防控系统平台,科学设置在线监测、故障诊断、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雷击事故防控等功能模块的同时合理构建雷击事故应急防御体系,优化雷击事故预测、诊断、评估、处理等环节,在线上、线下协同作用中高效解决雷电事故问题。相应地,下面便是35kV检修与输变电雷击事故防控系统平台结构图。

35kV检修与输变电雷击事故防控系统平台结构图

三、结语

总而言之,检修工作高效开展以及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有效防控是35kV变电站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点,要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基础上优化变电检修工作,系统化剖析并合理化防控35kV输变电设备运行中发生的雷击事故,确保输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质量以及效益,在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电能需求中促使我国电力事业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桂平,罗桓桓,葛维春,秦岭,张立颖.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设计与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16(04):59-63.

[2]钱永德.电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及状态检修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9):42+45.

[3]张尤宏.基于故障模式的输变电设备故障风险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40-41.

[4]舒芳华.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法分析[J].电子测试,2017(20):28-29.

论文作者:李东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35kV变电检修及输变电设备雷击事故策略研究论文_李东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