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新趋势_产业转移论文

加入WTO后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新趋势_产业转移论文

入世后台湾产业转移大陆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新趋势论文,入世后论文,产业转移论文,大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两岸加入WTO后,一方面,台湾岛内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产业调整与外移步伐逐渐加快;另一方面,祖国大陆不断履行入会承诺,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政策措施的透明度增强,整体投资环境将不断改善,特别是拥有庞大且快速成长的市场潜力,对台商将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拓宽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发展空间。随着祖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和开发重心的转变,入世后台湾产业转移大陆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高科技产业成为新一轮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主流

2000年下半年以来,台湾产业掀起了第三波转移大陆的热潮,这波“投资大陆热”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主导。据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台商都瞄准迅速扩大的大陆高新技术市场,并计划赴大陆投资设厂。2001年电子电器产业投资额占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45.7%,而其他各产业所占比重没有一个超过7%,台湾电子资讯硬件产值在大陆的生产比重也由2000年的40%上升到2001年的45%以上。台湾产业转移大陆开始从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类项目更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目前,岛内许多大型电脑厂商已在大陆投资生产电脑等相关产品。例如,生产台式电脑的神达、宏碁、大同,生产主机板的鑫明、华硕、技嘉、精英,生产扫描仪的旭丽、虹光、致伸、鸿友,生产光碟机的兴建、英群、明基、建碁,生产监视器的冠捷、源兴、美济等大型电子资讯企业,分别在上海、苏州、东莞、中山、顺德、福州等地投资设厂。上述五大类产业的外移比例分别高达42%、56%、88%、74%、58%。

两岸入世后,为了因应岛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台湾“经济部”已宣布开放122项高科技产品项目赴大陆投资。这些开放的产品项目包括:(1)信息软硬件产品61项,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磁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设及设备。(2)通讯产品17项,包括第三代移动电话、无线通讯电话、调制解调器、同步光纤网络设备等。(3)消费性电子产品44项,包括数字音响光盘、高画质电视、彩色影像投射机等。随着这些产品的开放,台湾高科技产业势必加快转移大陆的步伐,祖国大陆也将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台湾产业在大陆的投资分工布局发生变化

新一轮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要特征的投资主流,使台湾与大陆在区域产业分工中,从传统的垂直分工逐渐转变为平行分工,两岸间经济互补逐渐过渡到经济竞争,并且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在初期,台湾产业转移大陆主要是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力、土地和原材料资源,从事单纯的生产、加工和制造,即“三来一补”的代工生产。这种采用垂直分工方式的厂商,生产的大多是劳力密集型产品,如食品、纺织品、玩具、塑胶制品和金属制品等,他们把零组件与半成品的生产留在岛内进行,而在大陆进行产品下游的生产,即装配与制造成品。

随着台湾产业转移大陆层次的提高,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由单纯的生产制造,扩大到了采购、生产管理、研究开发(软硬件兼容)、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大陆基地的价值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两岸比较利益的消长,使台湾产业在大陆投资分工布局逐渐发生变化,产业投资方式由单一形式转向上、中、下游关联产业的多元投资,在大陆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种现象在汽车、石化、电子、资讯及家电等行业表现得最为突出。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处”的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赴大陆投资设厂的台湾半导体厂商,从上游的IC设计,到中游的IC制造,到下游的封装测试,再到IC的通路模组,关联产业都已相继投资大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约有20%的半导体厂商在岛内已完全不进行生产,仅剩下行销部门,预计未来这些行销部门也将转移大陆,以便更好地布局大陆市场,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台湾产业转移大陆逐渐朝集团化、大型化发展

台商投资大陆早期主要限于隐蔽和零星的中小企业,规模有限,形态单一。近几年,随着台湾大企业的投资相继从筹备设厂阶段进入企业生产阶段,台湾产业转移大陆改变了以往以单打独斗、个别办厂为主转向集体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邀请卫星工厂共同参与。在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台商投资大陆已出现“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势头。许多厂商通过产业公会邀集相关会员厂商集体前往大陆特定地区投资,或由核心企业带动相关卫星(或周边产业)企业一起到大陆投资。两岸入世后,台湾产业转移大陆集团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主导性角色,正从劳力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逐步让位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大企业。为了到大陆市场卡位,增强在大陆市场的竞争能力,岛内许多大型企业加快了转移大陆的步伐。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台湾“百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已有80多家在祖国大陆举办了近200个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台塑、统一、震旦、正新、东帝士等著名大型企业集团。台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也由1991年至2000年间的81万美元增加到130万美元,2001年再次增加至170万美元以上,显示台湾企业投资规模有逐渐扩大的迹象。未来一段时期内,台商投资大陆将形成一个以大企业为主导,带动岛内其他相关企业进一步向大陆转移的局面。

投资点区域逐渐向北、向西转移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台商对闽、粤两省沿海地区的投资步伐明显放缓,而对以上海、苏州、昆山、宁波等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则大幅度增加。2001年江苏省新批台资企业(项目)超过1000家,合同利用台资达50多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和50%,台商在江苏省的投资额已占赴大陆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52%)。苏州新区、昆山已形成电子信息企业的产业链,无锡新区已成为台湾光电企业的基地,吴江台资电子科技园也已初具规模。两岸入世后,随着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聚集,以IT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将在该地区形成综合配套的协作体系,台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仍将持续高涨。

除此之外,台湾产业转移大陆还将不断向北、向西酝酿突破。黄河以北的环渤海经济区,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更重要的是,与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科技文教最发达、智力密集度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大专院校集中,有高等院校近100所,中等专业学校300余所,高等院校的数量占全国的1/4强。而且拥有科研机构1000多所,各种科技人员达130多万人,劳力素质较高,具备发展高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未来台湾高科技产业北移的首选地之一。特别是北京市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更为台商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投资良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其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力等优势,对台商将形成新的吸引力,入世后台湾产业转移大陆也将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渗透,并形成点、线、面交织的全方位的投资格局。

台湾企业就地利用资源的比重增加

随着大陆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台资企业适应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台商改变最初以加工出口为主的投资形态,而逐渐发展为抢占和拓展当地市场为主。原先在大陆投资的台商相继掀起了新一波的“增资热”,利用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等有利因素,不断扩充生产规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布局,以期在两岸入世后抢占新的商机和市场。

目前,台商在大陆投资所需的大部分半成品、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已不再从台湾本岛取得,而是进行就地采购。2001年,台资企业在大陆采购的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的比重已高达60%,并且这一比重还将逐年上升。在劳力资源方面,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培养和谐的企业文化,以及更好地与当地企业进行分工合作与策略联盟,台资企业已逐渐减少使用台湾母厂派遣的台籍干部,转而启用大陆当地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深具潜力的大陆管理干部。这种人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越来越受到台商的重视,并被视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台资企业利用资源的当地化,不仅表明大陆产品质量和人才素质已在不断提高,而且也显示台商与岛内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在逐渐减弱,与大陆的经济合作关系正在逐渐增强。两岸入世后,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热的持续升温,台湾企业生产经营本地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利用大陆当地资源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加。

投资模式逐渐转向生产与研发并举

长期以来,台湾发展经济重技术应用,轻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产业主要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和购买技术。这种“日本模式”势必造成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滞后,以及升级的困难,极大制约着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而祖国大陆一贯重视基础研究,在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两岸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互补性促使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同时,也将岛内的研发基地向大陆转移。

现阶段,台商投资大陆的模式已发生了改变,由单纯的生产模式转向了系统生产与研发并举。许多知名高科技企业纷纷在大陆筹建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及软件开发基地,并形成一股趋势与潮流。例如,以宏碁集团、英业达集团和大众电脑为代表的100多家软件业者,就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设立据点,聘用大陆的人才成立软件研发中心,为台湾的软件产业发展寻找新的动力;台湾网擎公司在大陆除与新浪网合作,并与多来米签订技术协议外,又与联想集团旗下的入口网站FM365合作,共同开发和提供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刚建成投产不久的大同江苏公司也已决定在江苏吴江成立信息研发中心等等。除此之外,台湾企业在大陆设立研发基地的规模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大,研发经费占企业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提高,研发产品涵盖了个人电脑、家电、无线通讯、光纤,甚至关系到台湾知识经济命脉的半导体产业的IC设计也在其中。两岸加入WTO后,为支撑高科技产业在大陆的持续发展,台湾企业势必进一步加强与扩大研发基地的建设。

总之,海峡两岸加入WTO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台湾产业转移大陆也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不断深入与扩大,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这有利于缩小两岸经济差距,加速两岸经济的整合,海峡两岸间也将形成新的产业互补与分工体系。

标签:;  ;  ;  ;  ;  

加入WTO后台湾向大陆产业转移的新趋势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