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论文,先锋队论文,工人阶级论文,不断增强论文,阶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党的阶级基础,还要不要坚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近年来有人认为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在我国既然已经消灭,那么作为资产阶级对立物的工人阶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认为“中产阶级将取得政治和经济社会的控制权”,否定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进而否定党的阶级基础;认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已不再是产业工人,而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对立起来。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就要澄清上述模糊认识,坚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不动摇。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仍然是最先进的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我们党得以建立的根本条件。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和工人阶级,是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随着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外资企业、60年代开始的清政府官办企业和70年代开始的民办企业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据估计,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全国大约已有近代产业工人10万余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全国产业工人大约已有200余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阶级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1949年底,全国有职工约809万人(不包括党政机关的公务人员和文教、科卫系统的知识分子及分散在小城镇中相当数量的手工业工人、店员、搬运工人)。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到2000年全国职工已有近2.7亿多人,其中,城镇各种所有制及机关、事业单位共1.476亿人,乡镇企业职工1.3亿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共同的特点和优点,即同现代大工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其经济地位和劳动方式决定了他们大公无私,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能够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工人阶级的存在就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此外,中国工人阶级由于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如没有产生工人贵族的经济条件,因而革命要求特别强烈,斗争特别坚决、勇敢;人数不多,但在地区和产业部门的分布上特别集中,这有利于在斗争中团结起来;大多数工人来自破产农民,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有利于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大机器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阶级特征和优秀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制度最重要的阶级基础和政治基础。
第二,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和它的对立面工人阶级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这两个对立阶级一定同时消灭。这是因为,它们消灭的条件和过程是不同的。前者由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失去其占有的生产资料而归于消灭,后者则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阶级差别和旧的社会分工的消灭而消亡。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历史任务,传统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每年新增城市就业人口有一千多万,大多数陆续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农民在总人口中还占大多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相当数量农民不断转化为工人,并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我国实际的。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代表的事实。要把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没有产业工人的劳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变成一句空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工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脑力劳动大大增加,脑力劳动同样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方式,但劳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自动化是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的贡献,但自动化仍然需要人来操作。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但这不意味工人阶级因此而失去先进性。正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如何正确看待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1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绝大多数出身于知识分子。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活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才得以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工农子弟,他们与工人和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广大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情感,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努力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因而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恩格斯晚年曾预见,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将会产生“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分子在党内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不仅无损于我们党的性质,而且将大大提高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说:“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江泽民同志强调的这个要求很重要,要切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绝不能含糊和动摇。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80年来,尽管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始终没有变,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性质的具体内容要求及其具体规定是不同的。就是说,对党的性质的认识和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不断地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科学地理解和坚持党的阶级性与先进性,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在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同时,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向全党同志提出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第一,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20多年来,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的这种新变化,我们必须予以正视,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绕着走。还应看到,不仅工人阶级中每日每刻涌现出大量先进分子,而且其他阶级、阶层中事实上也不断涌现出大量先进分子。而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不仅应把工人阶级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而且应把其他阶级、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就是说,党组织的大门应当向所有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敞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吸取历史上“关门主义”的教训。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针对一些同志的疑虑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就是说,我们这样做只能不断巩固壮大我们的党,而不会有什么风险。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小生产的汪洋大海和长期的农村游击环境条件下尚且能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那么,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在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办事,看他们能否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经过长期考验,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审慎发展,决不可刮风,决不可一哄而起。
第二,判断一个共产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要全面地看,本质地看。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它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在1881年7月写的《工人党》一文中指出:“在英国只有工人党才可能是真正民主的政党。其他阶级的开明人士(他们在英国不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多)可以加入这个党,甚至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以后,可以在议会里代表这个党。这在各地都是如此。例如,在德国,工人的代表并不是在每一场合下都是真正的工人。可是任何民主的政党,无论在英国或在其他任何国家,除非具有明显的工人阶级的性质,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06页)列宁1920年8月在《关于加入英国工党问题的发言》中指出:“确定一个党是不是真正工人的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它是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从这个唯一正确的观点来看,工党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虽然它是由工人组成的,但是领导它的是反动分子,是完全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图行事的最糟糕的反动分子。”(《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9卷第246-247页)列宁这里提出的“由什么人领导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是衡量和确定一个政党“是不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的根本标准。今天,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劳动”范畴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劳动者”、“劳动阶级”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同志在这里提出要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劳动”、“劳动价值论”等概念的区别,是完全正确的。例如,在今天劳动呈现出不仅仅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且越来越多地提供无形的服务;不仅仅是靠消耗体力,而且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化机器,以消耗脑力为主;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创新性劳动等特点。为此,不仅直接操作劳动是劳动,而且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同样属于劳动,他们都创造价值,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人为地肯定一种劳动形式而否定另一种劳动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劳动收入的普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把拥有财产的多寡作为衡量人们政治状况和政治态度的标准呢?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作了明确回答,指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第四,随着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不断扩大,我们党始终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在深刻分析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艰巨的任务、肩负的重任和面对的各种风险考验基础上,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具有的性质提出了总要求,这就是“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一总要求是有其充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
首先,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8-159页)。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这次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刘少奇同志在《论党》一文中说:“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刘少奇选集》上卷,第322页)
其次,党的七大党章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党章吸收了七大党章这一思想,进一步将之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能否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换句话说,中国各族人民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强调的不是“一个代表”而是“三个代表”,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因为,“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使我们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对党的性质的认识。
再次,十二大党章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表述,代替了八大党章关于党是“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的表述,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1992年修改党的十四大党章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已写进总纲部分。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对1982年宪法再次修改时,也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写入了宪法。这样一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用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表述,取代先前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表述,是顺理成章的事。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总结性地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是因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就能正确处理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关系,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三个代表”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指针。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党,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1、坚持“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而要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最根本的就是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使党的先进性始终牢牢地植根于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2、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党之所以坚强有力,生机勃勃,始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风格建设我们的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不坚持,党就会迷失方向,蜕化变质,丧失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发展,党就不会前进,停止生机,同样不能承担工人阶级先锋队重任。
3、坚持共产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和要求,要按照党章的严格规定发展党员,决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同时,要注意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克服和防止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的腐蚀和侵袭,以保持党员队伍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对那些不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经教育仍不能改正的,就要劝他们退党或从党内除名。而对那些党内的腐败分子、敌对分子和反党分子则绳之以党纪国法,坚决予以清除。
4、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于培养讲政治、懂全局、善于治党治国的领导人才,“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5页)。
5、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行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注意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标签:工人阶级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中国工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论文; 知识分子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