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节水惠民目标论文_江涛

围绕节水惠民目标论文_江涛

摘要:水是农业的命脉。长期以来,农业水价始终拧不紧节约用水的“阀门”,不仅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更造成社会资本对水利投资“不感冒”,造成农业用水管理不到位,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偏低,价格杠杆对促进节水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几年来,金安区紧紧围绕国家“五部委”统一部署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体要求,针对农民节约用水自律意识淡薄,末级渠系用水管理难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灌区+用水合作社+用水户”的良性运行机制,实现了节水与管护的有机融合。基于此,本文围绕节水惠民目标, 积极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路径。

关键词:农业水价;改革;节水;方法

一、基本情况

2014年10月,六安市金安区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80个试点县区之一。分别于2015年6月、7月顺利通过市级初验和省级验收。2016-2019年,每年出台《金安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原则,分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二、主要做法

回顾5年的改革历程,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领导高位推动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和全面推进工作,适时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细化计划,严明分工,深化宣传,狠抓落实。领导小组切实履行职责,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认真选定试点试点区,首先确定在水利条件较为便利的瓦西干渠翁墩乡率先推进。区水利、财政、物价、农委及试点乡镇密切配合,各负其责。逐步向其它渠道、其它乡镇推进。

自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改革,支持指导改革。水利部淮河委员会4次莅临金安考察,省市物价、水利、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多次深入试点区调研督导,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全面推进工作的稳步实施。

(二)细化工作流程

经过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区确立了“七步工作法”流程,以此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1、以群众自主管理为模式,组建用水组织

依法登记注册。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依托试点区内的种粮大户,组建“六安市金安区明泉用水户专业合作社”等5个用水合作社,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登记注册。

完善管理机制。各用水户专业合作社设立了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制定并严格执行《章程》《灌溉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11项制度,建立了量测水自动测报设备后台监测系统。

2、以控制用水总量为红线,分配农业水权

核定试点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根据六安市政府下达我区的4.65亿m3用水总量控制红线,考虑全区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和节水技术应用等情况,在不挤占生态用水和超采地下水的前提下,核定了我区农业用水总量上线为2.996亿m3。依据全区土地、水源、灌溉条件等情况,测算出试点区农业用水总量指标为2951万m3。

确定农业水权分配定额标准。查阅《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以及项目所在的瓦西干渠金安区段近5年实际年均用水量统计数据,对上述3种途径所得亩均用水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全区农业生产发展需求、节水技术应用、土地利用、水源和灌溉条件等因素,确定金安区2015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区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为:正常年份370m3/亩,干旱年份457m3/亩。2017年8月份,定额标准调整为正常年份300m3/亩,干旱年份370m3/亩。

严格农业水权分配流程。根据已确定的用水总量、定额标准和土地确权面积,按照区水利局→灌区→合作社→用水户的程序,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以文件形式逐级分配至试点区561户用水户、用水合作组织和管理单位。

3、以科学精准计量为前提,优化工程配套

改造工程渠系。统筹实施水利项目,逐步完善试点区内灌排渠系衬砌及渠系建筑物配套,整治衬砌分支渠、斗农渠24条48.49km,新建、重建各类渠系建筑物668座,有效解决了灌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建设计量设施。2015年开始将试点区的37条斗农渠、17座固定泵站以及各种粮大户的分界点规划安装156套便于群众接受、便于管理和维护的GPRS远传超声波流量计,实现试点区各放水口、分水口、大户分界点有效、精准计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以成本监审数据为基础,核定农业水价

开展成本监审。依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安徽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规定,金安区价格成本调查队认真审核灌区管理单位(金安区水利局木厂分局)2012-2014年的财务资料,区分国有水利工程和末级渠系,分别核算农业供水的完全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形成成本监审报告。

广泛征求意见。按照终端水价不低于国有骨干工程运行维护成本加末级渠系完全成本和体现适当利润的要求,综合考虑3类用水的占比,提出定价方案(含基准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召开由土地流转大户、散户、乡村两级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定价座谈会,充分征求其意见。

上报省局审批。区审价委员会集体审议定价方案,报经区政府同意后,上报省物价局、水利厅审批后执行。目前试点区的水价是粮食作物0.075元/m3、经济作物0.09元/m3、养殖业0.10元/m3。

5、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宗旨,建立奖补机制

为充分调动试点区群众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达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促进生产发展之目的,建立了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

精准补贴机制:(1)补贴资金来源:区财政安排的小型水利工程维护资金;(2)补贴对象:直接用水户;(3)补贴方式:直补用水户;(4)补贴标准:试点期间,严重干旱(含)以上年份,全额补贴试点区实缴水费超过试点前水费差额;严重干旱(不含)以下年份,补贴试点区实缴水费超过试点前水费差额的50%。2017年8月,调整为定额内实缴水费超过改革前水费的差额部分予以全额补贴;超定额用水部分不予补贴。

节水奖励机制:(1)资金来源:区财政安排的小型水利工程维护资金、超定额累进加价收入等资金;(2)奖励对象:积极响应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先进节水技术获得节水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用水户;(3)奖励标准:以灌溉定额为基准,以试点区执行水价和节水量为基数,按50%计算奖励金额。

6、以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落实管护责任

经区政府授权,采取“两证一书”方式,即小型水利工程产权证、使用证和管护协议书,将试点区万m3以上塘坝、斗农渠、泵站、小型水闸等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权及管护责任落实给金安区明泉用水户专业合作社等,实现了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主体明确、工程良性运行、用水有序高效的运行管护模式。

7、以精简征收环节为目的,规范水费征收

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制度,按照水的流程延伸管理范围,用水合作社直接收费到用水农户,减少水费征收环节,提高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到位率。

(三)创新管理体制

借鉴全省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典型,创新管理体制,赋予明泉用水合作社等相应的权、责、利。合作社积极作为,认真做好测水、量水、管水、配水以及工程管护、水费收缴等工作,运行比较规范。坚持科技管水,安装全自动流量测报系统,更准确、快捷地开展水量测报,提升群众认可度。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用水定额动态调整机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形成了“灌区+用水合作社+用水户”的良性运行模式,从根本上保证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

三、初步成效

(一)降低了农民水费支出,扭转观念节水

定额管理、计量收费和节奖超罚机制的建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节水意识,逐步实现了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的转变。改革前,金安区农业水价执行安徽省政府统一价格0.056元/m3,每亩需缴水费17.5元,且征缴矛盾大。改革后的试点区,实行计量收费,水价为0.075元/m3(粮食作物),根据近5年农业用水量推算、分析,亩均节水约80 m3,农民亩均水费支出较改革前降低约2元。

(二)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实现设施节水

5年来,试点区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强化了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疏通了田间地头“毛细血管”,有效减少了“跑、冒、滴、漏”,渠系水利用率由0.53提升至0.7,大大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灌溉质量,实现了设施节水。

(三)保证了工程良性运行,力促机制节水

通过组建和完善用水合作组织,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两证一书”制度,工程产权得以明晰,工程管护责任和维修养护经费得到有效落实,实现了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保证了工程的良性运行。

(四)加快了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节水

几年来,试点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步伐加快,先后培育千亩以上种养大户9户,组建种养殖合作社11个;水稻免耕直播、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开始运用和推广;种植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调整,改变了传统的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耕种方式,发展西瓜、大棚蔬菜、葡萄、苗木等高效节水农业约18000多亩。

论文作者: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  ;  ;  ;  ;  ;  ;  ;  

围绕节水惠民目标论文_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