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而过,我在教育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经历了很多。常言说的好: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这个梦想的达成,我一直在努力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学生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特别是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想要真正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必然要始于对学生的爱。因为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着班主任工作,每当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再一次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就再一次开始了“修枝剪叶”的过程,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有时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不全怪孩子,因为当今的社会,孩子们接受到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影响着孩子们,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细心。有时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一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做到为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是凌驾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在班级管理中,我一直坚持着行不言之教。老师是每个孩子的一面镜子,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哪怕上课请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个手势都力求做到尊重学生。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
在我的工作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爱就在那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每个天真可爱而又充满鲜活的生命当中传递。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但我知道我是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一群孩子的母亲。对于学生的尊重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以平等的观点去看待、理解学生问题,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会倾听学生心声,少一些强制尊严的教训,多营造一些宽松而高雅,明丽而清新的心灵氛围。一个合格的教师,他不仅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充满了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充满爱。对出类拔萃者充满爱是人之常情,对后进生多一份爱则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当你看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班主任,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
主题班会最不可少,我非常重视学校落实的每一次主题实践活动,定期开展班会课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环节之一。这样更有利于我安排本周工作。班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上一周的工作,计划这一周的工作,展望下一周的工作。开班会前准备一些感恩的,励志的书以及寓言故事等,根据班会课的主题选取相应内容的书为学生们讲述。例如,月考过后,可召开以《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也能正确对待胜败,准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正因为如此,我们班的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除此之外,班会课也要多设计一些“宽待你的敌人、莫让心态乱了方寸、给自己一个希望、不妨再试一次、快乐无价”等方面内容的主题。充分发挥这些主题讨论和主题教育内容,使我们的班集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平等、交心、尊重、爱护等主题实践活动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无形提升了教师在学生中亲和力,威信力和感召力。
事实上,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为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会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尤其是同一些内向的学生谈心时态度更是诚恳和悦,而且也耐心启发,用自己真挚的感情去引发这类学生,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翼放飞理想,我将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孩子论文; 工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就会论文; 一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