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程是高中音乐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培育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体课程,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和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与学的关系,学都是先于教而存在的,教是为学服务的,重建教学关系,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所以将教学关系由以教为主更改为以学为主,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终达到不教之教,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所以,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本就是一门听的艺术。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在他的钢琴教育论文中说过:“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又称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具有听觉的感知。我们可以这么说,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才可能使心灵迸发创造性的音乐,这是学习音乐的正确途径。”
倾听理解指能够正确理解沟通对象以语言、文字及其他多种形式传递的信息,以及隐含的意图、情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倾听理解包括积极倾听和深度阅读的能力。包括具有良好的倾听技能,让沟通对象感受到尊重和关注;理解沟通对象所表达的内容和观点,体会其意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等。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去审视这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音乐这种通过聆听方式传递信息,并能将聆听的音乐进行深度分析和整合,从而触动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感悟音乐,并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观。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审美感知,音乐审美活动在听觉体验和艺术表现中进行。同时音乐鉴赏素养中也提出:“音乐鉴赏是以聆听、体验、探究、评价等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品鉴,在产生艺术联想与想象、获得精神愉悦和美感的同时,对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人文性做出判断和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这体现聆听音乐的重要,故而让学生学会聆听便成为首要任务,并一直要秉持坚持以聆听为主的原则。
二、教学中要先学后教
音乐鉴赏课核心素养之一方面就是自主发展,如何让学生自主发展,那就是要帮助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其具体表现内容之一就是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生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现在传统的音乐鉴赏课上,学生已经习惯这种“教材”以及“学跟着教走”的模式,在这两大“向导”引导下,便会慢慢淡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可能无法在此领域促成创造性的思维。而我们现在倡导的课程改革,我们正可以充分运用集体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来开展课堂的合作学习,转劣势为优势,并将其视为改变课堂的宝贵资源,从而达到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音乐鉴赏课程,在高中阶段并不受高考的压力,更多的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促成学生能动、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改变教学关系,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转变,最终达到完全的自主学习,在音乐课堂上完全可以没有顾虑地实施和转变。
三、实现不教之教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有一方面是艺术表现,主要是指通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和音乐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这样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
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有一句核心的话“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是对叶老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概括,这句话对于如今的核心素养培养依旧有着启示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构建了完整的教学概念,简而言之便是“不教之教”。譬如,我每年均教授高一年级数个班级的音乐鉴赏课,在重复每个教学环节时,也会出现多少因为疏漏而未讲的知识点,对于疏漏未讲而造成学生的疑问,我们及时进行提点,利用好这个教学转变契机,慢慢形成观念和思想的转变,逐渐形成不教之教。
所以通过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精神的理解和音乐新课标的解读,希望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堂能落实好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重建好先学后教的教学关系,实现好不教之教的教学核心思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在音乐鉴赏课堂中得以提高,形成质的改变,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柴永柏 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成尚荣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郭晓明 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的模式探讨一一基于整体支配与部分渗透模式的比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5]李如密 王禧婷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J].教师教育论坛,2018,(10)。
论文作者:陈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7
标签:音乐论文; 素养论文; 不教之教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艺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