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论文_张卓

(1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庄社区卫生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22)

(2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举措获得到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研究组病例实施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案,而参照组患者仅实施针灸治疗方案,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优势更加显著,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关键,采取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举措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有效率,能够让患者获得到较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巨大。

【关键词】 针灸;中药;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339-02

中风疾病在中老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存在较多的特点,诸如致残率较高、致死率较高以及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中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言语不利等。患有中风后遗症的患者,不仅严重降低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带给家庭一定的经济负担。本研究针对将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举措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详细的报告内容作出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9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均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愿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实施CT脑部检查以及MRI检查,依据《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内容获得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享有治疗知情权,在展开治疗前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于此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了各具48例患者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为44岁至70岁(52.8±3.4岁),包含32例男性以及16例女性;参照组患者年龄为45岁至69岁(54.5±3.7岁),包含30例男性以及18例女性。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针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均实施针灸治疗举措,起到活血化瘀、恢复脏腑之功效,最终阴阳平衡,具体方法为:半身不遂者,在上肢部位内关、曲池以及三里、肩髃等穴位进行针灸,在下肢部位三里、太溪、环跳以及承山、血海和三阴交等穴位部位实施针灸[1]。言语障碍以及口眼歪斜患者,取头部太阳、廉泉、百会以及人中、攒竹、下关等穴位实施针灸。每一组均分为上肢、下肢以及头部取10个穴位,交替各穴展开针刺[2]。于针刺得气以后,进行留针0.5h,每日进行1次针刺,将15日作为一个疗程,针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连续性的治疗3个疗程。

在针灸基础上,对于研究组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取黄芪80mg;川芎、赤芍以及当归、地龙分别20mg;桃仁、红花分别10mg。以此药方,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进行服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同时意识得到清醒、语言功能恢复、肢体能够正常活动,生活可以自理即为痊愈的评价标准[3];在治疗以后,患者后遗症状具有显著的减轻,同时语言功能较清晰、肢体功能具有明显改善,可进行独立行走或者拄拐行走,生活部分自理,即为显效的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减轻,言语表达相对不清晰但是能够进行基本意思的表述,生活部分可自理,即为有效的评价标准;通过治疗,以上指标均未发生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即为无效的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计数资料应用(n,%)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情况如下表1所统计,通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中风最早产生于《金匮要略》中,导致的因素是腑功能失调而正气虚弱,病位在脑,同心、肝、肾和脾具有重要的联系[4]。在发作期间,由于气血逆乱,导致冲犯脑诱发此病。同时,动脉损坏以及先天性脑血管异常、动脉夹层异常、高血压等情况,均可引发中风疾病。发病之后,剧烈的头痛、步态异常以及血压异常、眩晕等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仅对于神经系统构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会产生口眼歪斜、语言功能异常、肢体麻木以及周围性瘫痪等严重程度的后遗症现象,降低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5]。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不断的重视起中医的地位,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后遗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举措,获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应用针灸治疗,可以推动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对于缺血现象进行良好的改善,并且显著刺激大脑皮质,提升神经调节功能,进而促进细胞组织新陈代谢,发挥疗效。同时在本次治疗药方内,黄芪和桃仁可发挥活血补血、润燥滑肠之功效;红花、赤芍发挥通经活络、活血祛瘀之功效;当归、川芎可气旺血行、调经止痛。诸味药物联合应用,共同推动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提升,增加脑组织内血流量,进而减轻颅内压、缓解脑血肿,积极发挥治疗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关键。将针灸配合中药的治疗举措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并且安全性可靠,能够让患者获得到较高生活质量,因此推广应用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孙华山.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05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1,12(05):506-508.

[2]刘红.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22(04):298-300.

[3]王重洋.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4(31):39-40.

[4]王汉华.针灸配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23(02):69-70.

[5]杨亚玲.中药口服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08):50-51.

论文作者:张卓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论文_张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