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公共需求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是论文,特征论文,主流论文,需求论文,我国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278(2005)03-0058-06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动向:公共投资异军突起
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充分的需求拉动,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所以,准确认识市场需求动态、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就需求形成的共性特征而言,社会总需求由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构成。私人需求是不同消费个体的差异性需求,如个人的吃穿用等物质需求;公共需求是不同消费个体的同质性需求,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物质或非物质需求。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民的生活正从满足吃穿的温饱阶段向追求精神层面的小康社会悄然过渡,换句话说,公共需求的满足,将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征。
我们首先观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满足私人需求的投资情况(所选样本领域包括:制造业、贸易和餐饮业),在此时段内,不同私人需求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势头非常迅速。例如,制造业的年均投资增长率为12.2%,贸易和餐饮行业的年均投资增长率则高达15.5%。1995年以后的时期,公共需求的基本建设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所选样本领域包括:交通与通讯业、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业)。在1996年至2000年期间,交通与通讯业、卫生体育与社会福利业以及教育文化业的年均基建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8.1%、15.8%和18.5%,显然要高于全行业基本建设投资年均12.6%的增长速度[1]。比较同时期的私人需求基建投资增长速度,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满足公共需求的投资势头经过1995年这个拐点,呈现与私人需求投资基本反方向的增长趋势(见下页表1)。
从年度新增固定资产存量的变化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满足公共需求的新增固定资产同样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而私人需求的新增固定资产,虽然其基数较大,但因市场需求的日趋饱和,其增长势头明显出现萎缩(见表2)。以1995年为基期,2001年满足私人需求的两个行业年度存量净增值的总和为318.39亿元,而满足公共需求的三个行业年度固定资产存量净增值的总和为2105.56亿元,超过前者的6倍多。
表1 私人年公共需求的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比较单位:%
私人需求行业 公共需求行业
年份 制造业 贸易与餐饮业 交通与通讯业 卫体与福利业 教育文化业
19969.10.7 16.2
16.6 18.6
1997
-9.65.5 19.1
21.2 26.5
1998
-3.2
11.5 48.0
24.3 16.3
1999 -25.5
-5.7
5.57.7 15.6
2000
-0.64.8
6.29.9 15.7
年均增长率 -5.33.2 18.1
15.8 18.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资年鉴(2001)》(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数据计算。
公共投资的迅猛增长是建立在社会对日益扩大的公共需求的基础之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个人公共需求和政府公共需求构成的社会公共总需求,相对于私人需求而言,呈现出十分强劲的上升倾向。
二、需求主体结构的导向分析:公共需求持续旺盛
如果将财政支出视为现实的政府需求,那么在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间,政府直接和间接满足私人需求的支出共为20348.85亿元,占政府总支出的54.8%,同期政府的公共需求支出为8064.85亿元,占政府总支出的39.3%[2]。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需求政策以刺激和推动市场经济为主要目标。20世纪90年代的10年,政府需求导向出现了逆转,政府公共需求已处于主导地位,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0.5%,而私人需求的政府支出比重却降至39.3%,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政府公共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充分说明,政府基本完成推动市场经济改革使命后,正在向履行公共职能的轨道回归,这个转变直接表现为政府公共需求比重的提高。
表2 私人与公共需求的新增固定资产动态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数据整理。
从发展角度看,我们发现政府公共需求的增长趋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见表3)。20世纪80年代的10年,政府的公共需求增长了3倍;随后的90年代,其增长速度持续加快,10年间的增幅高达5倍。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与相应年份的政府私人需求相比较,政府公共需求增长速度年平均要高出近2.5个百分点,并有8年的增长速度超过私人需求增长速度,超幅最高达10多个百分点(2000年)。在政府公共需求的3个项目中,政府行政管理需求的增幅最大,其增长速度在6个年份中处于领先;社会文教需求的增幅位其次,有3个年份的增长速度位居第一。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公共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增长幅度超过政府私人需求。由此而言,政府公共需求的重点是行政管理和社会文教,这是基本符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发挥规范市场秩序、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生活的共同需求,因此政府公共需求的高速增长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表3 政府的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增长比较单位:%
政府私人需求 政府公共需求
年份
经济建设①总公共需求
社会文教国家防务行政管理
1991 4.42
10.52 15.19
13.78
-0.13
1992 12.90
13.63 14.18
14.40
11.93
1993 13.76
23.57 21.46
12.69
36.87
1994 30.46
29.56 27.44
29.34
33.65
1995 19.30
16.90 17.00
15.62
17.56
1996 13.24
17.58 18.43
13.09
18.94
1997 12.79
16.42 18.69
12.85
14.64
1998 14.59
17.79 18.68
15.03
17.77
1999 21.10
23.24 24.16
18.87
26.27
2000 13.57
24.12 20.50
12.18
37.00
2001 12.60
21.62 18.90
19.42
26.8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2)》(中国财政杂志社2002年版)数据整理。
注释:
① 政府的经济建设需求主要包括基本建设、企业流动资金、地质勘探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其主要受惠者是不同个体的企业(即经济学的私人概念)。
政府公共需求的增长必然是建立在个人公共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个人公共需求的增长又是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一致的。一般而言,个人收入水平低,则个人的私人需求比重较高;个人收入水平高,则个人的公共需求比重较高。我们大致可以通过恩格尔系数来表达这一规律。1995年之前,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均超过0.5以上;1996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开始低于0.5,2002年降至0.377。[3]恩格尔系数仅仅反映的是个人食品消费的比重,不能全面概括个人的全部私人消费内容,因此我们对恩格尔系数进行调整,将个人衣着、个人家庭设备等消费考虑进去,构成个人的私人需求比重(可视为扩大了的恩格尔系数)。公共需求主要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等项目,其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构成个人的公共需求比重。非常明显,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个人的私人需求比重与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走势是一致的,而个人的公共需求比重却不断上升,扩张欲望十分强烈(见下页表4)。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个人的公共需求和私人需求均一路攀高,但是两类需求的比重却出现相反的走势。1990年至2002年期间,个人的私人需求比重大幅度下降,降幅达22个百分点;相反个人公共需求比重则急剧上升,升幅约达14个百分点。年均个人公共需求比重的提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1985年至1990年增长了0.03个百分点,1990年至2000年增长了0.55个百分点,特别是1995年后的7年,提高了近1.55个百分点,相当于过去10年年均个人公共需求比重增幅的5倍(注:关于个人的公共需求比重,1985年至1995年共上升了2.93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29个百分点,1995年至2002年共上升了10.84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55个百分点。因此,不同阶段的年均升幅比较,后者是前者的5.1倍。)。
表4 城镇居民家庭的个人收入、私人需求及公共需求情况(注:个人居住需求因素没有考虑在内,主要原因是:1990年前我国大部分人居住的是公房,之后虽然进行房改,但多数人是以福利房价购置住房的。所以居住消费性质不易归类。)
年均可支配收入 年均个人的公共需求 年均个人的私人需求
年份 收入额 增长率(%)
需求额 需求比重(%)
需求额 需求比重(%)
(元) (元)(元)
1985739.08 —86.11 11.65 507.63 68.68
1990
1510.16104.3 178.44 11.82 973.12 64.44
1995
4282.95183.6 624.34 14.582514.55 58.71
2000
6279.98 46.6 1414.60 22.532846.27 45.32
2001
6859.58 9.2 1573.85 22.942939.87 42.86
2002
7702.80 12.3 1958.40 25.423251.40 42.2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数据整理,1985年资料见《中国统计年鉴(2002)》。
三、公共产品供给缺口弥合的关键:提高公共供给水平
政府和个人的公共需求构成全社会的公共总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政府及个人的公共需求欲望相当旺盛,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同期GDP10%的增长速度和全国居民消费水平7.6%的增长速度。公共产品的总供给是以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或价值进行衡量的。如果全社会的公共产品供应均是由政府免费或低价提供(注:理论上指纯公共产品的供给,可是实践中包含有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甚至存在部分私人产品的供给(如经济建设的投入)。),那么就不存在市场供给价格,其供给总量应是政府无偿获取的收入,即是通过税收形式表达。换言之,税收是公共产品的理论供给量。如果公共产品是由市场提供(注:理论上指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可是投资性质的纯公共产品的提供,通常是通过市场中的价值交换实现的。),则每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必然要贴上市场价格的标签,其供应水平就是公共产品社会投资的价值量,亦可称为公共产品的实际供给量。公共产品的理论供给和实际供给应与公共需求相适应,以体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均衡发展,然而现实状况却大相径庭(见下页表5)。
20世纪90年代前,社会公共需求水平较低和政府职能的宽泛。表面上看,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比较充裕,但是从全社会角度观察,潜在的公共需求却不能得以满足,存在较大的公共产品实际缺口。1990年以后公共需求增长十分迅速,而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与政府职能转换缓慢的现实,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不相适应,因此,不仅公共产品的实际缺口继续扩大,而且理论缺口自1990年出现突破后,随后缺口额逐年攀升,10年间增加了17倍,而同期实际缺口的增幅只有近3.5倍。虽然公共产品实际缺口的扩大速度不快,但增长较均衡,并且其缺口的绝对额较大,基本上是公共产品理论缺口额的近2倍。从总体方面看,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公共需求的强劲发展,以致造成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实际缺口扩大,公共产品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十分突出。从结构方面看,产生公共产品缺口的主要因素是实际供给的严重不足,2001年的公共总需求增长了20%,与此相适应,公共产品的理论供给增长了29%,而公共产品的实际供给只增长了14%。由此可见,根据现行体制,我国公共产品市场均衡的主体仍然是由政府在起主导作用。
表5 公共产品的供求缺口单位:亿元
总需求①理论供给②实际供给③理论缺口实际缺口
年份(1) (2)
(3) (2)-(1) (3)-(1)
1985
857.13913.24
328.9556.11 -528.18
1990 1620.92
1453.85
410.91 -167.07 -1210.01
1995 3983.81
3182.62 2519.35 -802.19 -1464.46
2000 9701.17
6833.15 5561.85 -2868.02 -4139.32
2001 11658.06
8828.82 6339.72 -2829.24 -5318.3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1)》(中国财政杂志社2001年版)、《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2002年版)有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注释:
① 包括政府与个人的公共需求,个人公共需求按1亿职工人数测算。
② 指扣除财政经济性费用的税收收入。
③ 按照表1的统计口径加上国家党政机关基建投资因素测算。
众所周知,我国长期通货紧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严重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刺激需求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1990年以来,我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确在推动社会需求方面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是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的主要来源是国债。2001年的财政赤字为2516.3亿元,发行国债4604亿元,扣除当年1923.4亿元的还本付息款后的国债余额的2680.6亿元,大部分均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公共产品理论缺口不仅没有扩大而且略有缩小,但是,我们仅靠扩张的财政政策,想从根本上消灭这个缺口是不现实的。[2]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如果在公共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增发与理论缺口等额的国债,国债规模将增长61.4%,这与上年度国债规模10.1%的增幅差距过大,必定会造成沉重的偿债压力;其二,社会公共需求增长趋势并不会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国债的正常增长不可能赶上公共需求的增长,公共产品供求缺口很难弥合。
从宏观政策层面上看,我国经济政策的主旨是刺激私人需求,可是,如果忽略了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的相关性特征,政策效果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持续几年的公务员加薪和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及城镇农民“三条保障线”政策,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并激活消费品市场,可是效果却不理想。
2001年政府为加薪支出约1000亿元,可是大约形成消费的至多占30%,其余的形成储蓄,以至次年6月的居民储蓄净增加了8200亿元。199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8次降低利息率,旨在推动内需和分流储蓄压力。然而实际情况也不尽如人意,2002年2月第8次降息后仅4个月,居民储蓄高达82000亿元,比前一年同期净增8034亿元。虽然扩大内需政策的总体效应不甚明显,但在房地产、文化教育、旅游和小轿车等个人消费领域的刺激作用还是较显著的。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披露:2003年1至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9亿元,增长9.2%;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7228亿元,增长10.4%;其中,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支出和非消费支出增长更快,例如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支出平均增长了15.7%,购房和建房支出增长82.6%。[4]由于上述这些个人需求的公共产品关联性特征,必然会推动满足相关的配套公共需求项目投资的升温。2003年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前年同期水平比较,房地产公共服务业增长了28.5%,文教卫生、广播福利业增长了40.3%,虽然增幅较高,但与同类公共需求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有些领域供求差距更大,例如运输邮电通信业的投资同比增长率只有3.3%,相对需求增长低了近13个百分点[5]。从总体上看,公共产品供给不能满足公共需求的矛盾,不仅是现实的存在,而且还在持续发展。
四、简短结语
上述分析自然得到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焦点问题,并不是个人的私人需求不足,而是个人与政府的公共需求旺盛,所以设法提高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应当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因为个人的私人需求,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私人需求已趋饱和状,而由于私人产品供应的旺盛,使得私人需求呈现相对不足,所以刺激私人需求的政策并不能解决供求均衡的矛盾。公共需求的走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自然产物,公共产品供应的不足不仅无助于弥补私人供求缺口,而且会破坏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均衡。现行扩大内需的种种政策只能通过增加资本增量来维持高经济增速,需求结构的差异不仅不会缩小,反而可能扩大,也就更谈不上调整好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我们应当及时调整政策思路,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鼓励公共项目投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
收稿日期:200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