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小麦良种——长春7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春论文,良种论文,小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春7号是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在1987年以76110为母本,垦北1号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的方法,经过7个世代育成的。于2000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一个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是适于我国旱作地区开发推广的春小麦。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直立,叶片绿色,叶片宽,长形披散。株高在90~105cm左右,成株叶片数8片。穗纺锤形,穗长9~10cm,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千粒重40.9g。据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含粗蛋白18.88%,湿面筋35.25%,吸水率60.15%,角质率99%,容重784g/L,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评价值84。品质优良,达到国家强筋类小麦一级标准。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抗旱能力强。生育后期灌浆速度快,茎秆强壮,抗倒性强,在长春地区出苗至成熟约85天左右。
产量表现:1997~1999年参加吉林省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平均每亩产量251.07kg,比对照丰强3号增产10.6%。2001~2003年参加全国春小麦旱地早熟组试验,产量与对照辽春9号持平。在示范推广种植过程中,白城、农安的开安等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亩产最高可达334.1kg。
栽培要点:要选择保水保肥、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和灌水方便的地块种植。要精选良种,剔除破粒、瘪粒、病粒和各种杂质,并在充分晾晒后,利用防病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粉锈宁拌种,以防止发生锈病、白粉病和黑穗病等病害。在长春地区通常于3月下旬至4月初顶凌播种,行距15cm,播幅5~8cm,播种深度3~4cm。要坚持配方施肥,平稳促进的原则,结合深耕整地,每亩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重施种肥,随播种每亩施用含氮磷钾的复合肥20kg;适当追肥,在小麦进入拔节期前,每亩追施尿素20kg。有灌水条件的地区,在三叶、拔节、灌浆等时期,灌水3~5次。4~5片叶时喷洒2,4-D丁酯防除杂草,小麦苗期防治蚜虫,6月中下旬防治粘虫。适时收获,长春地区于7月中旬小麦进入蜡熟末期,这个时期收获小麦最佳,过早导致减产,过晚易受风雨袭击,造成植株倒伏,穗发芽,子粒霉烂等损失。
适宜地区:绎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长春7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在吉林省中西部以及黑龙江、内蒙等春麦区均适宜种植,清种、间种或套种均可,若在水浇地种植效果更佳。
联系电话:010-6891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