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洋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056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行业发展的越发完善。而道路施工中的路基项目是整个施工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如果依照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路线位置来说其相应的建筑均呈现出带状结构,其主要承受是从路面来的压力,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与强度和持久等性能。而软土路基的相应施工技术确实充分保障其质量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施工的重点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软如路基施工技术做了具体研究,并针对一些市政道路的施工软土在实际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作了简要分析。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相关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些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在很多的路基施工中均遇到过较多软基处理上的问题,若不能很好的将其进行解决与处理就不能充分保证其道路软基的实际效果,很容易出现道路的沉降与稳定性的下降等问题。而更加严重的是还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质量与实际使用年限。所以,在实际的道路软基处理过程应用中选用比较先进的施工对策是整个道路质量上的充分保证,同时也会相应符合其道路的质量标准。本文结合道路软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行方法与技术的简单交流与探讨。
1、软土路基的特点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点,需要加大软土处理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进而保证工程质量。以下将对软土路基的应用特征进行分析。
1.1 各向异性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软土是常年积累下来的,在粘土部分存在明显的分层。根据地质学相关知识,沉淀的土层表示不同年代的地质特征,需要根据土质结构明确土层间的关系。基于软土结构的特殊性,每一层都存在各向同性[1]由于结构自身的复杂性,不同的组织程序间存在各向异性。
1.2 抗剪度低
软土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土质呈现粘性,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土质很难承受抗剪应力。而抗剪强度的特点决定了地基在承受较大的载荷处的沉降比较明显,对于载荷比较低的地区,基于自身沉降力度的影响,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
1.3 塑形变化大
软土结构的内部空间存在一定的空隙,需要根据软土的不同方向的要求,适当调整内部位置,保证软土结构更紧密。由于压缩后的形体结构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需要从原有的载荷结构入手,适当处理软土地基结构。对地面损坏情况严重的在路基需要进行重新处理,路基施工保证一次性成功。
2、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多,相应的施工方法与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相关的设计人员一定要加强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提高整个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软基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1回填土施工技术
先挖除软基中的软土,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或者相关要求,对挖除的软土部分开展分层回填操作。通常情况下,分层铺筑的土层厚度不要大于40厘米。之后碾压基层路面,使路基路面的压实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完成之后继续下一层的填筑,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科学的计算填土的用量。其次就是用装载机将软基路面进行平整,之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连续碾压8次,才可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在此阶段的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填料是以中、粗砂为主,同时还要确保填料的压实性,有时也可以适量的加入一些碎石,但是一定要确保碎石的均匀。
2.2加筋法施工技术
随着越来越严格的道路质量要求,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进而为加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可供发挥的空间,加筋材料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一般可以概括为四种:一是柳条、竹片等天然材料;二是不锈钢钢带、扁形钢带等金属材料;三是尼龙、玻璃纤维等合成材料;四是混凝土等复合材料。在进行加筋施工的时候,一般将砂垫层与土工格栅合为一层,通过这样合层的方式将荷载传递到软基当中,进而使路基的软土层与合体层均具有了一定的强度。合体也就是指路基的柔性基础,并且也是构成软土层固结时的排水层。利用相关技术予以处理,使得整个路面更加平整,不仅加快了施工的进度,也提升了软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在进行土工格栅铺设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相应的均匀处理,在软基斜坡施工的过程中,部分石块由于受力情况不均而导致出现一定的变形,甚至会超出材料极限的弹性范围,为了有效的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在进行相关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相关施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一直处在适合的松紧范围之内。
2.3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就是指使用钻机钻到一定深度后,利用高压喷嘴将水泥浆喷出,对土体进行有效的切割,继而将土粒与水泥浆进行一定的凝固混合,以此来形成水泥固结体,使路基得以加固,避免发生渗水的情况。在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中经常会使用的技术主要有高压喷射流切割技术与化学注浆技术,通常适合应用在粘性土、淤泥、卵石以及砂砾等土层地基上。
2.4压密注浆碎石桩施工技术
压密注浆碎石桩施工技术就是指已经加固的桩位,实施打孔,之后利用碎石进行低压注浆。在初凝之后,利用预埋注浆管开展高压注浆,使碎石与周围的土层达到很高的密实度。
2.5强夯法施工技术
强夯法就是指使用相应的重物对软基开展强夯操作,以此来增加软基的密实程度,进而有效的提高软基的承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通常情况下适合应用在低饱和粉土、素填土、粘性土、杂填土等土质中。在正式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地段进行放样测量,明确夯实位置与间距;最好夯实3遍,从两侧向中间分排进行;当夯实量达到1-2厘米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夯实施工。
2.6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法指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在软土的位置设置竖直方向的排水井口。如砂砾井口、塑料质的排水袋等,尽可能的增大天然地基土层的空隙排水口,降低地基土层的空隙比例、加快地基土的固结变形、增强地基土的承受力。这种方法适合用在解决地基土层的内陷和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的问题。在市政公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快地基土层的固结速度,通常采用增加土层的排水结构,缩短地基土层的排水口间的距离。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通过增设竖向的地基土层排水口,加快地基土层的固结速度,缩短预压期的地基土层施压,做好施工中沉降工作。与此同时,这种方法也增强了地基土层的抗剪应力,使软土地基的荷载力最大化,以保证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能。
3.结语
由于市政道路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确保道路的工程质量势在必行。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技术,首先应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强软土路基的处理,夯实工程质量。其次学习先进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努力不断创新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胡新宏.关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研究框架思路[J].智能城市,2018,4(20):103-104.
[2]孙支援.试析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8,37(31):200-202.
[3]刘光明.软土地基市政道路加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及处治措施综述[J].中外公路,2018,38(02):45-48.
[4]徐红胜.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实践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6):143-145+13.
论文作者:秦阳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土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土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