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评价论文_刘翠萍

南京市雨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翠萍 210012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社区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对其给予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本组患者干预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较之干预前,本组患者经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干预前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率为51.61%,经干预后,认知率为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提升整体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价值

高血压属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同时也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诱因。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具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1]。本次研究抽取我社区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意在于通过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协助患者稳定血压,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已取得满意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时间段,抽取期间笔者所在社区6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我国对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5±6.1)岁。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摄取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具体内容为:①干预前根据社区情况制定详细护理管理方案,在实践中所有环节均严格遵照计划实施,协助患者尽快恢复;②根据患者特异性,制作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采取定时、定点集中宣传高血压相关知识,日常做好随访工作,通过对患者病情实时跟踪,以此及时调整相关管理内容;③召集患者与其家属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相关疾病资深医师进行疾病病因、特性、相关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讲解,提高患者与大众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率;④定期对患者血压予以测量,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便随时了解患者血压情况,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便于针对性给予正确控制与稳定患者病情;⑤将高血压相关病理特征制作板报、手册等相关形式予以发放,内容可通过图文并茂的格式呈现,尽量保证大众易懂。同时护理人员需积极、亲切与患者与其家属进行沟通,通过对其心理情绪了解,进一步进行有效疏导计划,保证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护理与治疗依从性,期间重视指导患者药物使用正确时间、方法与剂量,与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⑥定时回访患者,给予体检,以便对患者病情及时掌握,进而控制病情进展,提高预后效果。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进行检测记录;②统计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认知率予以评估,期间做好记录工作。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作业,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中位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c2检验。P<0.05用于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差异

较之干预前,本组患者经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在给予干预前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率为51.61%(32/62),经干预后,认知率为96.77%(6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控制血压,而降压治疗的终极目的则是在最大限度的预防、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另外,高血压通畅情况下,多见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经多种疾病协同加重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此治疗措施应重视综合性治疗。不同的人群降压目标也不同,普遍患者的降压目标为收缩压降至140mmHg,或(和)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但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因此也得以提示对于存在高血压患者而言,在给予基础控压的同时,预防合并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2]。

高血压是临床一种常见可防可控的疾病,对血压正常高值阶段、超重或肥胖、长期食用高盐饮食、过量饮酒者均需进行重点干预,定期给予健康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注意清晨血压的管理,积极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减缓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从其结果处可见,较之干预前,本组患者经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骆田斌,徐惠庆[3]的研究报道一致。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我国普遍患者与其家属了解度不高,加上本病属慢性疾病,疗程较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出现服药降压不积极、控制血压方式不当、日常注意事项不重视等情况,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血压难以降至正常范畴。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重视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普及,通过实时跟踪患者病情、血压控制情况、有无相关合并症等,通过对患者病情信息反馈及时掌握,酌情调整控压措施,因此在患者血压改善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另外在给予干预前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率为51.61%,经干预后,认知率为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管理中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护理人员口述普及等方式,从其根本上提升了患者与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对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的严格把控,以此巩固了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提升整体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珂.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151-2154.

[2]芦育晶.规范管理在25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5):565-567.

[3]骆田斌,徐惠庆,朱秋荣,等.基于定诊医生模式的高血压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1):842-845.

论文作者:刘翠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评价论文_刘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