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价值评析论文_刘翠芬

刘翠芬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二科 010030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患者 共126 例,收治年限在2013 年7 月~2015 年3 月之间,通过抽签的方式将126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63 人。其中一 组膝关节置换患者仅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膝关节置换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加用健康教育路径, 设定为优势组。对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优势组膝关节置换患 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6±1.87)天、9.52%(6 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95±2.64)天、25.4%(16 例);优势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67%(59 例),高于对照组的77.78%(49 例)。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不仅能缩短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还能获得更多的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0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93-02 随着生活水平以及护理医疗水平的共同提升,膝关节置换 患者对临床上的护理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院开展本 次的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 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6 例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 者收治年限在2013 年7 月~2015 年3 月之间,通过抽签的方 式随机将126 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63 人。 其中一组膝关节置换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设定为 对照组。对照组中有18 例男性患者,45 例女性患者,63 例膝 关节置换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8~78 岁,平均年龄为(62.47± 8.66)岁。

另外一组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 康教育路径,设定为优势组。优势组中有19 例男性患者,44 例女性患者,63 例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年龄跨度为39~77 岁, 平均年龄为(62.61±8.42)岁。 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一般资料,接受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可确定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126 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在临床护理开展前均知情同 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的各项治疗手 段进行干预的同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路径,健 康教育路径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由多个医护人员的 讨论,所制定的系统化护理模式,患者的护理进程严格按照健 康教育路径表执行[1]。健康教育路径主要包括手术前教育、手 术日教育、术后4 天~2 周教育以及术后2 周直至出院教育。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 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其中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数值越低,则证明护理效果越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护理 效果越好。

1.4 数据处理

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接受SPSS17.0 统计学软件的处理,计量资料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通过t 检验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 则以百分比表示,通过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当有P<0.05 时, 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优势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 别为(13.06±1.87)天、9.52%(6 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的(17.95±2.64)天、25.4%(16 例);优势组膝关节置换患 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67%(59 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的77.78%(49 例)。数据差异接受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均 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 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数据

3.讨论

膝关节置换作为一种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以 及矫正膝关节畸形的手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广泛的运用[2]。通 过分析临床实际病例,结合各类参考文献,可以发现,科学有 效的护理手段能够缩短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身体 机能恢复时间。 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主要是以健康知 识为基础,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制定具有阶 段性的健康指导护理方案[3]。在执行健康教育路径时,医护人 员应严格按照计划内容执行,循序渐进帮助患者身体机能恢 复。 常规的护理手段,缺少相应的规划性,并不能对膝关节置 换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因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 的制约性。 健康教育路径则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理念,以健康的护理 知识为指导,通过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 护理。

(1)手术前教育。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入院时,医护人员 在对其进行规章制度、病房环境、病房设施以及医护人员信息 介绍的同时,可以向患者详细阐述疾病基础知识、手术治疗的 手段、目的以及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接受 手术前,医护人员负责对患者术中的配合度进行训练,并做好 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好治疗心态[4]。

(2)手术日教育。在患者手术日,医护人员提前告知患 者如何在术后进行相应的自我干预,干预内容包括体位、肢体 位置、饮食搭配、患肢的功能锻炼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5]。

(3)术后4 天~2 周教育。膝关节置换患者在医护人员或 是家属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的疼痛耐受程度,主动进行相应的 患肢功能锻炼,提升其活动能力。另外,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 下活动,加速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4)术后2 周直至出院教育。膝关节置换患者能进行一 定程度的下床行走后,进行定量的蹲位训练。患者在出院后,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叮嘱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 炼,并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提醒患者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评 估其患肢恢复效果[6]。 通过本次的临床护理实验,能够发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加用健康教育路径,比之单用常规护理,更能有效减少膝关节 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还能获得患者的更多 认可。数据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处理,能够确定存在统计学 意义(即P<0.05)。 总而言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路径,能够 有效减少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另 一方面还能获得更多患者的支持,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俊晶.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50-52. [2]赵晖,李洁,李晶等.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膝关节置换 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19-21. [3]宋友友,马新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开展路径式健康 教育的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2):145. [4]高宇清.健康教育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 炼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1,33(6):951-952. [5]张炎珠,陈培能.临床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 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8): 1215-1217. [6]方永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自我功能训练的路径化健 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9):228-229.

论文作者:刘翠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9

标签:;  ;  ;  ;  ;  ;  ;  ;  

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价值评析论文_刘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