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中医医院心血管二科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皮肤黑变病属于祖国医学“黧黑斑”的范畴。西医对皮肤黑变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特色,且收效甚佳。曹宝国主任医师以“有诸内必形于外”整体观念为指导,以中医八纲、脏腑辨证为基本,认为病因病机在于肾脏虚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瘀阻络,临床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皮肤黑变病;黧黑斑;曹宝国;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23-02
皮肤黑变病系主要发于面部的黑褐色色素沉着皮肤病,其发病涉及过度的日晒、人为抠擦、滥用化妆品、失眠熬夜、忧思抑郁、焦虑烦躁等诸多因素[1]。此病在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西医对皮肤黑变病尚无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特色,且收效甚佳。曹宝国主任医师认为皮肤黑变病属于中医“黧黑斑”范畴,病因病机在于肾脏虚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瘀阻络,临床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兹籍验案一则以总结其临床。
患者贾某,男,51岁,初诊2016年6月9日,主诉:面部生黑斑1年余。患者8年前两颧颊、前额部开始出现点片状轻度灰褐色斑,不痒不痛,随后出现黑变。近1年来黑斑逐渐加深扩大,边界不清,似尘垢煤烟,现已波及耳前、耳后。外院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病变,并予维生素C口服,未见明显好转,故寻求中医治疗。症见:面部发黑,尤以双侧面颊、前额为甚,边缘不规整,无瘙痒,无脱屑,伴有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不适,五心烦热,胸胁胀闷,食少乏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皮肤黑变病。中医诊断:黧黑斑。证属肾脏虚衰,肝气郁滞,脾失健运,痰瘀阻络,以补肾疏肝、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处方如下:山药10g、桑寄生15g、菟丝子10g、生甘草5g、怀牛膝10g、知母10g、鸡血藤30g、黄柏10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淫羊藿10g、合欢皮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二诊(2016年06月29日):诉因路途遥远,汤药服完后继续服原方5剂,共计服用汤药19剂,颜面部黑斑变淡,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不适,五心烦热,胸胁胀闷明显减轻,目前神疲乏力、便溏,余无明显不适,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弱,上方加党参15g、麸炒白术15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三诊(2016年07月15日):服上方14剂,面颊、前额为等处黑斑进一步变淡,耳前、耳后黑斑消失,无其他不适症状,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加丹参15g、白芷10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四诊(2016年08月09日)面颊、前额为等处黑斑明显变淡,范围明显缩小,余无不适,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嘱上方不变,研磨冲服,每次3g,每日3次。五诊(2018年3月30日)诉坚持上方服用1年余,目前面部黑斑基本消失,诸症告愈。
祖国医学文献中多有与皮肤黑变病相似的描述,如《医宗金鉴》:“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曹宝国主任医师认为颜面为肝、脾、肾经络循行汇集之地,尤以颧、颊、前额或鼻部出现黯黑、黧黑斑,均与肝、脾、肾三藏虚损、络脉瘀阻有关。
《黄帝内经》曰:“黑为肾之色”、“面黑者肾之病”。《医学准绳六要·望法》曰: “肾属水,水涸则面黧”。 《外科正宗》言:“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朝服肾气丸以滋化源。《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亦云: “面色黧黑,因……少阴气绝……肾虚水枯所致”,故面色黧黑与肾脏密切相关[2]。肾阴亏虚,水亏火炽,肾之本色落于外,外发为黑斑。肾主水,水在体内的升清降浊靠肾阳温煦、蒸化和推动。若肾水上泛,或水衰火盛,浮于头面,亦可导致面部焦黑。肝藏血,主疏泄,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调达则气血津液运行通常,若情志不畅或暴怒伤肝,则气机不畅,气血津液不得布散,化生痰浊,内生瘀血,阻滞脉络,导致面部气血失和,痰瘀互结,日久化火,火燥精滞,颜面肌肤失养而出现黧黑斑[3]。如《医宗金鉴·外科卷上·黧黑黯》所述:“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颜黑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中医文献多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曰:“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皆令血气不调,致生黑。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失调则气血化生受碍,外不能洒陈于荣卫经脉,使肌肤失养而发病”。水液代谢不畅,痰饮内停,阻塞脉道,以致气血不畅,不能上荣于面亦发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治斑不离血”,气血失和、瘀血阻滞脉络是皮肤黑变病的病理基础[4]。如《难经》言:“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故在皮肤黑变病的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5]。综上所述,皮肤黑变病为西医难治之疾,曹宝国主任医师以“有诸内必形于外”整体观念为指导,以中医八纲、脏腑辨证为基本,全程谨守病机,遣方用药,方证相合,以收良效。
【参考文献】
[1]任思思,高如宏.高如宏教授治疗黑变病的临证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01):75-78.
[2]曹妤馨,乔治园,曾斌芳.曾斌芳教授治疗皮肤黑变病验案1则[J].新疆中医药,2017,35(02):35-36.
[3]朱士伏.滋肾活血汤治愈瑞尔氏黑变病二例[J].中医研究,1998,11(01):32-33.
[4]邢儒伶.黑变病治验[J].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2):564.
[5]孙迎军,王鸿雁.黑变病8例报告[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09(02):137-139.
论文作者:王恒,刘小桂,高洁,曹宝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皮肤论文; 黑斑论文; 气血论文; 中医论文; 肝气论文; 主任医师论文; 面部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