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基础设施之一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基础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更加深入的摸索和研究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出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匹配的施工技术,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更加顺利,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希望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工作提供参考,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水利水电项目是我国的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选择会对整个项目的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也会影响后期的收益。因此,人们需要对施工工艺加以重视,不断地深入挖掘和创新,更好的为农业的生产、生活服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有了明显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的创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而言,是否掌握了进步的施工技术,才能创造良好的收益,所以本文就深入的剖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有序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及意义
1.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由于不同的水域地理气候和周围的环境不同,致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过去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运输方面,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工程材料在运输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而产生的运输过程中的费用也比较高;(2)工程施工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多是通过开通隧道、高空作业、水下施工、土方爆破的方式来满足施工的需要,这就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度很大、危险性高,并且要求的技术水平也要很强。(3)施工环境方面,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作业方式很多,那么不同的作业方式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比如北方降水少,而洪水和汛期多发生在南方等都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原因。(4)施工顺序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比较繁杂琐碎,遵循的规律也是多种多样,因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比如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挖掘的先后顺序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是需要按照科学的规定进行的,一般按照从上到下、先河岸陡坡后河槽的顺序进行挖掘。如果不这样做就容易导致塌方的事故发生,从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保障施工的安全是水利水电工程工作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点。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意义
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巨大,南北方地理环境、气候温度的差异十分巨大,因而水资源的分布十分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有时甚至引发水患,而北方的水资源却十分匮乏。将南方富余的水资源调动到水资源短缺的北方一直以来都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目标。但是南水北调工程这个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其中的操作十分复杂,需要多方面相互协调与配合。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效果。通过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水利建设中的经济利益,这对我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意义十分巨大。
2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问题
2.1工程方法和标准
根据周围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具体分析,就需要对项目准备进行现场测试和分析。现在没有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测试,这可能是由于以前对工程建设不完善的准备造成的。
2.2工程设计者之间的合作
水利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员工知识储备与专业人员的合作。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执行项目。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是的设计人才并不是具体的操作技术人员,而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并没有具体的研究和反思。
2.3缺乏研究资料
在项目实施之初,应该收集各种数据,以使项目更加流畅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我们无法保证项目顺利完成数据库,水利水电工程缺乏这些具体的相关数据分析,就会导致我们正在进行的设计工作无法顺利运行,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实际地对工程情况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3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施工技术
3.1GPS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技术也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创新,定位技术是建立在卫星系统的基础之上的,优势较为明显,主要有:快速、简便和高效,系统因为明显的优势,所以开始逐渐替代了原本的地面地位系统,定位技术广泛的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3.2GIS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GIS技术牵涉到很多门学科,是建立在地理空间的背景之上的,采取了地理模型的分析手法,将其广泛的用在了施工中,能够极大的提升水利水电的效率。最近几年,GIS技术和数据库有了较快的发展,而且在水利水电行业的应用尤为广泛。一方面,能够对存储数据和信息进行合理的收集,另一方面,还可以构建数字地形模型,为有效的提升测量数据的利用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可以节省人员的投入,做好科学化的管理,更好的为工程技术服务。
3.3导流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创造出较为干燥的施工环境,以免河流汛期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导流技术主要是利用围堰来进行基坑的维护。在修建围堰时,相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在此基础上开展围堰施工和导流操作。围堰的修建能够对水流起到明显的阻挡作用,但是建设围堰会降低河床规模,导致过水区域变窄,增加了围堰压力。因此,确保围堰强度是围堰施工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施工人员需要对导流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和熟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导流技术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4坝体填筑技术
采用坝体填筑技术进行坝体施工,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地质状况进行充分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程序进行填土作业,确保坝体填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坝体填筑施工中,需要用到许多施工机械设备,因此,加强设备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是坝体施工管理的关键内容。
3.5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土坝施工过程中,坝体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对坝体进行处理在土坝防渗加固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通过对坝基和坝肩进行劈裂和灌浆施工,从而实现坝体防渗性能的提升,使水体高度降低,以此确保坝体工程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土坝加固防渗施工达到理想效果,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土坝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必须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断探索和研究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以此实现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柳冠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03):198+201.
[2]董宗根.浅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33(09):189.
[3]李晓娟.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141.
[4]兰海红.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01):133-134.
[5]胡红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05):138-139.
论文作者:纪广成,徐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围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