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2-01【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及招募方式。方法:对5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对其参加献血是否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原因等进行调查和回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结论:应制定符合高校学生预防献血反应的护理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对500大学生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1.2方法将数据录入Excel的系统分析。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资料采用检验。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无偿献血工作的主力军,发展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至关重要,做好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是实现自愿无偿献血的有力保障。多年实践证明开展多样形式的校园宣传工作对于组建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是关键所在[1]。研究发现在初次献血者中大学生所占比例高达37.88%,原因多是由于年轻人对新鲜事物了解和接受程度较好,且身体素质好对于献血对自身身体的影响有客观积极的认识。
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采血环境以及采血护士、巡视医生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术等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可分为:轻度: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中度:除轻型症状外,尚有胸闷、恶心、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重度: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晕厥、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讨论多年实践证明在献血过程中有关专家实验指出979名空腹献血者及1716名餐后献血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结果为:空腹献血者有3例一般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只有1例[空腹献血者有1例,重症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无一例[2]。
这说明献血前充足的身心准备,尤其是餐后献血可达到既保证血液质量,又解决献血反应的问题。偶可因献血前10~12小时未进良而出现眩晕反应。其表现为:软弱无力、头晕、脸色苍白、皮肤凉冷、大汗、恶心、呕吐。脉博缓慢、并短暂性意识消失昏厥,被称为低血糖昏厥。这只是一时性血糖降低,待晕眩症状完全消失时,体内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糖是人体分解代谢和氧化过程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又因献血而使一部分能源被消耗时,耐受力低者会使血糖暂时降低。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组织。这时,可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下丘脑腹侧核与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减少,大部分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突然下降,导致一时因缺血而缺氧,即出现短暂的意识消失。若此时献血,血流量减少,运输到脑组织的糖就更相对地减少,而脑组织不能进行无氧糖酵解,随之发生缺血反应。初期反应在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底节、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也相继受累,最终致中脑活动受影响,而出现低血糖昏厥。
献血护理服务过程中我们应让高校学子认识到采供血机构只是在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开展采供血服务,如果每一次献血能顺利进行,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容易让高校学子成为固定献血者。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应不断完善献血后护理服务工作,增加与献血过程前、中、后的心灵交流沟通以及献血时候的问候很观察。应根据大学生知识与心理的需求制定符合高校学生献血反应预防策略。第一次献血的献血者尤其需要有安全感:需要我们详细地解释献血的每一个步骤,并要告诉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决不能要让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感觉到孤单无助,参加献血的献血者,应自始至终有工作人员的陪护,有献血经验的多次献血者也需定期询问。
并且随时关注献血者是否有问题要问,他是否感到担心和害怕,以亲切的态度解除献血者的疑虑。面对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作人员,大学生初次献血都会感到害怕,我们应随时以献血者为关注焦点,关心献血者,不要使其感到孤单无助。采血过程中采血护士应该亲切随和,面带甜美微笑,不时地和献血者交流、沟通,只要献血者愿意和我们交谈,我们就要非常乐意地和献血者谈献血者感兴趣的话题。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如确保了献血者的安全感,献血者的献血过程轻松从而有效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1]李慧文,蓝欲晓,朱为刚,等.发挥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作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60.261.[2]高巨广,王钢,钟展华,等.献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J].中国输血杂志,2007, 19(2):140.142.
论文作者:刘 佳1 周吉霞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1
标签:献血者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大学生论文; 下丘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血糖论文; 工作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