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论文_袁立勇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技术集成型的规模化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方式,以工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润作业施工模式,实现住宅部品部件生产的工业化、施工现场装配化的 绿色建造。建筑产业现代化可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节能;减排

我国社会发展已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的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迫切需要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1 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产业基础逐步完善之后,系统整合建筑业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管理活动。建筑产业化不仅包括住宅,也涵盖公共建筑;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与特点,产业化技术路线也非一成不变。建筑产业化为科研、开发、设计、生产、产品、施工等各单位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图 1)。住宅产业化是以开发建设单位为实施主体,整合设计、施工、设备、装修等专业资源,形成住宅产业的创新联盟,持续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产品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设备集成化、装修一体化的建造方式,实现“四节一环保”的产业化目标。住建部一直倡导实施住宅产业化工作,在推进建筑产业化技术研究和交流的基础上,组织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同时陆续建成一批住宅产业化示范基础工程,包括住宅开发、施工安装、结构构件、住宅部品等相关产业链企业,为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广泛实施奠定基础,并为建筑施工单位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图 1 建筑产业现代化示意

2 新型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是运用最新生产技术及管理手段,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生产方式,通过模数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实现建筑构部件的通用化和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机械化,尽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湿作业和人力物料消耗,达到高效建造节能环保的目的。

新型建筑工业化则是以施工总承包单位为

实施主体,围绕主体结构建造过程进行优化配置资源,改变传统施工方式,采用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的精细建造方式,节能环保,减少施工现场劳动力,提高建筑质量,实现建筑施工的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安全事故少及环境保护的目标。其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图 2 所示。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对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发展方向。

3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适应建筑市场空间和发展速度

“十二五”期间,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每年 600 万套,3.6 亿 m2,其中若有 30% 采用装配式建筑,年产值将超过 2 千亿。2013 年 12 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到,到 2020 年要解决约1 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 1 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 1 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这 3 亿人口中,每年逾 6亿 m2的保障性住房,若其中 30% 采用装配式建筑,年产值将近 4 千亿。

图 2 新型建筑工业化实施方案主要内容示意

台住宅产业化鼓励政策,例如,保障性住房能够采用装配式的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商品住宅补贴开发部容积率提高3,建筑产业园成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土地挂牌出让须采用装配式建筑等激励措施,推进产业化试点和示范工程建设。

我国每年城市新建住宅约15亿m-,到2020年10%的新建住宅采用装配式,则每年有1.5亿m-,年产值将超过3千亿。目前每年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不足2000万m-,估计装配式建筑每年将增加2000万m-,新增产值超过400亿元,按照一个大型预制厂可满足50100万m-建设需求来估算,每年全国需要新增大、中型预制构件厂2040个,到2020年,预制装配建筑产业年建筑面积过亿m-,年产值将超过两千亿。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近两年的建设量大约在13 00 m-左右。2014年全国计划建设量预计在2 500 m-左右。

3.2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传统的现浇或砌体结构建造方式需要大量的模板、脚手架,现场湿润作业过程中木材、钢材、水泥、水消耗量巨大且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量大。而工业化生产的构件在工厂集中生产,生产用水和模板可以循环利用,能大量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工业化的建造方式还可将大部分湿作业转入工厂,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及污水排放,减少施工粉尘及噪声污染,降低固体垃圾的排放,大大减少了施工扰民的现象,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工业化建造方式能提供高品质、高耐久性、节能环保的建筑产品,解决长期以来建筑业存在的许多质量问题;工业化建造工期一般可缩短20%左右,较短的建造周期可以提升开发商建设期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投资资金的周转率,改善财务状况,提升盈利水平。

3.3 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建筑产业化是国家战略转型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建筑业具有能耗高、劳动力密集、安全事故易发等特点。众所周知,能耗高所对应的就是排污大。

3.4改善施工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中国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红利正在减少,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若建筑行业能够产业化,势必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生产机械化与管理信息化,将会大大减少劳动力所需数量,缓解社会老龄化。

综上所述,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利国利民,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具有良好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是中国建筑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意义重大且非常必要。

4对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历程的思考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务院针对建筑业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当时主要是从建筑业转变生产方式和角度提出的要求,学习和照搬前苏联的建造模式。1999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999)72号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分为: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加强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完善住宅的建筑和部品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等G部分,主要是为提高住宅建造质量、促进住宅建设技术进步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主旨不是建筑产业化。2013年全国政协第二次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2013年底,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因此,现在所提的建筑产业化和20世纪50年代所提的建筑产业化的含义是大不相同的。

4.2对现阶段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面临困难的思考

现阶段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面临着研发应用基础薄弱,国家行业规程不健全,完全配套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预制件生产能力有限,设计、施工人员对相应技术不熟悉等难题,此外造价较现浇混凝土结构高,甚至接近钢结构的造价成本也是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另外,从现浇到装配式需要有个过渡,不能片面强调装配率越高越好,应先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考虑水电、暖通的集成,然后提高装配率,不可只盯着装配率不放,应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用行政化手段推进。要培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应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重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工法。

5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5.1集中研发力量,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促进产业化进程

大力开展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快速钢结构建造体系、轻质装配式墙板、装配式箱式房等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加强培育专业化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机构,进一步促进专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建立并完善模数协调的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标准化部品目录,积极研发相配套的软件系统平台,争取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工业化体系。

5.2打造企业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建筑工业化

水平应深入推进对高端住宅、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绿色产品线的模块化研发工作;深入推进产品线标准化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将研究成果固化为专有数据库和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广装配式住宅建设,切实做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经营效率,打造企业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

5.3提升传统建造方式

逐步升级传统的建造方式,降低施工现场工作量、湿作业和人力物料消耗。加强大型智能顶升模架、工具化大型模板、工具化脚手架、预拌砂浆、施工现场小型机械设备、工具化施工现场临建、钢筋集中加工、配送、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或预制墙板、数字化测量和检验技术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工作。

5.4形成布局合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充分利用好国内建筑工业化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对建筑工业化的土地及税收方面的扶植政策,抓住时机,整合资源,尽快建设一批有规模、高技术的现代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

6结束语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时代,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迫切需要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不仅可以有效实施“四节一环保”的节能减排目标,还可以实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建设周期等工程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嗣信,侯君伟.实现住宅产业化要“四化”并举田.建筑技术,2013.44(2):102-104.

[2]蒋勤俭.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田.混凝土世界,2014(7):10-20.

[3]蒋彦涛,白洪源.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道路田建筑技术,2011.42(6):542-545.

[4]陈耀钢.工业化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节点研究田建筑技术,2010,41(2):153-156.

论文作者:袁立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  ;  ;  ;  ;  ;  ;  ;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论文_袁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