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当前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的基本遵循。本文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出发点,着力梳理目前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有效的意见和举措,有效处理好监督执纪工作中“如何执纪、为何监督”的重要现实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职责的高效发挥。
关键词: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握;运用
一、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要意义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在早发现上深化,提高发现违纪问题能力;在分类处置上深化,提高精准把握执纪标准和运用政策能力;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深化,下功夫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对待违纪违规问题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式方法,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它体现的是将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的思想。实践证明,一个好同志成为阶下囚,中间都有一个逐渐锐变、质变的过程,“四种形态”就是管住这个过程区域,通过设置层层防线,一级一级地进行阻拦和处理,而且处理措施越来越严厉,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挖掉“烂树”,保护整个“森林”的健康。所以,持之以恒地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是立足党的纪律扎紧笼子,就是坚持抓早抓小促进治本,就是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如果将企业比喻为一颗大树,那么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就是维护树木生态健康的守卫者,“企业风清气正、员工干事干净”,则大树枝繁叶茂、蓬勃兴盛;企业风气不正、员工纪律松散懈怠,大树必定形容枯败、衰落凋敝。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即“勤浇树”,勤加滋养、防病虫害;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即“正歪树”,剪叶修枝、回归正道;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即“治病树”,打药捉虫、治病防疫;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即“拔烂树”,无药可救、连根拔起。通过施展勤浇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的“组合拳”,达到防控风险、守护健康的良好成效。
二、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需要关注的环节
实践“四种形态”,要转变执纪观念,牢固树立“严管就是厚爱”、“提醒是爱护、惩处是保护”的意识,转变过去“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观念。管党治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以“准则”为标尺,以“六项纪律”为底线,避免由小错酿成大错、由违规违纪演变成违法。
(一)基层单位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目前一般企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均由该企业纪委主要牵头开展,由各基层单位配合参与。然而企业基层单位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完善是造成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效能不高的因素之一。个别企业基层单位缺少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个别基层领导在工作中对于监督执纪工作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情况,个别专职对于有效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导致个别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要求在基层单位逐级衰减。
(二)个别领导对“四种形态”理解还需要深化。长期以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者习惯了原有工作模式,对“四种形态”在思想上处于逐渐适应的过程。加之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领会运用不够充分,导致部分纪检监察工作者还不能完全跟上形势,对清廉风气的形成带来了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个别基层单位对“四种形态”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有的乐观认为以后的监督执纪工作主要就是“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有的还习惯于“老一套”做法,热衷于在执纪审查中大显身手,乐于办大案、办要案,不屑于做谈心、谈话函询、批评教育等基础性工作。
(三)配套制度还需要完善。目前个别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出台支撑性文件,并打造一些有效的工作载体,但这些工作制度均只是单独运转,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补充和支持,导致只能通过检查、汇报等形式,了解基层单位落实情况。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将有利于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更好的落实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也能进一步促进基层单位落实执行工作要求成效的提升。
三、有效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措施和建议
(一)着力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网络,特别是加强廉洁风险易发、多发的组织末端领域监督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持续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业务练兵,开展跟岗实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技能。在查办党风廉政问题线索工作中,采取协同查办方式,将基层纪检监察干事纳入工作组,实施联合调查。在日常学习中,要持之以恒的增强纪检监察人员忠诚干净担当意识,切实将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主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努力建设一支“铁打的打铁人”纪检队伍。
(二)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深化领导干部对“四种形态”的理解。进一步注重“两个责任”向基层的延伸,围绕企业落实“两个责任”相关要求,加强相关配套工作制度和考评机制的建设和执行,全面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地生根。加大对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以问题为靶向,督促基层单位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常态开展党风廉政巡视巡察和对已被巡视巡察单位的“回头看”。要通过监督检查、约谈、组织谈话、任期审计、干部考察、民主测评等多种渠道,了解下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廉洁自律及个人情趣爱好等情况,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前端。
(三)完善制度流程,增强纪检监察力度。形成常态约谈函询机制,灵活运用好约谈、函询等方式做好提醒警示,运用好第一、二种形态,坚持早教育早预防,早谈话早提醒,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使党员干部时时事事都能感受到纪律的约束。完善直查快办流程,积极开展“四不两直”现场督察和党风廉政问题线索清理,严格按照五类标准分类处置。针对发现的“吃拿卡要”风险苗头,及时实施信访监督提醒谈话和风险预警,防止苗头问题向违规违纪上转变。在查办违规违纪等纪律问题线索时实行“一案双查”,一并调查有关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贯彻落实情况,对失职失责失察的行为开展问责追究。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确保发挥第三、四种形态的高压震慑作用。
(四)坚持教育为先,加强党员干部纪律观念。从方式方法突破、手段举措创新上加强对党内法规的深化学习。加强日常廉政教育提醒,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教,让党员干部向廉洁自律高线看齐、紧紧守住纪律底线,确保不越违法违纪违规违章红线,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开展纪律规章纪检知识微信平台测试、廉洁家风进家庭、廉洁风险防控论坛等活动。积极利用内部网站、微信平台、APP等载体,发挥在线学习、信息互动和实时管控监督为一体的“一网三微”平台的宣教作用。
四、结语
把握和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就是要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要通过压紧压实“两个责任”深化领导干部理解,增强纪检监察力度,要通过深化教育加强党员纪律观念,勤浇树、正歪树、治病树、拔烂树,才能真正起到治病防疫作用,才能真正发挥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闫魁.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18(16)
[2]黄思政. 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化从严治党 [J]. 管理观察, 2018(04)
论文作者:李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纪检监察论文; 四种论文; 形态论文; 企业论文; 纪律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单位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