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进行临床应用,对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患者收治时间均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个小组50例患者,分别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对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钢板外露、皮肤坏死)进行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71.11±7.21 min)、术中出血量(150.32±15.67 ml)、住院时间(7.21±1.23 d)、骨折愈合时间(10.11±1.23 w)、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2.00%、钢板外露:2.00%、皮肤坏死:2.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需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进行治疗,以此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骨折断端;临床效果
在全身骨折类型中,胫腓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并且骨折类型大多以开放性骨折为主;胫腓骨由于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且肌肉附着少,则引发软组织损伤的概率更大,这也大大增加了骨折的愈合难度。传统手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会加重软组织损伤程度,对愈合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进行临床应用,对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患者收治时间均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个小组50例患者,分别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
对照组:50例患者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3~63岁,平均:53.33±5.12岁;按照AO分型:A型有30例、B型有15例和C型有5例。
研究组:50例患者有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1~65岁,平均:53.56±5.09岁;按照AO分型:A型有29例、B型有16例和C型有5例。
纳入标准:有十分明确的外伤史;存在活动异常情况;骨折部位有肿胀感和疼痛感。
排除标准:有神经损伤;有血管损伤;存在严重脏器及造血系统病症。
组间资料无差异性比较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给予患者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得仰卧位的姿势进行治疗,消毒、铺巾和止血之后,沿着骨折断端做纵行切口切开,将皮下组织和筋膜分离后,暴露出骨折断端断端,剥离骨膜和刮出断端间组织,予以复位,采用钢板及螺钉予以固定处理,内固定牢固后对切口进行冲洗,常规止血、缝合、引流和包扎处理。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给予患者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得仰卧位的姿势进行治疗,消毒、铺巾和止血之后,弧形切口作于内踝上(长度:4cm),将皮下组织切开后,暴露出内踝尖,剥离骨膜和分离软组织,在胫骨内侧插入锁定钢板并形成软组织隧道,确定透视效果良好后,将一枚锁钉打入骨折远端并予以固定,皮外做相同模板步骤,实施小切口并采用螺钉固定,两端应用锁定钉3~4枚,常规切口冲洗后止血、缝合、引流和包扎处理[1-2]。
1.3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钢板外露、皮肤坏死)进行指标对比。
1.4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处理软件是SPSS21.0系统,主要涉及计量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检验方式用T检验,表现形式:均数±标准差,同时涉及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钢板外露、皮肤坏死)),检验方式用卡方,表示形式:百分率,P<0.05则代表差异有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71.11±7.21 min)、术中出血量(150.32±15.67 ml)、住院时间(7.21±1.23 d)、骨折愈合时间(10.11±1.23 w)、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2.00%、钢板外露:2.00%、皮肤坏死:2.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
详情见下表1、表2
3.讨论
骨折内固定的相关研究和治疗方式得到了不断改进,生物固定技术也得到了重视,骨折的最终治疗目标就是维持骨骼生长的生理环境、恢复骨折原有部位的解剖关系,尽量在确保其软组织血运基础之上稳定固定[3-4]。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能够避免直接暴露出骨折断端,可以有效保留周围的成骨性组织,且手术过程中只需要切开骨折远端和近段,并不用剥离骨折软组织,只需要在皮下插入接骨板后固定好接骨板,该种方式能够对骨折血供进行有效保护,最大程度上减轻骨折部位的骨膜血管受到损伤,尽量促进机体恢复。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所应用的螺钉数目极少,并且钢板所承受的面积力也较低,因此,大大避免了钢板应力遮挡,除此之外,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可以微动骨折块,具有弹性固定的效果,该种方式有利于骨折部位进一步恢复和愈合[5-6]。
结合数据:研究组的手术时间(71.11±7.21 min)、术中出血量(150.32±15.67 ml)、住院时间(7.21±1.23 d)、骨折愈合时间(10.11±1.23 w)、并发症发生率(延迟愈合:2.00%、钢板外露:2.00%、皮肤坏死:2.00%)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需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进行治疗,以此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时如意.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20):3785-3786.
[2]吴志国,王利臣,张博宇.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95-96.
[3]庄卫平,张勤,谢超山,王成.万向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大关节周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8):1714-1716.
[4]张伟,金琼,万德余,梁西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4):409-410.
[5] 王宏鑫,谢书强,杨超凡.急诊与择期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4):19-21.
[6]陈伟练.MIPPO与ORIF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7,9(4):223-228.
论文作者:杜磊 刘博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胫骨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微创论文; 钢板论文; 发生率论文; 并发症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