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有关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论文、专著呈逐年增多趋势,反映出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理论研究己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1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1矿产资源量不足
根据矿产资源探明情况统计,矿产资源探明量大多不足,不能供应市场需求量。我国许多的小型矿山或大型矿山的贫矿体都不具备开采条件,不仅仅是因为矿产资源使用量大使储备量不足,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采掘方式落后,生产效率过低,国家投入量也越来越少,不足以开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不能正常供应工业生产。
1.2市场需求量大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也是社会工业生产的社会资料。然而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即使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种类齐全,也不能满足我国对矿产品的需求量,仍然要从国外进口。矿产资源的需求性和供给性之间仍然存在着复杂性、矛盾性。
1.3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四川、山西等省份,占到全国铁矿石总量的57%;锰矿石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占到全国锰矿石总量的77%;锑矿石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占到全国锑矿石总量的80%;铜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西藏、云南、安徽湖北、甘肃、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占到全国铜矿资源总量的80%;铅矿石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广东、青海、湖南、四川和甘肃等地区,占到全国总资源80%。
1.4矿产组合类型差
根据矿产资源矿产组合类型统计,矿产矿产成矿作用很复杂,多数具有多期性、多矿源、多种成矿作用叠加的特点,所以,市场需求量大的矿产矿产资源很少有单一矿种矿床,大多数则以多矿种伴生矿产类型产出。矿产资源矿产组合类型差,市场需求量大的铜、铅、锌、钴等矿种以伴生矿产类型为主,而单一或主要矿产类型较少。伴生矿的分选冶炼很困难,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非常大,并且成本极高,这种也造成了开采的困难程度非常大。
1.5开发利用粗放
我国的矿山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大都规模较小,大中型矿山企业在全国矿山企业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作为开发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只有当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产生资源效益和经济利益。这些小型的矿山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办法,经营缺乏经验,导致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开发利用粗放不仅导致利用率和回收率低下,也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矿上环境的严重破坏,会发生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的后果,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伤亡。
2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2.1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创新,促进矿产资源勘查的持续发展
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是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了解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科技动态,并掌握西方先进的勘查技术、勘查方法,适时引进,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实施科技创新,完成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各级领导要特别重视矿产地质勘查的科研工作。除国家确定带有战略性的科研项目外,各矿产资源勘查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人才状况和技术水平,从矿产资源勘查的实际需要出发。搞“短、平、快”的创新科研项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我局早期在溜河地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时,一直沿用100×10m的网度取样,投入较大;仔细研究工作区构造、主要控矿条件、矿化带走向及已获得的化探成果,认为采用200×20m网度取样,异常形态应当无大变化,不至于漏矿;后来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采用200×20m网度实施次生晕工作,不但减少70%的野外采样量,节省了大量化验分析费用,而且获得了较好的次生晕异常,并找到了大型矿床。在林区运用GPS作控制测量,不但提高测量精度,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大量砍伐树木,保护了自然环境。以上事例说明,有针对性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工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的。历史和未来都会证明,矿产资源勘查的持续发展,必须有科技创新才能提高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这是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乃至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2.2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从根本上抓起
2.2.1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地质事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对在矿产资源勘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找矿有功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之外,还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报导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地勘工作者在国民中的良好形象,提高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使矿产资源勘查成为大多数青年羡慕和向往的行业。这无异会吸引许多优秀青年到矿产资源勘查行业中来;地勘行业不断地有新鲜血液流入,才能有生机和活力。
2.2.2依靠大专院校培养人才
要改变目前大专院校地勘专业生源不足的状况,建议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校学习矿产资源勘查专业并立志毕业后到基层地勘单位工作的学生,可减免学杂费,提高助学金、奖学金标准;毕业后到野外生产一线,其工资待遇也要高出进入其它行业工作的毕业生。
2.2.3加强对现有中青年技术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各矿产资源勘查单位的中青年技术人才,是地勘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希望所在。面对知识大爆炸的现实,已有的知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各级领导应当对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加强培养,不但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同时要提供必要的学习和提高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内外地质科技新动态,迅速掌握新理论、新方法,使他们在工作中能挑起重担,能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2.3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资金
2.3.1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筹措资金
按国家现行政策,矿产资源勘查单位可以把自己的勘查成果有偿转让给矿山企业,也可以独资或合资办矿;通过转让地勘成果或办矿,获取利润资金,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单位的生存发展。为初步摸清我国陆地矿产资源家底,国家设立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针对国家和地方对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设置了矿产资源勘查补偿费项目;各地勘单位可根据国家或地方的需要及自己的实力,编制标书或设计,以期获得政府方面的资金支持。
2.3.2利用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
现在国家金融行业正处在改革之际,一般地勘单位从银行贷款难度较大。建议国家为地勘单位从银行贷款制定优惠政策,如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或在银行部门设立地质找矿专项信贷资金,用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支持矿产资源勘查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市场条件下,要求一定的出资额度并且有限度的进行战略性勘查,所以这一条件之下的运营主体由企业投资运作,继而属于商业性质,但是在地质勘探中,管理体制在不断进行改革,革新认识,彻底改变矿产资源供不应求的被动状态。这就需要培育拓宽矿业市场,促进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有利投入,从而促使矿业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新宇.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大自然探索,2016.
[2]邵建波.论中国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J].吉林地质,2016,(2).
[3]刘劲鸿.非传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J].吉林地质,2016,(2).
论文作者:马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矿产资源论文; 矿产论文; 跨越式发展论文; 地质论文; 国家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