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国的运输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这对于公路建设行业也提出了比较严格且重要的新要求。就道路施工现实情况来看,沥青路面因其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在当前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其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在路面施工的进程当中尽最大可能避免并降低可能出现裂缝的隐患。在本文当中,将结合市政公路在施工的进程当中发生路面裂缝的影响因素,并由此分析对其进行控制的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路面裂缝;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对施工材料选择来说,必须要择取合适的道路材料,就目前的显示情况来看,道路施工工作当中大多强调进度,严重忽视道路质量重要性。材料还需要展开合理结构组织设计工作,明确沥青路面发生开裂是因结构原因或者外力影响发生的。路面裂缝的出现初期往往没有显著影响,很难引起重视和维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腐蚀之后,就会导致裂缝扩大,缩短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不利于交通安全,严重的还会导致事故和经济损失,所以,公路裂缝防治以及养护公路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
一、裂缝种类概述
主要的路面裂缝分类包括三种,为反射裂缝、温变裂缝以及水损裂缝。
其一,反射裂缝。其主要发生于半刚性的路面层当中,从而出现于刚铺筑的路面层,这种裂缝就被称之为反射裂缝(也有称作荷载型的裂缝),它是因为构成材料为半刚性,物理特征比较特殊,不具备强力的抗拉强度。受到强降水、车辆作用以及温度变化等综合影响,导致裂缝发生,进而反射到基层表面,造成路基裂缝。
其二,温变裂缝。受到沥青结合材料以及路基层温度变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受到影响,进而令路面产生热胀冷缩反应,发生裂缝。
其三,水损裂缝。是因沥青混凝土在质量上存在问题所导致的,形成的孔隙率较大,且压实度较小,继而导致路面水分渗入过多,将矿粉、沥青结合分离开来,造成路面网状裂纹。
二、裂缝成因分析
(一)道路设计方案方面的问题
假如市政道路厚度的设计不能满足相关标准,或者是低估在设计年限当中交通量,都回对施工道路工程的设计工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实际路程当中,如果长期受到车辆荷载作用的影响,势必会导致开裂。
(二)铺筑材料不能满足要求
对当前市政道路施工工作来说,基层大多使用收缩性比较小的一些半刚性的材料,这种半刚性的基层可能会导致反射裂缝。不过事实上,对路面裂缝形成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还是沥青材料品质类型。沥青表面层所具备的品质水平受到其沥青混合料组分情况所影响。组分不同的沥青材料,其劲度存在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裂缝发生隐患。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市政公路的施工工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路面投入使用之后的实际功用要求来择取合适的沥青材料。
(三)铺筑施工的规范性较低
通常来说,市政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需要和一些其他的基础性设施共同展开施工,相对来说施工任务比较繁重,而且工期也相对紧张,所以,在市政公路实际的施工进程当中,通常会发生一些工序简化的情况,甚至个别工程施工人员会直接忽略一些工序,这都可能会对道路施工最终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提升了路面裂缝的发生隐患。
(四)超载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市政道路发生裂缝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道路路面所能够承载的荷载量超过标准数值。这种情况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交通量预计估测不够准确有关,同时也和交通现实情况在某一个阶段出现无法及时预测到的交通变故有一定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未出现裂缝进行预防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对混凝土的级配设计工作进行规范
进行市政道路的设计施工过程当中,由设计施工的性能展开分析,择取适当的材料,需要使用抗老化性能较为理想、含蜡量不高等材料,针对混合型材料,需要控制材料级配成分,掌控沥青的用量,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高度稳定性且孔隙度相对较低。
(二)保证施工程序的要求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降低市政公路施工形成裂缝的影响,需要严格的依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另外,还需要合理组织施工,并严格的依照设计工序来依次展开,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在进行路面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随时注意压实边坡以及压实填筑,保证碾压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米范围当中,温度控制140摄氏度为宜,避免空隙过大,另外,合理施工、严格遵照施工的程序等也非常重要。
四、对现有裂缝进行治理的措施探究
(一)对路面设计工作进行优化
在设计的过程当中,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地交通流量情况,并且统计超载车辆比例,湿度提升路面结构层相关的技术标准。对半刚性的路面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优先的选择抗压性能比较好,温度和干缩系数都相对较小的材料。
(二)择取适当的材料
面层的沥青质量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路面整体抗开裂的能力,因此,需要择取延度较高、稠度较低、含蜡量较低的材料,同时需要在充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基础之上,保证较大的针入度。另外,可以在沥青混合材料当中适当融入木质纤维石棉降低或者延缓基层裂缝发生隐患。
(三)针对裂缝的类型行以对应的措施
需要防止反射裂缝,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基层开裂反射源,去除裂缝的发生可能性,尽可能防止开裂,选择集料比较大的一些材料,在30毫米以下为最理想。对于上基层水泥含量,尽可能控制于5%到5.5%之间;在搅拌过程当中,需要控制水泥与水之间的比值,一次来确保路面可以顺利的碾压成型。如果需要消除构筑反射源,可以在基层以及面层间适当的设置一个消力层;针对温变裂缝,使用灌油修补的措施、乳化沥青稀浆进行封层、沥青混合料罩面等方式,降低沥青路面出现水损裂缝的隐患。其次,还需要对防水设备以及排水系统予以优化设计,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四)对现有的旧混凝土路面予以碎石化处理干预
实行碎石化,主要目的是降低或者是消除原有混凝土板存在的变形以及集中应力、防止应力集中的现象、避免变形或者是较大应力形成、避免沥青层出现反射裂缝等。进行碎石化处理的过程当中,大约四分之三左右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表面需要控制在7厘米以下、中间需要控制在22厘米以下、底部需要控制在37厘米以下;其他的四分之一混凝土路面破碎颗粒表面的颗粒尺寸需要控制在45厘米以下。假如在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发现进行碎石化处理的路面块径超过了最大尺寸数值,需要及时予以二次破碎,流程如下:清理→破碎施工操作→使用Z型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路面养护措施。
结语:
市政公路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其主要是由于沥青路面材料的不当选择、设计不科学、施工不规范等所导致的,路面裂缝的出现初期往往没有显著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腐蚀之后,就会导致裂缝扩大,缩短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不利于交通安全,严重的还会导致事故和经济损失,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的依照标准来进行,同时结合施工路段实际情况,行以有效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而将路面裂缝发生概率控制在最低值上。
参考文献:
[1]张图锦.路面裂缝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2]余伦淑.路面裂缝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控制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4(23).
[3]周铁娥.路面裂缝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控制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04).
[4]封浪.路面裂缝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控制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04).
[5]李伟.路面裂缝在市政公路施工中的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6(16).
论文作者:贤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裂缝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材料论文; 市政论文; 公路论文; 过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