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全面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要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10)04-0001-07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全面科学地认识这一基本要求,才能准确地把握和践行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必须解决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是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首先,继续实行社会主义的传统发展模式已成为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不转变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自《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强调各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纲领路线上的共同性,逐步形成了以“一种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一种模式”,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一个中心”,就是认为社会主义似乎总要有个“头”,或至少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要有一条共同的“国际总路线”;“一个阶段”,就是忽视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性,要求各国采取大体一致的政策和措施[1]。实践证明,这种强调国际联合和统一性的发展战略,妨碍了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发展,妨碍了各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利于各国共产党选择和探索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是违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以及后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实际上就是对这种传统发展战略的否定。社会主义国家因长期实行苏联发展模式受到的普遍性重大挫折,也表明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必须转变。

其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探索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从而也带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利用相对稳定的世界环境,也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如环境破坏、能源危机和贫富差距加大等不公平、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着国家的持续发展,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国家甚至处于长期社会动荡和徘徊不前的状态。西方国家在反思产生发展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在新的发展观影响下,当今世界形成了新的发展潮流,即不仅重视经济发展,而且重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深刻启示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同样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保护环境等多重压力。面对挑战,中国只能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判断时代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形成的。1977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国际形势变化很大,许多老的概念、老的公式已不能反映现实,过去老的战略规定也不符合现实了。”[2](P.40)“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3](P.150)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高屋建瓴地把握了世界潮流,及时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带全球性的两大战略问题”,从而扭转了“战争与革命”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且迫在眉睫的看法,为中国共产党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判断。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4](P.328)与此同时,邓小平引领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对内搞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的大趋势。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概括的那样:“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5](P.2)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对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实行和谐外交、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即以发展为主题,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切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时代主题变化的积极回应和把握,体现了世界眼光,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将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生动具体地融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6](P.41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世界大势,从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基础出发,寻求一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共十三大已经明确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基本内容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形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是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现代化,城镇化和国际化是生产要素空间结构的现代化,而市场化则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无论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还是城镇化和国际化,在经济运行上都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的,在经济关系上都表现为一种市场交换关系。因此,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最重要的是把握市场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内在要求。深入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及二者的互动发展规律。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由于内含着生产关系的规定,因而它本身就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实行政企分开,发展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基本形式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进行分配的格局;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生产关系,即我们现在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说,是选择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从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看,如何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全新课题。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复杂的生产关系因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所有制结构上,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既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虽然从初始就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并不排斥公有制经济,甚至也不绝对排斥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事实上已经占主体地位,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和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相反,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能够更好地保障国民的福祉,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目前,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使之充满生机与活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摈弃计划经济“一大二公”的思维模式,确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政策,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解决好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

在分配结构上,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所决定,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就成为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现阶段,这种分配方式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个人,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允许私有制经济和按要素分配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私有制经济和按要素分配毕竟是产生阶级和两极分化的重要经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不能仅限于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具体来说,社会主义不但要使公有制经济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要使私有制经济和按劳分配有存在的空间;既要利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发展的效率,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防止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公平。

其次,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也必然进行相应的变革。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契约的经济。自主决策、自由经营、平等交换、彼此竞争、诚信守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这些理念和要求不仅会形成相应的经济规则、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而且通过提升和深化,也会体现在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中。反映在政治上,就会形成诸如主权在民、政治平等、依法治国等政治理念和政治要求,进而形成现代的民主制度和民主体制。反映在文化上,则会形成诸如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一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同时也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面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无论是作为发展理念,还是作为发展模式,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200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PP.538~539)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所在和突出历史任务。这些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表现在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而这种本质要求体现在发展上则集中表现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由其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更快的发展速度上,而且体现在发展过程中和发展结果上,体现在有机统一上。科学发展观的全部意义也在于,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以及发展向何处去作了科学回答,全面集中地表达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物质文明方面的优越性。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核心,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和发展目的上追求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性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调适和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相协调的要求;体现了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理念和指导思想方面的先进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要理论判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所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状态。

首先,坚持民主法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必然要求。民主作为国家形态古已有之,但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之前是不曾有过的。邓小平指出:“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P.168)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5](P.2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把民主法制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不仅客观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而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其次,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公平正义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但他们并不了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认为,社会不公的根源是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三大差别,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邓小平强调,平均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理论,既把实现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把实现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突出历史任务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再次,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和谐既指生产要素的和谐,又指社会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化解矛盾,使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协调与合作的状态。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和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越需要重视矛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增强全社会的发展活力;越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机制,实现社会安定有序;越需要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科学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注重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其精神实质是又好又快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用发展促公平,从社会发展的效率上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和谐是从上层建筑的制度和观念的构建上,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以公平促发展,反映着社会进步的程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中的协调实质上就是构建和谐,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民主法制是发展的保障,公平正义是发展的价值取向,安定有序是发展的条件,社会活力是发展的源泉,人与自然和谐是发展的境界。同时,和谐是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消除社会分化、化解社会难题的根本方法是发展,而且发展必须是协调的发展。离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相反,离开社会和谐去追求发展,就不是科学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既不可能好,也不可能快,更不会长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可见,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统一,全面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强烈的实践性是其显著特征。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从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措施、根本要求和保障条件,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

(一)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深化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维系着实践的需要和发展。列宁指出:“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可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8](P.279)发展问题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的问题。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或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也曾在发展的问题上走过弯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了发展的理论。“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带领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把发展提升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高度,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面向新世纪,江泽民把发展提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巩固和推进的,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看发展,将发展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位置,把党的发展思想概括为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和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从根本上说,是由这一理论的科学高度和推动中国发展问题的实践价值决定的。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理论,为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最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成为其他相关理论和实践丰富发展的前提和先导,随着实践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

(二)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极大地深化和完善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对此,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

首先,从广义上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具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征的社会,就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和谐社会,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具体地勾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愿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和现实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其次,从狭义上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相一致的,是指并列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或者说主要是指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强社会治理等的社会和谐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是相区别的。和谐社会包含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并不完全等同于和谐社会。就社会目标而言,如果说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和长远的社会目标,那么社会和谐则是近期可以达到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目标。就实践而言,如果说和谐社会是现在还不能实现的,那么社会和谐则是现在可以而且必须做到的。我们强调社会和谐,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消除现实中的不和谐因素,使社会和谐起来。即通过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建设,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和谐是相对的,和谐与不和谐都是社会的常态。人类社会就是在从不和谐到和谐再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往复循环中逐步接近理想的和谐状态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凝聚社会力量的价值目标,又是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目标发展为四位一体目标,而且还在于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动态地贯彻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体现了历史运动与价值目标的统一,体现了不同阶段目标的统一,体现了目标和手段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及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既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或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和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才能顺利推进。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表现,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科学发展观论述和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述和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发展的目标。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互为前提,互相依存,内在统一。现阶段,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就是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道路。

首先,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其首要问题就是要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最基本的生活和生存条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发展依然是第一要务,民生问题依然是首要问题。不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快经济发展是不行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不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不行的。只有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解决由此造成的问题,既保持经济增长的一定数量和规模,又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改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条件和力量,才能切实巩固和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其次,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条件。如果经济发展了,社会反而变得不公正了,那么社会就不会走向和谐,只会走向动荡。众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往往是由前期发展中所积累的社会不公正引起的,因而社会公正问题就成为能否利用前期发展成果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更好地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效率及公正之间的关系,缓解由于分配不公造成的不合理状态,建立健全社会救济、社会慈善、社会公益、社会保障事业,使低收入阶层的社会弱势群体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逐步使拥有社会财富不等的社会各阶层的比例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转变为橄榄形结构,即中等收入的社会阶层的人数最多的社会结构。国际上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都表明,具有这种结构的社会一般都比较稳定,可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

再次,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把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着经济内涵,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建立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上的协调和谐关系,而且要求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对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舆论导向的认同感,还要求人们在遵循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思想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对人们在特定的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习惯、兴趣爱好、审美情趣、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上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和理解。这样的和谐文化即先进文化,这样的和谐文化充满活力和生机,兼收并蓄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形成民族的、大众的、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进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最后,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使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模式。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它同样存在着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形式与实质的矛盾。比如,民主集中制既是党内生活的组织原则,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在理论上对民主和集中讲得很好,但实践上却大量存在着缺乏民主的高度集中现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处理好市场、政府、社会三者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各得其位、各尽所能、各获其利、和谐相处,都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提供和谐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收稿日期]2010-01-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