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浅析论文_马志雄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浅析论文_马志雄

甘肃陇运交通职业培训学校

近年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现将,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为此,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并得以贯彻实施。

一、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交安监发〔2011〕322号),(以下简称《方案》)。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又颁发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交安监发〔2016〕133号),(以下简称《办法》)。

二、存在的问题

自《方案》实施以来,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果较为显著,但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办法》颁发之前

1.大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意义、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

2.大多数企业只为了标准化达标而达标,仅在资料方面做表面文章,企业认为考评只是搞形式、走过场,有观望、等待、得过且过的现象,由此造成考评工作沟通难,工作进度慢。

3.企业内部机构及人员队伍建设不健全,员工知识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相关的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责任落实不到位;资料不齐全、记录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的少、实际运用的少、应付检查的多,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考评进度和考评质量。

4.地方运管部门和交通部门排查摸底掌握不清、统计上报的企业信息不实,把一些不具备达标条件的企业列入考评范围之内。现场实地考评时,部分企业根本不了解标准化建设相关情况,企业故意刁难并质疑,即摸底不清,申报、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考评工作难以开展。

5.地方主管机关对标准化建设的宣传、互动、监管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企业对安全达标考评的目的、意义、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资料准备不全、不规范,地方主管机关、企业对考评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够。

6.地方主管机关与运管部门的沟通、配合、协调、衔接不到位,相互推诿,形成明显的“两条线”状态,导致企业“钻空子”、有机可趁,不支持标准化建设主管机关及考评机构的工作,使考评工作难以顺利进展。

7.考评机构工作人员对标准化建设政策理解、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实践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对考评《指标》理解不同,评分标准大打折扣,能力建设和服务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8.政府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而工作又必须完成,许多地方采取向企业收取考评费用(或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解决考评工作必须的费用,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考评机构)参与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二)新《办法》颁发之后

1.考评《指标》(细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至今尚未出台,考评依据模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办法》出台后,由之前“政府主导、企业必须实现全面达标”转变为“政府引导、企业采取自愿”的企业自愿状态,政府及行业监管力度大大降低,企业失去了约束力,形成了被动局面。

3.企业不愿承担考评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再加以上原因,导致绝大多数企业不愿申请考评,考评机构无从受理,即没有考评对象,导致标准化建设工作打不开局面。

4.《办法》中对于考评机构及考评员的条件相对苛刻、脱离实际,再加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涉企收费进行严查,导致原有大多数考评机构、人员必将退出,新的考评机构和人员严重缺乏,衔接不到位,处于“青黄不接”阶段,导致考评工作一直滞后。比如60后、70后,虽然文化程度、职称不高,但对政策理解较深、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强,对遇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强。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途径的探讨

1.《方案》与《办法》应取长补短,切合实际,尽快出台考评《指标》(细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动员交通、运管部门加强监管、配合,强化执行力度,实行地方、省级交通部门(主管机关)对企业二级审核,再由考评机构审核,并与企业沟通考评相关事宜,既发挥职能部门监管作用,又体现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价值,也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加强行业引导,提高认知度。一是组织企业管理层及安全工作人员学习了解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标准化意识和理论水平;二是通过举办讲座、编印刊物、手册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扩大标准化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三是要切实做好标准的宣贯实施,强化职工教育培训,使企业标准化管理方法、技术和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企业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

4.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观念上实现从“要我达标”到“我要达标”的转变,避免喊口号、摆架子、走形式;在执行上实现从“两张皮”到“一条绳”的转变,推进标准化管理进流程、进岗位、进制度、进规范,使其与业务相融合,与管理相结合,与技术相整合;在应用上实现从“规范化”到“信息化”的转变,以固化流程、简化程序、强化执行、提高效率为目标,实现标准体系运行的可视、可控,不断提升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5.建立激励、联动机制。组建相关部门并形成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对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动员、指导、监督、组织、和跟踪服务,切实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分级监管、分类指导的职能,对未达标、不积极参加、等待观望的企业要采取强有力的处罚及监管措施,制定激励约束措施,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并又好又快推动标准化建设,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

6.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未达标企业的惩处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企业质量信誉、资质等级、业务拓展、招投标等相关业务挂钩,采取有效手段强制推进考评工作的落实。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督办机制,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推行领导问责制。定期对各地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进行通报,督促落实效果。

7.严格和规范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行政监管和安全考评(评价)的双重导向。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企业规模的门槛可以放宽,但是安全生产条件必须过硬,必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凡不符合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的,一律不得注册成立交通运输企业;已经注册成立但安全考评(评价)未达标的企业一律不批准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经营活动,形成行业的良性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从而推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逐步提升。

总之,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多年安全生产经验积累的结晶,它的开展对于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交通运输安全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与成熟。只要全行业紧紧抓住安全生产的主题,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安全标准化之花就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甘肃陇运交通职业培训学校

马志雄

论文作者:马志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现状浅析论文_马志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