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企盼: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价值取向论文,高校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0243-03
一、生命价值的遮蔽与缺失:高校道德教育的批判与反思
高等教育有着庞大的体系,在教育被制度化的今天,其功利性日益凸现,对教育价值的认定缺乏对个体生命意识以及对个体生命发展基本权利的尊重与关注,这逐渐与教育以人本身为目的、以关注人性与个体生命为其本来面目的初衷相背离,这也导致了教育世界中诸多的行为失范现象。如果把这些不足和缺陷全都归咎于高校德育,未免有些武断,夸大了德育的功能,但毫无疑问的是,高校道德教育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目标上:高校德育追求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脱离“真实”的道德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德育目标定得偏高,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讲空洞的理想较多,讲合理的利益较少,比较强调方向性,但缺乏可行性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极端理想化和价值无根性的高校德育目标过分强调“理想”和“超越”,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与热情,用完善的道德标准去教育要求他们,脱离了大学生个人的实际生活经验,不仅难以理解,不容易被接受,而且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甚至会流于形式,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响亮的口号每个大学生都会喊,但未必人人都能去实践。大学生和大多数现实社会上的人一样,不可能超越社会现实关系去追求“崇高”和“完美”,只能过“真实”的道德生活。高校德育也不能忽视人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利益的要求。其实像“利他不利己”“互利”与“私己不损人”等都应该是道德的,只是分属于道德的不同层次。当人为地把道德要求拔得太高,把终点当起点,把理想的道德目标当成普遍的行为要求时,这些美丽、空洞、华而不实的道德要求和现实生活反差太大,反而会使大学生对这些极端的道德目标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
道德教育是对生活的超越,但是它创造的是一种可能的生活,这种生活既是理想的又是不脱离现实的。高校德育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落实在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之中,才是最有效的。
(二)内容上:高校德育追求绝对的客观知识,脱离学生的本真生活
高校德育的一个误区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用对待自然界的、对待物的眼光来审视和对待具有高度人文性的德育”[1]。它强调以道德知识为本位的教育,知识成为道德教育主要的材料,没有把它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活动区分开来。它忽视大学生个体生命现实的发展需要,把道德知识当作客观世界的真理,要求学生去记忆和掌握。它把德育理解为一种静态的知识性的存在,热衷于各种道德教育的长期说教而忘记了道德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在这种错误德育观的指导下,必然会出现“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的满足”[2]。
高校德育与生活脱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生活相脱节,远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二是以普遍的世界代替大学生的世界,泯灭了大学生主体性,失去了对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关注;三是道德教育中缺乏生活的气息,使道德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变为纯粹的形式,这使得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不强。脱离大学生本真生活的高校德育失去了与大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缺乏鲜活的人文气息和生动的感情色彩,既感受不到生命的触动,也不能融入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整体人格之中。这样的高校德育不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和生活发展而进行道德教育,而是单纯为了道德而道德。
(三)方式上:高校德育注重来自外部的规训和说教,压抑学生个性自由
只注重说教和灌输的高校德育是一种压抑生命个体自由的异化德育,而“异化道德敌视人的主体性,它要求人自我埋没,把逆来顺受和见风使舵变成一种精湛的艺术。因而,异化道德或者是以病态的禁欲主义和对现世的蔑视取代了较为正常、健康的人生观;或者是将平庸、刻板、卑微、奴性、琐屑、低能道德化,将特立独行、上下求索、创造进取、出类拔萃非道德化”[3]。大学生内心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与群体的生活习惯有诸多不一致,教育者理应给予指导或疏导,某些时候需要一定的惩罚来使其反省自身。但是这种控制与身体上的强迫不同,必须尊重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此外,传统的高校德育过程中教师有根深蒂固的“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的教学观,教育者处于强势的、权威的、垄断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对话常常以教师“训示”和“告诫”的形态出现,不能创设形成良好道德的外部环境,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没有平等对话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道德发展。相当长时期以来,我们将这种“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对话方式发展到极致,其负面影响就是漠视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忽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剥夺了大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使主客体间很难产生统一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很难从内心情感上接受或认同德育内容,直接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
(四)评价上:高校德育以道德认知为评价标准,影响学生主体人格发展
道德认知主义影响下的高校德育评价亦以道德认知为主要内容。它把德育变成智育,用智育的方法进行德育,认为道德教育过程就是接受、理解道德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它只满足于一些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传递,并以此来判断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标准来评价生命个体的行为道德与否。这会导致在大学生群体中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即知道应该怎样做实际上却没那样做,知与行是分离的。“这种倾向无意中培养出来的大都是某种被动型、依赖型、服从型,甚至强迫型的道德人格。这种教育取向或许可一时见效,但从长远看,必然导致麻木、脆弱,甚至虚假、逆反的人格”[4]。
高校德育必须重视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形式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改进丰富德育评价体系,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实践的作用;应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差异性;要转移评价的重心,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总之,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有差异的个体,正如夸美纽斯所言:“在我们的果园里面,我们不独喜欢果子结得早的树木,同时也喜欢果子结得迟的树木。”[5]这有助于大学生挖掘自己的优点,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习独特性和自主性,使学习活动融会生命、情感和体验,达到道德教育所企望的目标。
二、生命价值的凸显与张扬:高校道德教育的企盼与追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不断交融与碰撞。表现在道德教育上,人们的道德观念与价值理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每当社会转型和个人生活发生剧变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就更加突显在个体面前,不可忽视,不容回避。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的选择。高校德育过分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湮没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个性发展,与社会转型期的人生观教育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高校德育需要凸显生命价值,追求对生活、自我和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回归生活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需要通过丰富多彩、自然本真的生活来体现,因此生活可以理解为生命活动的过程。高校德育的价值就在于向大学生生活的回归,与他们的需要接轨,把大学生个体外在的世界转换成他们自身的生活世界,建构起与世界的活泼生动富有意义的联系,丰富他们的生活和人生。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大学生的生活不仅在于它的意义,更在于它的生命的律动,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他们应该在青年的时光中感受自然,亲历生命,体验生活的本真,享受年轻的乐趣;他们应在生活中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观照下学做事。
高校德育要更新观念,以生命为德育的宗旨,回到个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之中。也就是要通过教育达到引导受教育者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既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生活、交往和做人,培养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社会公民,又要教育大学生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价值,进而关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实现。只有在创造性的生命活动中,大学生才能体验到生命的自由能量及其所达到的范围,在其中激发的生命之感是其道德情感的直接来源。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个体生命只有推己及人、由人及己,才能直接与生命的存在交流与对话。
(二)回归自我
大学校园中漠视生命以及生命负面状态的普遍存在呼唤高校德育要关注生命的价值。从人生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生心理结构还是处于不稳定期。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提高和改善了大学生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导致他们精神的失衡和生命意义的缺失,使他们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有些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物质生活过分追求,心灵空虚迷茫,沉溺于感官享受,寻求无聊的刺激,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些大学生虚度大学时光,由于失去了升学的压力,迷失生活目标,无所作为,甘于平庸,无精神家园可归;有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他们往往就会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这些生命消极状态的出现,都要求高校德育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生命价值、自我生命实现,正确规划人生的引导,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切实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真诚解决他们的生命困顿,承担对他们生命基本价值维护的义务,为他们的灵魂点起一盏灯,以理想的光芒给他们的心灵以慰藉和照耀。
(三)回归道德教育的本质
德育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教育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而且为所有关涉人的精神成长的教育活动提出了绝对要求。生命本身的活力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动力,个体的生命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依据人的生命原理,尊重人的主体生命,把握人的生命特征,发挥人的主体生命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人的德性的完善,这是德育包括高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人的生命既是高校德育实施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德育的本质要求尊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尊重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赋予道德教育以人性;在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提供与之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真正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孕育精神、人格,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样大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命力量的激活,也使道德教育彰显更多的灵性与诗性。
总之,高校德育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应从对话、情感、空间、活动、生活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生命最终突破个体的界限,发现他人,理解差异,走向和谐和无限。这样才能让大学生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诗意栖居并不断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