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旭丽

何旭丽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7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感染以及不适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35例(94.59%),优质组术后感染几率以及不适反应几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受,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更加利于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优质护理;肾移植术后患者;护理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采取及时而有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进而减少术后感染以及术后排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本组研究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3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7例。其中,常规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38.25±2.88)岁;优质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为59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38.68±3.14)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存在精神障碍疾病以及拒绝接受研究的患者。每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经过对比,得出P﹥0.05则表示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于肾移植术后的患者而言,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以及心率等,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且汇报给主治医生,及时给予处理和干预。

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①一般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每天定期清洁和消毒房间,指导患者咳嗽。当患者排痰时,则需要按照患者腹部切口,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并且叮嘱患者多饮水。特别是需要加强对于患者足部的观察,检查患者眼睑以及腿部是否出现水肿,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在患者接受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使用碱性漱口水进行漱口,避免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②心理护理。对于接受肾移植的患者而言,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将会增加患者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负担和压力,加之手术治疗将会加重患者的损伤程度,将会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更加利于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应对疾病的治疗;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术后食用低糖、低脂以及低盐等易于消化的食物,适当食用蛋白质,确保饮食的干净,避免食用人参、灵芝等大补食物。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优质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感染以及不适反应的发生几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涉及的数据,如: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感染几率等,均需要使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统计学的整理和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采用卡方值核算,各个组别之间的数据和指标经过计算后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35例(94.5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肾移植在临床上又称之为换肾手术,需要将健康人群的肾脏移植给存在肾脏病变并且存在肾功能丧失的患者[2]。人体存在两个肾脏,分别处于左右两侧位置,通常情况下,一个肾脏便能够支撑人体日常的代谢需求,但是当患者双侧肾脏同时丧失时,则需要接受肾移植手术进行治疗。特别是对于肾功能不全以及病变发展为终末期的患者而言,采取肾移植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对于接受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在此期间将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等不同方面的影响,更加需要得到护理人员以及周围人的关心和照顾,进而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4-5]。目前,临床上通过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按照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6]。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35例(94.59%)显著高于常规组35例(94.59%),优质组术后感染几率以及不适反应几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肾移植患者而言,需要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心理疏导,进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和指导,不仅能够减少术后感染以及不适反应的几率,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李丹. 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行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789-1790.

[2]董艳,陈晨,李利娜. 肾移植术后细菌感染患者致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山东医药,2016,56(26):80-82.

[3]李智斌,张更,马帅军,等. 3种肺部感染评分系统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器官移植,2016,7(3):196-200.

[4]崔勇,王光策,陈铸,等. 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梗阻12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2):153-154.

[5]周爱英,张林林,李青霞. 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监测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693-1694.

[6]农玉荷,莫新少,聂峰,等. 肾移植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J]. 护理研究,2017,31(16):1938-1940.

论文作者:何旭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肾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旭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