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州 510006
摘要:2014年,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七部门公布了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邯郸市已有18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古迹是研究邯郸民居的实物史料。本文主要以文献查阅的方式来综述国家关于传统民居的研究现状及邯郸地区传统民居的分布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邯郸;传统民居;建筑特点
1 引言
民居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已取得大量学术成果,为民居设计和城乡规划指明了方向。对中国传统民居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深入研究,既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要直面的课题。在邯郸城市遗址群中,“磁山文化、赵文化、北朝文化以及唐宋文化等不同的文化断层,有机衔接,使邯郸文化丰厚博沉,魅力不衰。”这种文化,是邯郸永久魅力所在,因此对邯郸地区传统民居的研究十分有学术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本课题研究问题与研究前沿
本课题为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现状研究,笔者在大量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将这些文献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对邯郸地区传统民居进行整体概括的综述性文章,另一类是针对邯郸地区传统民区的某一方面特点,例如现状,如选址、空间构成、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的文献。第三类是针对邯郸地区某一具体县区村落中当地传统建筑的具体特点的研究文献。
2.1.1 综述性文献
在我国,相比于国内其他区域,邯郸一带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方面的资料不多,且只是在建筑书籍及民居相关的综合性书籍中有冀南传统民居的简单介绍。例如陆元鼎编写的《中国民居建筑》。还有一些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研究论文发表,如2004年东南大学的陈雰霞在《“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中对传统“两甩袖”院落式民居现实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剖析并提出适应当代城市发展的院落住宅设计理念,阐述了传统民居模式在我国当代住居中的传承价值和途径;河北工程大学的杨文斌发表的《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乡土适宜建造技术研究》中从邯郸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邯郸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几个方面研究邯郸传统民居,比较特殊的是从建造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2008年山东大学的王晓梅在《冀南清末民初“两甩袖”“布袋院”式民居研究》中通过对这一地区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特色,并针对这一地区建筑的相关保护和利用提出了设想;2010年河北工程大学的兰风云在《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中通过对邯郸地区现存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进行调查,发掘了该地区传统建筑的特征,并提出对邯郸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的方法和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及发展保护研究》、《两甩袖院落的当代传承——冀南民居模式的发展探索》对邯郸民居特色也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后者着重于对“两甩袖”民居的保护,并且上升到城市文化产业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目前关于冀南地区太行山一带,如涉县一带的民居研究目前还很少有相关著作或论文发表,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欠缺。涉县是冀南地区传统民居最集中、研究价值最大的县区,这样的研究空白是当地传统民居研究的巨大损失。
2.1.2 研究具体村落传统民居的文献
河北工程大学的刘立钧的《冀南民居两甩袖的保护与城市文化产业的研究》通过对冀南武安地区的典型民居“两甩袖”院落住宅的特性分析,探讨了其保护途径,并以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为例,探究民居保护对城市文化产业的推动意义;河北工程大学的宋娜在《彭城镇历史街区保护研究》中通过对彭城镇的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当地传统民居特色;河北工程大学的李燕在《涉县刘家寨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中对涉县地区刘家寨现存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发掘了该地区传统建筑中的特征;中国地质大学的程尧在《武安市古村落时空演变分析与保护研究》中通过对武安市一古村落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和叙述,后对这一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河北工程大学的张宁的《永年县广府古城民居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的程伟伟的《邯郸广府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和太原理工大学的白文苑的《邯郸广府古城民居形态浅析》都对永年县广府古城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进行调研和资料的收集,总结出了当地的建筑特色,并对古城保护与更新进行了探讨。不足之处是涵盖的建筑类型不够全面、实地调研的地区不完整、对平面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的探讨不够深入,缺乏对代表性传统民居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加以分析研究。
2.1.3 研究传统民居具体方面的文献
天津大学的李琳杰在《邯郸地区乡村聚落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可持续再生研究》中对邯郸地区乡村聚落的人文解析是比较新颖的研究入手点,并对当地聚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观点;河北工程大学的樊海国在《邯郸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性研究》中从生态角度出发探讨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工程大学的孟海洋在《邯郸建筑地域性及其现代表达研究》中总结了邯郸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并试图将它运用在当地现代建筑的形式表达上,以达到反映建筑的地域性的目的;河北工程大学的张宏在《邯郸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则着重调查和总结这一地区的建筑装饰艺术手法;河北工程大学的杨彩虹在《邯郸市老城区民居中的风水文化》一文从风水角度切入邯郸市区中大量存在的老城区民居,来研究这些传统建筑是如何体现风水文化的。
2.1.4 小结
由于关于邯郸传统民居的文献较少,笔者的论述显得比较琐碎。这些论文有的针对邯郸市内具体市县区域内的传统民居进行调查研究,如涉县、武安、磁县等地。有的研究邯郸民居某一特点,例如装饰、风水。
3 总结
由于邯郸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原因,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度都不高,所以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较少。上述文章里,综述性文章研究不够深入,均是点到为止。针对各个典型村落研究的文章相对多一些,研究的也比较细致。研究邯郸民居某一方面特点的文献也相对较少。总之,由于对这一地区研究仍然十分匮乏,还有许多传统村落正逐渐走向消亡。
参考文献:
[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
[2]杨文斌.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乡土适宜建造技术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09)
[3]兰云凤.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0
[4]宋娜.彭城镇历史街区保护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2
[5]李燕.涉县刘家寨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2
[6]程尧.武安市古村落时空演变分析与保护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7]张宁.永年县广府古城民居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3
[8]程伟伟.邯郸广府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9]李琳杰.邯郸地区乡村聚落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可持续再生研究—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1
[10]孟海洋.邯郸建筑地域性及其现代表达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4
[11]张宏.邯郸民居建筑装饰艺术[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3
[12]杨彩虹.邯郸市老城区民居中的风水文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02)
论文作者:孟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邯郸论文; 民居论文; 传统论文; 河北论文; 地区论文; 建筑论文; 涉县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