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与市场价格波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价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对投机活动与市场价格波动的关系做了理论推导,认为投机活动对于市场价格的稳定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假定市场条件是正常的,投机者能够正确地预测价格的走势,那么投机活动有利于市场的非正常价格差异缩小;假定市场条件是不正常的,投机者的预测发生错误,那么投机活动将会造成有害影响。我们要靠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去限制其不利作用,发挥其有利作用。
投机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而产生的。投机与市场价格的波动关系十分密切,是价格波动引起投机,还是投机导致价格波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
投机者是一个典型的经济人,他的活动行为受成本-收益关系的牵引。换言之,他参与交换活动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利益为目的。他们主要借助市场价格的波动,在自己预测的基础上从事买卖活动。任何经济主体的活动都有两种可能:在他有效地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时,也促进社会的整体利益增大,整个宏观经济效益提高;或者他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时,导致整体利益受损,整个社会效益降低。投机活动也存在这两种可能的后果。投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产生什么性质的作用,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投机者自身的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信息、通讯发展状况;市场管理制度是不是健全,是否能把投机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等。下面具体分析这两种可能。由于投机主要借助价格波动,因此,投机对宏观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对价格的影响表现出来。
在分析前如果我们假定,投机者不仅是经济人,在其行动过程中具有经济特征,同时也具有理性。他们具备关于其所处环境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即使不是绝对的完备,至少也相当丰富,相当透彻。此外,这些人还被设想为具备一个很有条理的、稳定的偏好体系,并拥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以致能够算出在他的备选行动方案中,哪个行动方案可以达到其偏好尺度上的最高点。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就能够正确地预料到未来价格变动趋势。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投机者利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现货市场间、期货市场间、不同的商品间的非正常价格差异缩小。具体分析,投机者借助其基本活动原则——买低卖高,产生四个结果:
(一)投机者的活动趋于消除投机利润。在有足够多的投机者愿意参与投机,而且他们也像我们假定的那样有能力参与投机,那么市场价格的走势会被他们准确地预测到,他们为了获利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又会消除反常的价格差异——投机利润。以外汇投机为例:在不存在投机的情况下,今年的汇率会是2美元=1英镑,而下一年则会是3美元=1英镑,每年50%的投机利润是可取的。只要能得到反常的利润,新的投机商总是蜂拥而至,投机活动将会继续下去,直至所有的投机者目前在买进英镑时都不得不付出较高的价格,下一年买进美元也不得不付出较高的价格,以至于他们从投机交易中实际上得不到反常的过高的利润。所以,在正常市场条件下,能产生大量的投机利润是由于投机太少,而不是投机太多。
(二)在投机者能够正确地预测价格走势的情况下发生的投机交易,有助于消除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影响商品或金融工具价格水平的外部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投机商在价格处于低水平时买进,使需求增加,促使价格相应上涨;在较高水平上卖出商品,从而使价格相应下跌。从总体上看,投机活动使价格波动趋于平缓。以汇率为例:假定在不存在投机的情况下,今年的汇率是2美元=1英镑,明年的汇率将会下跌为3美元=1英镑。但作为投机的后果,今年的汇率将会由于购买增加而提高到2.25美元=1英镑,明年的汇率将会由于卖出增加而减低为2.75美元=1英镑。这样,实际汇率变得较为稳定,变化幅度较小,速度较慢。这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三)投机活动还直接导致价格调节机制易于发挥作用,有利于恢复供求的均衡状态。由于各种市场间、各种商品价格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而,投机交易的参与有利于消除地区间、国家间、商品间价格的过渡波动,有利于改变各种商品间、不同时期的商品供求结构,使各市场、各商品间的价格结构趋于合理,为市场供求均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价格调节机制易于发挥作用。仍以外汇为例:假设在汇率为4美元=1英镑的条件下,A、B两国都处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假设发生了某种没有预料到的自发干扰因素(如果A国产品竞争力较B国强,需求从B国产品转向A国产品),使B国汇率发生必要的降值以恢复均衡。从长期来看,B国汇率降值到3美元=1英镑,会通过使B国产品相对于A国产品更为便宜,从而使需求弹性转向B国产品,并足以恢复均衡。但这种移动依赖于A、B两国的进口需求弹性。进口需求弹性在短期可能比长期要小。在较长的时间里,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时间使自己适应相对价格较低的B国产品。在B国外部情况恶化以后,要立即弥补B国国际收支缺口,B国通货所需要的暂降值要大的多,例如降到2美元=1英镑。因此,如果不存在投机,在最初的时期中,汇率就是4美元=1英镑;紧接着B国情况恶化之后是一个极为困难的国际收支失衡时期,汇率是2美元=1英镑;最后是一个新的长期均衡时期,汇率为3美元=1英镑。这种情况说明:当B国的外部状况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恶化时,汇率有变坏到2美元=1英镑的危险。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当各种调节力量有时间来发挥作用时,人们会认识到英镑的价值低的反常,汇率可能恢复到了3美元=1英镑。在汇率变动的刺激下,投机者暂把投机资金由美元换成英镑,从而阻止了英镑下降到例如2.80美元=1英镑以下。稍后,当各种调节力量充分发挥作用时,英镑的价值会进一步恢复,投机者又会把资金从英镑换回美元。如果在这期间没有投机资金流动,汇率均衡的过程就较为复杂。
(四)投机者的预测在价格形成中影响实际价格走势。如果投机者预期期货市场价格将要上升,对预期将上升的商品期货需求就会上升,从而使该期货的实际价格上升,这种上升又会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该商品的现货市场价格也上升。因此,投机活动将会使投机者认为将上涨的商品价格不仅在期货市场,而且也在现货市场上上涨,有时实际上升的时间还要早于预期上升的时间(但这种上升不是由于投机而存在,而是由供求变化引起的)。以外汇为例:如果投机者预测美元期货将要升值,那么对美元期货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美元的远期汇率上浮,并传递到美元现货市场,使得投机者预期将要升值的货币不仅在期货市场,而且在现货市场上都升值。
上面我们假定投机者能正确地预测价格的走势。那么,在投机者的预测发生错误时,会是什么情形呢?如果投机者的预测发生失误,有两种情况下的投机活动比没有投机更糟。
第一种情况称为“反常”投机。它发生在投机者将价格波动的方向预测错误的时候;投机者预测价格将会上涨,但实际上价格却下跌了,或者投机者预测价格将下跌,但实际上价格上涨了。在这种情况下,投机者将会在错误的方向上投机。下面,举例说明这类投机造成的有害影响。假设某种自发因素导致某种商品的供求发生变化。在没有投机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由过去的4元/公斤降到2元/公斤,但以后价格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时,就会回到3元/公斤的水平。现在如果价格从4元/公斤降到2元/公斤,使人们预感到价格不会再回升到3元/公斤的水平,投机者没有在2元/公斤水平上购进,然后待价格升到2.5元/公斤上下时抛售。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继续下跌至1.5元/公斤。当投机者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各种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时,价格最终回到3元/公斤的水平上。但是,投机已经增大。它不仅没有降低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速度,而且还加剧了供求调整的困难。
第二种情况是可能发生“过度”的投机。它发生在投机者对价格的变动预测,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幅度上比实际波动过大(或过小)的时候。过度的投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类似的有害影响,例如:由于某种自发因素的影响,某种商品供求失衡,需求锐减,在没有任何投机的情况下,价格以最初的4元/公斤降到2元/公斤,后又在各种调节力量作用下回复到3元/公斤。这时假定物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就要发生时,投机者对物价的下跌趋势估计不足,在物价仅下跌到3.7元/公斤时,就以大量的资金购买该种商品,这种投机购买完全弥补了实际上减少了的需求,价格调节机制对供应和需求没有起任何调整作用。当投机者意识到自己预测失误时,投机资金又逐渐抽走,商品价格最终下跌到了2元/公斤的水平上,但这时投机者则认为价格还将继续下跌,并没有在这个水平上买进,致使价格下跌到2元/公斤的水平以下,使价格的波动又一次地加剧了。投机对价格预测失误造成了过度投机,过度投机又加剧了整个市场价格的波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上述反社会的投机现象的批评有不同看法。他著名的“弗里德曼命题”(Friedman Subject)说明“投机不会使市场价格发生波动”。他认为,市场上客观地存在着价格波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价格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导致的收益的不确定性由投机者来承担了。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允许投机自由交易的市场上),“投机活动总是增加稳定性的因素,而不是相反,那些认为投机活动通常是造成不稳定因素的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几乎等于说,投机者总是在赔钱。因为一般说来,当投机者们作为一个整体,在某种商品价格低廉时卖出,而在价格高昂时买进的时候,投机活动才可能是造成不稳定的因素。”①他认为,只有在投机者的队伍不断更换人选,新的投机者较多又不熟练时,投机者的错误预测及反常投机有可能是造成市场价格不稳定的因素,但这种情况不是肯定要发生。他认为,正确的推断应该是刚好与此相反。因为只有投机者在低价时卖,高价时买,投机才会使价格不稳定。由于职业投机者有较高的预测能力,获利的机会较多,一般不会出现反常投机,因此不会使市场价格不稳定。至于那些拙劣的、低水平的投机者尽管是产生市场价格不稳定的因素,但他们通常都会被市场逐渐淘汰,剩下的应该是具有较高的预测水平和较强判断能力的投机者,因而,市场价格不会因投机而出现不稳定。当然,弗里德曼命题的前提条件是规则健全的市场,投机者们都能正确地预测来自价格变化的趋势。前提对于结果是很重要的,当不具备这些前提时,就会导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弗里德曼命题的结论是:“与称他们(投机者)是造成不稳定的因素相比,我们至少有同样充分的理由称他们是增加稳定的因素。”②
下面,我们用实际资料说明投机与市场价格波动的关系:下表列出了1989年12种期货商品的期货价格变动幅度、现货价格变动幅度及其相应的期货市场投机者的数量,提示了投机与价格波动的关系,与我们上述理论推导是一致的。投机能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没有得到证实。
价格波动与投机(1989年)
交易所及商品名称期货价波动% 现货价波动% 投机%
欧洲美元(CME) 0.112 0.089 0.328
原油(NYMEX)
2.035 2.119 0.381
黄豆(CBOT)1.345 1.371 0.541
谷物(CBOT)1.181 1.395 0.479
德国马克(IMM) 0.701 0.675 0.504
日元(IMM) 0.678 0.667 0.533
11号糖(CSCE) 2.488 1.920 0.359
瑞士法郎(IMM) 0.794 0.761 0.622
2号燃料油(NYMEX) 1.950 2.183 0.412
小麦(CBOY)0.958 1.154 0.519
英镑(IMM) 0.808 0.738 0.570
牲畜(CME) 1.552 2.052 0.809
存款指数(NYCE)0.890 0.692 0.580
S&P500股指数(CME) 0.883 1.012 0.345
90天国库券(CME)
0.120 0.092 0.526
燕麦(CBOT)2.277 1.881 0.535
资料来源:《Futures and Options》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投机、投机者对于市场价格的稳定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这两个方面。在商品交换、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市场上,投机受投机者的素质、市场信息传递水平、市场法制程度的影响,对市场价格波动所起的正效应大些,反之,投机则会对市场价格的波动起某种负作用。这就要靠一定的规则和制度去限制其不利作用,发挥其有利作用。
注释:
*本文是作者博士论文《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节,指导教师是贾履让教授。
① 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② 《弗里德曼文萃》第6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