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 号文的通知中说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 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单位应针对高支模施工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方案,专项方案必须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1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包括施工检查、施工安装、施工验收、拆除等四个步骤。在高支模施工前期的检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器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需求。在高支模安装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准备好相关的施工图纸,但是在具体的安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在高支模安装完毕之后验收过程中,仍然需要相关的改进。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业务技能,如果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不能过关,就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危及到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较好的安全和技能培训,或者是对培训效果没有进行相关的考核,就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此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技能培训问题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2 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建议
2.1 加强高支模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实时高支模技术进行搭建支架塔工作开始之前,该项工作负责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向基础作业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在交底的过程中需要包含门架、钢管、杆件等。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禁止使用检验未通过的相关材料。在高支模施工中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该通过专家的评审。对于高支模的安装顺序也一定要明确把握,同时还需要设置相关警示牌,才能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2 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程度,因此要重视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对施工作业人员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与业务指导,将上述的业务培训落实到位。施工作业人员在接受完培训后,要定期进行业务考核,从而保证业务培训取得应有的效果。
2.3 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
(1)高支模的检查
土建施工单位在支架的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特殊工种资质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支架安装的同时需要仔细检查承载杆件、剪刀撑等构造的扣件紧固力、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极大的减少偏差保证架体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高支模支架的整体安装施工进度,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到施工现场检查架体的安装施工进展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如出现与施工方案或技术交底内容不符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从而保证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
(2)高支模的安装
由于高支模跨度大、层数高以及载荷大等诸多结构特点,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高支模材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同时不得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高支模支架体系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施工方案编写人员在模板结构方面要着重考虑安全与经济指标,严格按照现场的实际结构与尺寸进行设计。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安装顺序进行安装,不能颠倒安装顺序;首先安装脚手架的主龙骨与次龙骨,之后完成模板的拼装与安装,最后完成顶板内外模板龙骨的安装工作,全部安装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检验,以防影响后续工作。
高支模支架基础需进行硬化处理,如基层为回填土,回填土的密实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否则架体安装完成后可能会发生沉降的情况,对架体的整体稳定性不利,也会给施工安全带来一定影响。用于高支模架体的钢管原材料的厚度必须满足方案验算时的厚度要求,不得出现有严重锈蚀现象,否则不得使用。要求派专人对支撑体系的扣件逐一进行检查,当出现了松动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组织架体验收检查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者要求停止施工。支架钢管的厚度和扣件的抗滑移系数指标必须经过现场抽检,如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杆件或者扣件,必须及时更换并清理出现场。
(3)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验收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部分需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监管,这些监管负责人通过专业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支模施工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证土建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而言,土建施工单位也应该具有一个专门负责监管的部门,这样一来既能够保障高支模的安装能够达到规定的效果,同时对高支模的施工验收工作也有很大的好处。
就高支模系统而言,在土建工程中主要起到承受上部荷载的用途。架体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技术等专业人员应跟踪检查,架体安装完成后应申请建设、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挂牌。在验收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高支模的所有支架连接构造部位,对各个部位的连接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
(4)土建工程当中高支模的拆除技术
首先,施工作业人员应当依据已确定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和拆模试块的检测结果来判定拆模的具体时间以及拆除架体的顺序,方可拆除高支模支架体系。其次,高支模拆除的原则是,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进行。在拆除高支模体系之前,要彻底清理架体上所有的杂物,还需设置警戒线并派专人进行监护,无关人员不得进行警戒区,以免发生物体坠落伤人事件。
高支模拆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用于拆模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满足拆模的要求。相关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混凝土试块检测结果来确定哪些高支模的设施需要被拆除。在上述需要被拆除的设施开始拆除之前,需要提前获悉拆除的具体顺序。在开展拆除施工作业的时候要密切注意施工安全,防止高空掉落施工物体从而威胁施工作业人员的身体安全。在开展拆除施工的时候还要设立警戒线,从而保证非施工人员无法接近施工现场。拆除施工完毕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上述的拆除构件进行一一检测,对于那些检测不合格的构件应该及时地进行更换,同时做好相关的构件更换记录,更换下来的构件也需要放置在专门部门。
3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但能够保证土建施工的质量达标,同时还为土建施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中,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促进土建施工的安全、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月鹏.浅析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4):2959.
[2]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
论文作者:吴友祥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土建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支架论文; 施工方案论文; 《红地产》2017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