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志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志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从农业大国跨越到工业大国。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转移到城市中谋生的人不得不把他们的子女留在农村上学,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就产生了。

我校地处农村,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相当的突出。再加上现代社会都比较“拼经济”。父母都比较重视赚钱,而忽视孩子的教育,有不少孩子的父母早出晚归,很少能顾及孩子的教育,这就造成了不少的“隐性留守儿童”。“隐性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很多地方是一样的。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下面结合我校的情况谈几点留守儿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单亲监护、隔代监护,甚至有些就没有监护人。由于监护人忙于农活,缺乏安全意识,疏于防范,导致一些留守儿童经常性地出入游戏厅、电脑室等场所。留守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低,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据公安部的统计,全国被拐卖儿童中,位居第一的是流动儿童,第二的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自救自控能力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 留守儿童文化知识教育方面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很难对小孩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现在儿童学习的课业负担很重,再加上一些地区仍然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家长的辅导督促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由于课业负担较轻,留守儿童的成绩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到了初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到留守儿童的成绩相比正常儿童来得差。我校是农村中学,生源较差,据我校学生回忆成绩开始变差的起始年级:3.1%在小学一年级,5.5%在小学3年级,6.3%在小学五六年级,25.6%在初一、35.4%在初二,24.1%在初三。这点可能跟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育,监护人更难驾驭儿童,导致监管不到位,思想引导不到位,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没有依靠,难以得到有效的辅导,思想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的发现,从而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厌学和逃学,影响到文化知识的学习进步。

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是留守儿童问题之中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问题。

1.留守儿童性格上容易产生缺陷。如自卑多疑、焦虑恐惧、嫉妒敌对、自私偏激、逆反心重等。

自卑多疑: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贴身关爱,父母又与小孩缺少沟通的话,小孩会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张殿权的中篇小说《每一个新年都会过去》生动地刻画了留守儿童陆小鱼的心理,刻画了陆小鱼对父母的思念,从一个小孩的视角刻画了物质上虽然可以吃饱穿暖,但精神上得到的慰藉却少之又少的问题。这样在和正常的小孩相比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卑心理。有些父母答应小孩的事没办法兑现,这使留守儿童容易多疑,变得不愿相信他人。

焦虑恐惧:统计发现,留守儿童跟随祖辈的占26.3%,跟随亲戚的占38.3%,自己一个人或寄宿的占23.2%。当生病时有一部分选择自然好,有人照顾的极少,大部分是自己到医院看,这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立无助的感觉,他们怕黑,怕冷,怕一个人,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感到孤单寂寞,遇到被人欺负时不敢反抗,长期如此,有部分留守儿童就会产生焦虑恐惧。

嫉妒敌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攀比的心理,当留守儿童与父母在身边的正常小孩相比较时,看到别的小孩得到更多的关爱温暖,得到更多的表扬、肯定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的班级一般都比较大型化,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往往比较关注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而留守儿童成绩大多不理想,得到的关注和表扬就相对较少,当别的同学被表扬时,就会嫉妒,为什么我就没有被表扬肯定,长期如此,甚至可能由嫉妒敌对个别同学,发展为嫉妒敌对多数人。把别人善意的批评甚至表扬理解为挖苦讽刺。

自私偏激:我国现行的生育制度是计划生育,留守儿童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又由于隔代监护,祖辈大多比较溺爱放任,父母又较少陪伴在身边,有的家长就从物质金钱上给予补偿,长期的物质上的独占会产生自私偏激心理,认为父母让我好吃,好穿,好玩天经地义,缺乏应有的感恩心。

逆反心重:前段时间云南某中学出现的学生不服管教殴打老师,导致老师罢课的情况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原本上课不能睡觉,老师多次提醒,老师用书拍一下提醒,就对老师挥拳相向,导致老师头部受伤,这让“师道尊严”情何以堪。造成逆反心理和家长的过度溺爱,与家长、老师的教育不得法有关。我们在提倡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尊师。

2.留守儿童认知上容易产生偏差,主要表现在自我否定,不自信,怨恨父母和老师不知道感恩。另外,“读书无用论”在他们心中有一定市场。

人的自信是在不断的成功中积累起来的,学业上的不成功,家庭关爱温暖的缺失,有的留守儿童甚至把父母外出打工归罪于自己,学习上的不如意,认为自己就低人一等,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常自我否定,不自信。有困难、被人欺负得不到应有的呵护,会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家庭结构的破坏使留守儿童常没有归属感,家的观念淡薄,他们内心思念父母,又与父母相隔遥远,既思念又陌生,和父母缺乏交流,甚至会有“有人生没人养”的感觉。

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数只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思想状况的变化知之甚少,这样不能及时地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加以引导。许多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行为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我班本学期就出现学生蔡某因为初三某同学“瞪视他”就叫班级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教训别人,大打出手,造成该同学头部受轻伤,事后我们老师处理时调查发现他们之间本没矛盾,互相也不认识,初三的同学会“瞪视他”是因为人家眼睛有点问题,看人像是“瞪人”。留守儿童大多比较消沉,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学习上有困难容易放弃。

4.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父母沟通较少,监护人也极少与留守儿童沟通,监护人很少能察觉留守儿童的感情变化,有的监护人也不愿多去了解。统计发现,我校会主动与人交往的不到18.5%,不爱与人交往的占到26.7%。身边有一个朋友的占37.5%,有一个以上朋友的占46.7%,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占15.8%,有部分留守儿童不爱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封闭自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

四、 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方面的问题。

我国在青春期性教育方面比较薄弱,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很快,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性意识萌发更早,程度更强,不稳定的因素更多,十分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所以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甚至出现性变态等严重心理问题。

针对我校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校专门成立课题组,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如建立“亲子园”“代理家长”制度,“家长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去关爱我校的留守儿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要拿出我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为留守儿童多做实事,多

论文作者:陈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1

标签:;  ;  ;  ;  ;  ;  ;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论文_陈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