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生活中的“综合探究”教学论文_蔡钾锂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362000

摘 要:编者编排了《综合探究》课,目的在于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概括材料以及整合调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意图往往未被一线教学者领会实施,或因课时紧张,或者由于“综合探究”教学中存在很多困惑,本课的教学已被淡化。笔者拟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为例,对“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探索提几点做法。

关键词:经济生活 综合探究 教学 探索

经济生活共有四个全面探究课程,分别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与自主创业观、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经济全球化”,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探究性强。“综合探究”是指综合利用本单元的知识体系,采用质疑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这当中,探究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巧妙地设计情境,科学地设置问题,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亦能达到此种课型的教学目的。

譬如,第三单元涉及到中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必要性、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等等知识点。综合探究课主要是围绕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两个基点展开探究,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性和正确价值取向性。其一,要让学生树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理解并贯彻现阶段党和政府《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相关政策。其二,要培养学生树立效率意识,做事情要讲求效率,同时也要有公平思想,缩小收入的差距,人人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果。其三,具有自主探究的价值,课前要让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访谈、上网等方式调查了解当下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水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收入状况以及实施分配激励政策、精准扶贫等等情况,为这节综合探究课的教与学积累较有价值的素材。

一、“综合探究”课教学的步骤

1.创设情境,找好切入点。要结合当下的时政背景、社会热点、经济焦点等材料,以视频、动漫、故事等方式,合理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当然,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时代性,反映当前社会经济现象;体现实用性,要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是学生生活中关注、热议的话题;反映意识形态本质,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预设目标,打好着力点。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业水平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上所述,“综合探究”课程经常被教师忽视,学生不注意它。学生对这堂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目的要明白,清楚要学习什么、掌握运用什么。

3.铺设探究,获取生成点。课前,教师可通过凝炼自学提纲、编制导学案、布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收集相关材料等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记录下存在的困惑点、难点,以便交由学习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措施。

4.注重交流,夯实生成点。“综合探究”课的编排,既重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又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生成的过程,交流长智。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取了新知,实现了课前预定的知识目标;在交流与讨论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增强,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生成。

5.整合提升,突出落脚点。“综合探究”课,分别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探究,主题的类型不一,探究的形式也就不一样。教师要精心设计背景材料题,通过审题、获取有效信息、整合调用相关知识,梳理出解题思路与解答要点,提高主观题作答能力。基于此,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建构知识框架,搭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归纳整合与提升,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探究的主题、明确单元的重难点内容、对单元知识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二、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为例的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播放福建卫视新闻视频《出台实施意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视频内容时政性强、信息量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根据视频,引导学生用几个词概括相关信息:居民收入增加、收入差距缩小、脱贫、差别化激励分配机制。教师引导:居民要增收,其根本是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脱贫侧重于分配的公平;差别化激励分配机制侧重于讲求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处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和解决缩小收入差距问题的过程当中。那么,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构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目标明确。(1)掌握收入分配方式对提高效率、注重公平的影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2)通过分析、比较相关经济现象,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3)注重结合共享发展理念、缩小收入差距、精准扶贫等时政热点,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措施。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升华,培养了学科核心素养。

3.合作探究。根据视频的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1:目前收入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列举具体的措施:养老并轨改革;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工资增长机制;税费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征收财产税、资产税);破除垄断行业;社会保障援助(增加公司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保向农村、低收入人员倾斜)。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比重过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这三个知识点,尤其是两次分配这一知识点的突破。

初次分配:一般是在生产领域这一环节,主体是物质生产部门——企业,如工资、津贴、奖金等等。

再分配:一般是在全社会范围内,主体是国家(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提高、扩大、增加、保护和禁止非法收入。

探究问题2: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实现社会公平?

针对目前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问题1:针对目前收入差距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交流讨论问题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围绕这一主题,各学习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得出上表(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以及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一个根本措施;(2)一个制度保证;(3)一个分配政策;(4)一个分配原则。

5.整合提升。(1)出示材料《公平分配,共享发展》,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和意义,意在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出示另一则材料《十八大以来区域产业及行业群体收入差距》,热点链接,学考对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提炼、整合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探究”课按照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应该说对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教学品质的提高都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当然,并不是每一节探究课都必须完成这五个步骤,可以立足不同的探究主题,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鑫《经济生活》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2]庄金业 高中《经济生活》综合探究课能力与情感体验的培养.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 年1月。

[3]李日升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珠江教育论坛,2011年,第3期。

[4]王正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年。

论文作者:蔡钾锂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论经济生活中的“综合探究”教学论文_蔡钾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