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杜焕根1,蒋校锋2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杜焕根1,蒋校锋2

1身份证号码:33072519701108XXXX 浙江;2身份证号码:33068219890527XXXX 浙江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但进步背后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却不容忽视。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直接对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与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降低了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严重威胁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技术也朝着多样化发展,加强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必然存在的,只有找出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才能从源头降低裂缝的产生。

1 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1.1 温度变化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状况,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与内部水热化效应的共同作用。混凝土搅拌、浇筑时,水泥与水融合而产生水化热效应,释放大量的热能,使内部温度上升。如果混凝土内部热量不能有效的释放,就会因温度过高而膨胀,产生一定的拉应力,破坏原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若混凝土外部温度很低,由于内外温差的巨大差异,混凝土内部、表面都会出现裂缝,即温度裂缝。

1.2 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合理

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构件需要承受相应的荷载,由于作用不同荷载也有所不同,如果在设计施工中没有考虑到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与荷载情况,就无法保证混凝土荷载能力满足实际需求,力学性能偏差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特别是在荷载较大并超出混凝土构件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造成裂缝现象。在具体的施工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混凝土吊装与运输过程中,选取的吊点与支撑位置不合理,混凝土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振动或者冲击,对混凝土构件造成直接性的伤害。②缺少混凝土构件受力设计与控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没有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操作,混凝土构件处于严重的超载状态,威胁混凝土构件的安全。

1.3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通常会发生在混凝土构件养护完成之后的 15d内,发生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混凝土养护不合理以及外部自然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失水干缩的现象,一旦干缩应力超过了内部的抗拉应力就会出现干缩裂缝。一般情况下,干缩裂缝往往会出现网状等细小裂纹,虽然不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但是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抗压能力和抗渗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影响到水利工程后期的安全运行。

2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温度控制防裂措施

首先,改善骨料的级配问题,选择干硬混合料或者是引气剂,降低混凝土对水泥的消耗量;第二,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控制水的添加量,或者可以利用水冷却碎石,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如果周围环境气温较高,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减少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 500mm以内,可以使混凝土表面快速散热,在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时,要在第一段混凝土初次浇筑前就做好,设定测温管,测量混凝土内部以及表面的温度,前四天要求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5~7 d 每 4 h1 次,8 ~15 d 的时候只需要 1 d 测量 1 次,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温差是否在 25℃之内,一旦温差过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第三,确定最佳拆模时间,加强混凝土的保养,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需要利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在麻袋里装一些锯末,对混凝土的中层进行覆盖,并且最后再覆盖一两层厚度为 100 mm 的棉被;第四,如果混凝土的保养是在炎热的夏季,就需要做好洒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流失太多出现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一定要避免在大风或雨天进行。

2.2 加强原材料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中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根据对混凝土技术的设计来采购原材料,对采购的过程要严格把控,选择质量合格的水泥,当然水泥的型号还应该和工程的需求相对应。另外,在选购砂石时,也要检查砂石中的杂质含量,只要水泥和砂石的质量有保证,比例分配正确,这样才能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总之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多次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对原材料的具体应用进行监督,清楚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这样才能大大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从而推动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2.3 施工监测

在水利具体施工中,务必强化混凝土温度与收缩变形度测试监督,一旦发现异常,要召集专业人员进行讨论,然后及时补救。通过做好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加强对抗裂能力的提高和养护。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决定能否预防裂缝产生,由于保持结构整体性是比较困难的,发现此类裂缝的出现,不能盲目采取补救工作,要先进行调查研究,对产生的原因、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确定如何修补细节及措施。

2.4 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在进行二次振捣的时候是预防裂缝出现的主要措施,机械振捣产生的收缩力并不及手工振捣,机械性能对振捣时间产生了决定性作用,机械振捣能够实现粗骨料下及钢筋下水膜的有效消除,促进收缩量的有效减少。二次抹压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塑性收缩及干缩等裂缝的全面消除,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初凝阶段会出现裂缝问题,实施抹平操作及多次提浆操作进行消除,抹压操作可以应用机械抹光机进行,实现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及强度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内外温差控制给予高度重视,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急剧温度变化的现象,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天气变化情况,结合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覆盖以及洒水等。

2.5 应力裂缝

现场技术人员强化对工人在施工环节中钢筋、模板、振捣、收面等的质量控制检查,确保钢筋绑扎焊接位置、钢筋间距、支撑钢筋位置、模板固定等要点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使用相符合的混凝土等级;拆模时间不能过早,至少需要等混凝土初凝后才能拆除模板;合理安排施工临时堆载,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值时禁止对构件施加大荷载;堆放、运输、吊装时支承点和吊点位置正确无偏移,转移过程中避免振动、碰撞;模板施工时在胎模端部安放并固定具有一定弹性的木质或橡胶垫片,模板转角不宜过大,防止构件收缩时转角卡住构件使构件拉裂;在构件的各个节点处加大箍筋配筋率或安放钢筋网片,以提高劈裂应力区的强度,且应保证钢筋外围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面多次抹平压光,提高板面质量。

2.6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固化成型后务必要完善养护工作。在炎热的夏季,混凝土施工环节中要尽量提高外界环境湿度,降低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流失速度。施工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洒水保湿,尽可能的减少风吹日晒,其目的也是降低表面水分的流失速度。另外,尽量不要在寒冬季节里进行混凝土施工,以免冰冻影响而引起裂缝。

据上文内容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影响着国计民生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关键是减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通过对其进行仔细研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洪. 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 科技风,2011,(13)

[2]黄卫民. 浅析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治措施[J]. 中国水运2006,(6)

[3]李涛涛. 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2)

论文作者:杜焕根1,蒋校锋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杜焕根1,蒋校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