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政党执政文化建设_网络文化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政党执政文化建设_网络文化论文

论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文化建设论文,环境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08)04-0116-04

政党要生存、要建设、要发展,就必须关注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人类文化生存状态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营造出变幻莫测的网络外部环境。特别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建立和扩张过程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即网络文化,其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后发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打造国家“软实力”,就不能不高度关注和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加强互联网上党的执政文化建设,通过处于主导地位的网上执政文化的明确导向,培育网民先进的思想道德,强化网民的法制观念,提高网民的科学素养,弘扬网民的民族精神,引领并规导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前进方向。

一、网络环境下政党执政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般来说,在政党政治社会里,主流的文化形态,都是执政党治国的思想和法制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政党在执政中,始终在灌输执政思想,贯彻执政原则,实施执政法制,推行执政价值,强化着一种执政导向。这种导向,就是执政文化。由此我们也可以推论,互联网上党的执政文化是贯穿于网上执政行为中的一套赋予意义和秩序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网上执政思想和网上执政制度的凝聚。虽然人们至今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但伴随着网络经济、网络政治和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导向和引领作用,成为执政党推动网络社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因素。

网上执政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现实中的执政文化一样,具有一般文化所不具备的文化特征。

1.政党性。网络政治的出现,成为政党执掌国家权力的一种新的政治形式,政党在网上执政活动中,必然要灌输本党的思想理论、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制度原则、道德规范、情感态度等,使其弥散于庞大的执政体系之中,使网络管理者和所有网民都形成一种共同的观念、态度和情感,自觉地用共产党的理论原则和制度要求指导自己的网上政治行为。

2.权威性。执政权威是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的统一,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必备手段。政党网上执政,需要和运用权力通过互联网贯彻自己的意志,推行国策,树立互联网上强大的执政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取得到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的武器对反动派造成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尽管互联网的发展和特性常常使这种权威性受到冲击,但在政党的网上执政行为中,我们所看到的常常是多种形式的“禁止”与“服从”、“堵”与“查”的相互关系,并期望整个网络社会的发展都安于这种秩序,督促网上执政系统的组织和网民个体都自觉地行驶于这种轨道,形成网上健康的一种观念、习惯、态度等心理倾向。

3.法制性。互联网上的执政活动具有外向性,特别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正因为如此,执政党更需要依照法规条例治理互联网,实现网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正因为政党执政是依照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那么,互联网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就是政党维系网上执政的一根根准绳,政党在互联网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成为政党网上执政的重要规定和必然要求。在这样一种网络法制环境中执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会把互联网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变成理性的认知和情感的反映,从而形成为网上法制文化。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网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网上执政系统的个体成员和组织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网上应有的权利,并熟悉和遵循着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的规则和规程。网络社会网民的权利意识,或者说法律意识会不断增强,这种法律意识,就是一种网上法治文化。政党网上执政,也就有了法律思想、观念、习惯等网络文化精神的支持。

4.政策性。执政党实现网上执政目标,履行网上执政职能,是通过网上执政过程来完成的。网上执政过程,是一个执政信息输入和执政信息输出的过程。前者是集中网民智慧,吸收网情民意,进入决策,制定指导网络社会发展的权威政策;后者则是执政者推行网上政策,网民对政策的自觉贯彻落实。网上政策是网上执政行为的准则和基本依据,而政策水平是提高驾驭互联网执政能力的基础,因此,网上执政系统会形成一套庞大的政策体系,执政者会形成很强的网上政策观念,熟悉政策内容、忠实于政策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执行网上政策。重政策、懂政策、善于用政策,是执政者的重要理念,是执政者网上政策文化的反映。网上政策是民众从事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和网络社会活动的准则,它界定了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实施范围,给予网上政策受惠者以发展的网络空间。网民在互联网上选择一种发展方向,开展一项职业和社会活动,首先必须了解网上政策,勘明网上政策边界,争取网上政策支持,寻求网上政策保护,享受网上政策之惠。熟悉网上政策和用足用活网上政策来发展网络事业,是网民共有的政策意识,形成一种更高境界的网上政策文化。

互联网上政党执政文化的政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政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对社会主义社会网络文化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和引领功能。

二、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引领并规导着网络文化建设

1.政党网上执政文化引领网络社会文化前进的方向。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是由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引导和推动的,同样,一个国家的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也需要政党网上执政文化的引领。坚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网络文化,是一个政党网上思想精神的一面旗帜。

首先,通过网上执政思想文化对网络文化建设进行引导。马克思断言,在一个国家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主导着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上政党执政的一套思想、制度、法律、道德等则凝聚着网络群体的精神和心理,引导着网络社会文化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网上执政思想文化的引导。这里所说的网上执政思想文化,不是思想与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网上执政文化的思想层面,或者说是思想层次的网上执政文化,它是一个网络社会文化发展的灵魂。

任何政党在执政中都会旗帜鲜明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理论,灌输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行动指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而要求国民实施(而非由党直接发号施令于“党民”),力求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网络环境下我们党要发展网络社会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在互联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其次,通过网上执政制度文化对网络文化进行规导。执政制度文化,是政党在执政的法律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基础上形成的依法治国的理念、精神、习惯和作风。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则。制度是执政系统为了实现纲领目标而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以及创设的办事规程。政党执政,需要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和保障。网络环境下,执政党要推进网络社会文化的发展,不仅要明确其前进方向,同时要标明和开创其前进的路径。网上法律和制度是对网民权利界限和行为规程的确立,在互联网上发挥着规范和调节作用,从而成为网络观念形态的法律制度,即网上执政制度文化,呈现出方向性、系统性、边际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对网络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文化导向功能。集中地体现为网上法律制度确立国家网络文化发展性质、发展方向、目标道路、运行规程,体现了网络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网上法律和制度积淀为文化形态,成为网民进步的精神路标,执政者和民众都清楚自己所处的网络社会形态和发展趋势、在互联网上可以有所作为的正确取向、应该采取什么角色态度,都会自觉地以制度理念、制度价值取向引导自己的网络行为,自觉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由此而形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网络文明。在网络文化、网络社会日益发展的时代,尤其需要政党网上执政制度文化的导向力。总之,观念形态的网络文化表现为网络思想文化、网络制度文化、网络科学文化、网络道德文化、网络心理文化等多种形式,而关系到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主要是网络思想文化和网络制度文化,它是网上执政文化的主要内容。只有加强网上执政文化建设,才能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网络文化。

2.网上执政文化是网民行为的重要导向。网民是网络文化的活的载体,是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体现者。发展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政党必须用网上执政文化塑造网民的文化品格,对网民的行为进行引导。

首先,用网上执政文化塑造网民的文化品格。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表明,生活在网络政治中的社会成员,无不接受网上政治文化的熏陶,形成互联网上特定的思想、信念、习惯、情感和态度,具备基本同质的网上政治文化,由此而构成了互联网上不同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民族特征主要是一种政治文化特征,其核心内容是民众的文化素养和品格的丰富和完善。政党主导国家政治以后,通过互联网的建、管、用,加快了“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对网民文化涵养中,输入了大量的执政文化成分。执政党在互联网上向网民传导其思想理论、信念理想,进行政治输出,也就是实施其法律、制度、政策,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络执政文化“场”,使网络社会成员的灵魂深处吸纳执政文化的“元素”,浇铸成一种文化特征,形成新的网络文化特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我党的网上执政思想文化和网上执政制度文化的建设和潜移默化的滋养教育,提高网民群体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素质。

其次,网上执政文化是网民行为的重要导向。在网络政治社会里,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人们几乎都是“政治人”,即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并且通过互联网实际参与政治过程的人,都需要网上政治引导。执政党对网民行为的导向,主要不是靠手中掌握的强制工具,也不是靠党直接向网民发号施令,而是依靠网上执政文化的作用。在互联网民主政治发展和法制日益健全的基础上,执政的政党是连接网民和网络公共权力的桥梁,是执掌和运作国家权力的主体,但不是国家政权本身,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国家政权机关的权能,党只能运用国家权力手段,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在互联网上推行自己的主张,引导网民的行为。也就是依托互联网灌输政党的执政思想、纲领、路线、政策,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使网民认同和接受党执政的意义和秩序,形成一种政治行为的理性支持。这种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政治文化,尤其是执政文化,是政治行动的内在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理解外在政治系统的运行方式,形成自己有关外部政治对象的信念,决定自己是否参与或如何参与政治活动的态度,从而构成对自身政治行为的理性支持。网民对“理性支持”的需求,为我党发展网上执政文化、又好又快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实践主体。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政党执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特别强调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一重要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党必须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依托互联网这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上执政文化,以引导和规约网络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网上执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应是:

1.加强执政党网上思想文化建设。加强网上执政思想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互联网上向网络执政系统和网络社会灌输一种能推进社会进步的先进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使网民形成一套理性的、积极的、共同的、稳定的理念、情感和态度,以支配自己的行为。网络既为党员干部和网民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反马克思主义洞开方便之门,其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负面渗透作用不可低估,必须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构筑网上坚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依托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和多媒体平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成果及时推向各大新闻网站,抢占网络制高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说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使这一思想理论体系贯穿于网络社会各组织、各阶层,落实到网络经济、网络政治、网络文化发展之中,形成为网络社会的思想基础、意识形态、评价依据、情感导向和行动指南,融入网民群体的精神之中,成为网民的行为导向和“主心骨”,最大限度地维护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2.加强执政党网上政治文化建设。信息网络化特别是互联网形成的网络虚拟世界,既扩大了党的执政活动舞台和决策辐射面,又使执政党时刻面临着虚拟世界及其背后的各种政治力量的挑战。因此,要在互联网上培育和发展执政党网络政治文化,强化互联网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求网民遵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制度、自觉地用其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同时,适应网民参政议政的民主诉求,开辟网民“网上进谏”反映社情民意的各种渠道和平台,执政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捷的“快车道”和“直通车”的新途径和新形式,倾听民众呼声,体察民众意愿,采纳民众建议,开展“网上纳谏”,推进民主执政,在全党和网络社会逐步形成民主政治的意识和规范,让人们生活于集中反映民众意志、高度尊重社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保障网民权利的网络政治秩序之中,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添生机和活力。

3.加强执政党网上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网上法律制度理念是执政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执政党要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套法律和制度的思想、观念、态度和原则,使网民有一种“心灵契约”,以此不断提高广大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他律意识,做到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条例和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自身权益和互联网的安全。实践证明,法律不健全、制度上有严重漏洞,坏人就会乘机横行,好人也无法充分做好事;然而有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如果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浅薄,政治思想素质低,再好的法律和制度也会因为得不到遵守而不起作用,甚至会形同虚设。执政党要加快互联网建、管、用的立法步伐,对网上遵纪守法者进行适当的奖励,对违法乱纪者给予重罚,对构成犯罪者要移交司法机关进行法律制裁。

此外,执政党要大力加强网上道德文化建设。网络道德文化是网络社会文化的基础,影响着政党网上执政文化的效益。网络文化效益最集中地体现为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理解程度,这不仅关系到执政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是执政党执政过程中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舆论支持。互联网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扩大了人们思想文化的交流,但其构成的“虚拟世界”,容易造成网民特别是未成年网民人际隔离和社会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形成不良的“网瘾”。执政党要在互联网上倡导文明办网上网,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动员各类互联网站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从小养成自律意识;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此外,还应要求学校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积极防范和最大限度地化解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标签:;  ;  ;  ;  ;  ;  ;  

论网络环境下政党执政文化建设_网络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