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美国语文教学的火花_体验式教学论文

点燃美国语文教学的火花_体验式教学论文

点燃语文审美式教学的星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星火论文,语文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方式还没有摆脱因循守旧、相因沿袭形成的“呈现——接受”模式,这是新课改的“瓶颈”所在。在这种僵化的模式下,教师以呈现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千篇一律地初读课文,教学字词;逐段讲解,分析内容;总结巩固,练习作业,它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导致教师“重内容分析、轻语言学习,表面问答多、启发思考少”,学生“重知识结论、轻形成过程,被动应答多、主动参与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显然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的新课改的要求大相径庭,亟须改革。

一、沉闷的现状源于对人生命力的否定

1.语文教学认“卷”不认人

人是生命体。教育是对人的提升,也就是对生命的提升。所有教育措施,均应把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力量视为决定性的因素。在现实的课堂中,教育者总希望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师只要能想到的知识,就会想方设法地教给学生。这样做实质是对学生生命力的否定,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拥有学习的天性、潜能和悟感的生命体。

语文教学方式被考试形式误导,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认“卷”不认人。如,标准化考试用原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当作唯一的正确答案,把语文教学引入机械片面的歧途。例如有一道仿写题:我们多么热爱那些优美的文字啊,屈原的恣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我们多么热爱那些优美的文字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的答题如下:(1)鲁迅的犀利/巴金的沉静/老舍的幽默;(2)郭沫若的浪漫/钱钟书的睿智/徐志摩的多情;(3)李煜的悲痛/曹雪芹的沉闷/普希金的豪迈;(4)曹操的奸诈/魏征的忠诚/雨果的深邃;(5)但丁的深邃/托翁的浩瀚/雨果的神奇。

对这样的答案如果松一些,要扣去相应的分,如果按标准答案,一个也不算对。标准答案的要求是:所写都是作古的中国的作家、文学家。这样的标准答案简直就是对学生才情才智的扼杀。

由于应试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进行精细的分析,把那些文质并茂、情文并美的课文分为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预习提示、书后习题等进行剖析,上课时唱“独角戏”,把教参、教案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克隆”给学生。这种支离破碎的教学带给学生的只有“枯燥无味”。

同时,教师也缺乏灵性,只关注对教材进行处处分析,处处抽象概括,缺乏对教学资源的现场开发,教学成了对教案的复制过程,毫无创生可言。教师也被迫成为这些条条框框的附庸,学生宛如一只只被针钉住了的蝴蝶。

2.学生学习是“物”不是人

学生是人,有感悟能力,人的生命力的勃发需要源于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现实中,学生唯一可做的就是把教师讲的一切复制在笔记本上,考试前死记硬背,记住笔记,考试时COPY一下,就能做到万无一失,而且保持“原汁原味”,兴许能考出好成绩。

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感悟。“真正的知识和智慧的生长不是在传授的那个时点上,而是在为这些范例和隐喻所激发的儿童自己的思考兴趣之后。”[1]现实中,教师不引导学生思考,不让学生展开想象,不让学生有所感悟。课上没有文本、教师、学生的情感交流,没有教师与学生有关文本体验的对话,结果正如杜勃留波夫说:“教师如果把教学的材料嚼得过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决不能是独立思考的人。”[2]因此,教师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命力,立足学生的情感和悟性,呈现出知识情境,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生命力,激发对学科知识的探索勇气,实施教少学多。

3.现代教学媒体“电灌”不由人

新课标颁布以来,许多教师为赶新潮随波逐流,全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盲目滥用多媒体,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好课。尤其在一些展示课上,执教教师为了体现教育新理念,滥用表演法,进行“放羊式”的讨论,表面却贴着研究性学习的标签。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用“通货膨胀”的表扬来维持,作出一堂“完美的课”组织教学,追求表面热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语文素养的低下,使语文教学再次陷于被人指责为“误尽苍生”的尴尬局面。

笔者有幸观摩某市的竞赛课,参赛的教师无一例外把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大体步骤如下:①听音乐,看MTV。只要与课文有点蛛丝马迹的联系,教师就让学生听,让学生看。②让学生介绍作者。一般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③听课文范读带或看MTV,学生跟读。④分组思考讨论。问题多是“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并谈谈你的感受。”⑤学生讨论。⑥教师大而化之地总结。教师的小结语一般是:“讨论很热烈,由于时间不够,课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这种虚伪的美丽使语文课变得苍白和贫乏。我们知道,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如果语文教学放弃对语言的涵泳,只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用而用”,学生得到的将只会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因为脱离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积累,失去了浓厚的情感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改变语文教学现状在于语文教学本身,关键要激发人的生命力。通过师生互动激活文本,诱发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流淌着师生的生命活力,这就是笔者要提倡的语文审美式教学。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审美式,用审美过程融化沉闷的教学过程,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它的本真状态。

二、语文审美式教学流动着生命力

1.重新恢复文本的活力

语文教材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是师生互动的凭借。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对于文本的一种心智活动,而未进入教学过程的语文教材是一堆僵化的“死物”。传统的课堂教学,认“卷”不认人,是由于教师没有认识到文本是可以激活的,往往把教材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参当作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一堂课常常成为教师机械地原封不动地传递教材及教参内容的过程。教材及教参内容这堆僵死的“死物”未被激活。语文审美式教学,应是创造性处理语文教材,将教材内容主体化、情境化、信息化,进而转变为能动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死海不死》,有位教师的导语设计是这样的:我今天就取了一杯死海的海水,让我们体会一下它的奇妙。开始做实验,在盛浓盐水的烧杯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漂浮了起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3]?在这个境域中,知识像一个“妩媚动人”的对话者,焕发出强烈的召唤力;她又是开放的,主动地向学习者走来,向学生靠近。她与学习者的个体精神世界达成一种相互开放的对话关系,在不知不觉的对话中,将学习者“卷入”其中。

我们知道“读者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是多元的。新课标也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独特、多元的反应。审美式教学中,其内在的要求就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批判、质疑的精神。尊重学生基于各自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而被激活的教材内容,就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相联系,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地解读文本,而不局限于文本或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解释。如学习《雷雨》这一经典名作,有些学生认为《雷雨》的主题并不一定就如教材上所标明的那样。其实,曹禺在揭露、批判大家庭罪恶的同时,也是怀着深沉的悲悯之心的。因为曹禺在年轻时就受着西洋文学的熏陶,由于教学的需要而熟读《圣经》。他把基督教的宗教取向转化为了艺术精神取向,运用到文学创作中,表现了对人们的痛苦极大的同情。所以在《雷雨》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悲悯”和“同情”。在讨论谁是主人公时,有学生认为《雷雨》中的主人公并不是作品中有名有姓的几个人物之一,而是命运。《雷雨》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人去解读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被激活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的思想松绑,放飞学生的心灵,发挥学生积极的创造力。这将有力地改变了应试教育中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进而形成师生互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师往往十分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学从教师自身的感受出发,以学生能否通过考试为根本目的,将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个性体验。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隔离的,无法融入学生完整性的精神领域、个体性的体验境界和独特性的生活世界,终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情感世界是荒芜的,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对立起来。审美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而且,学生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也是在阅读体验中生成的,学生的体验会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语文审美式教学重视学生在体验基础上与文本的对话,在体验基础上进行自主创造。

如教学《珍珠鸟》,对文本中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找出表现“美好的境界”的语句,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些学生模拟珍珠鸟的口吻,说出如下的审美体验:

它……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来,我替你写!

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好像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朋友,累吗?

多么美好的境界,人与鸟如此的相亲相近相知相融,正应了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皆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也正由此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达到视界融合。

3.洋溢着“动态生成”的活力

审美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4]。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它不同于以往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性教学,在讲授性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都不会超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范围,学生获得的结果是唯一的,必须与教师预设的结果一致。这种教学既干扰学生的原始阅读,又容易滑向强迫式教学。审美式教学,强调以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融会贯通后的顿悟,让师生共同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而相互沟通、启发、补充。教师虽可在课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设,但它往往带有很大的课堂随机性,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比如,一位教师上蒙田的《热爱生命》,课正上到一半,校医推门而进,抱歉地提出要占用上课时间给同学们验血,这位教师只好停下来。采血结束了,可教室里却炸开了锅,很难再回到刚才讨论的话题。教师灵机一动,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把学生的思维硬纳入原先的轨道,不如就此来一个即兴说话。于是让学生围绕“当针扎进我指头,当殷红的鲜血流进滴管……”这个话题,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两句意蕴深刻的话。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天机灵气似乎不期而至,妙悟佳思仿佛灵山飞来的妙境就能豁然而生。有学生说,所有的紧张瞬间消失,只留下平静,因为真实地面对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有学生说,这是生命的暖流,没有理由不去珍惜。这一刻,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有学生说,这一针,刺破了我的胆小与懦弱。每一个生命都是弱小的,却也是强大的。这种切身体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标签:;  ;  ;  ;  

点燃美国语文教学的火花_体验式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